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2003-11-15 作者: 闵 杰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3年第11期 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作者:闵 杰 ]

电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文娱活动,一百多年前它最初传入中国时的情况,则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一些有关中国电影史的专著,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不很透彻,有的沿袭成说,以讹传讹。因此,把中国早期电影历史说一说还是有必要的。

电影的输入

电影发明于19世纪晚期。1889年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首先研制成可以放映活动影片的电影机。以后经过其他科学家的改进,1895年电影正式问世。当年4月在纽约、10月在柏林先后试演电影。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墙》、《婴孩喝奶》等世界上最早的几部活动影片,这一天遂被公认为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放映时代的开始。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创立阶段的重要人物。今天,在他们的故乡法国里昂,设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纪念他们。博物馆叫InstituteLumiere,坐落在一条名为RueduLerFilm(电影路)的街上,博物馆旁边的地铁站,也以卢米埃尔命名。这一切,使当地充满了电影发源地的气氛。

1896年初,卢米埃尔雇了20多个助手,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制作的影片,亚洲的日本、中国、印度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出于职业习惯,他们每到一地,都要以当地的风土人情为背景,拍摄照片留作纪念。在里昂的博物馆里,至今还留着一张卢米埃尔身着清朝官袍的照片,是他们中的一位在中国放映电影时拍的。卢米埃尔在上海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是1896年8月11日,这一天是中国有电影之始。不过,此时人们还没有给这种外洋的新玩艺儿正式取名,只能称它为“西洋影戏”。“电影”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后来的事情。

1897年,电影在上海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对这种新事物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年7月,美国电影放映商雍松到达上海,在天华茶园放映“机器电光影戏”,最初的打算是从7月26日起“连演五夜”,后因观众如潮,不得不“接演七天”,仍应接不暇,于是再“连演七天”,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加演,直到8月27日,雍松带来的这批影片整整演了一个月。

当时的电影什么样?以下是一则清朝人的观后感,详细记载了它的内容与形式:

近有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料之外者。昨夕雨后新凉,偕友人往奇园观焉。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又一影,一女子在盆中洗浴……。又一影,一人灭烛就寝,为地瘪虫所扰,掀被而起捉得之,置于虎子中,状态令人发笑。又一影,一人变弄戏法,以巨毯盖一女子,乃揭毯而女子不见,再一盖之,而女子仍在其中矣!种种诡异,不可名状。最奇且多者,莫如赛走自行车:一人自东而来,一人自西而来,迎头一碰,一人先跌于地,一人急往扶之,亦与俱跌。霎时无数自行车麇集,彼此相撞,一一皆跌,观者皆拍掌狂笑。忽跌者皆起,各乘其车而沓。又一为火轮车,电卷风驰,满屋震眩,如是数转,车轮乍停,车上坐客蜂拥而下,左右东西,分头各散,男女纷错,老少异状,不下数千百人,观者方目给不暇,一瞬而灭。又一为法国演武,其校场之辽阔、兵将之众多,队伍之齐整、军容之严肃,令人凛凛生威。又一为美国之马路,电灯高烛,马车来往如游龙,道旁行人纷纷如织,观者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为之飞,色为之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其他尚多,不能悉记,洵奇观也!

这段记载,生动说明了当时的电影,只是一些活动着的人物和风景,没有故事情节。这些早期的影片,在今天法国里昂的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那里有一间专门的放映厅,周而复始地放映着一百年前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片子一:一个花匠在浇水,顽童在他身后踩住了橡胶水管,水出不来了,花匠发现了,追打顽童。片子二:一艘轮船靠岸了,乘客纷纷从船上下来,一个人路过摄影机前,与摄影师打了个招呼。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短片。此时电影刚刚问世,人们对于能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着的人物已经很满足了。

清朝人极少踏出国门,但借助于书刊等媒介,对于西方并不陌生,电影将外国的生活、异邦的景物活生生地再现于银幕,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新奇的世界之窗。天津的《大公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看电影的好处:“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出奇的工程、著名的古迹、冷带热带、各种景致、各种情形,至于那开矿的、耕田的、作工的、卖艺的、赛马的、斗力的,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这一样玩艺儿,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不但能发显出各种景致,比如天然的那山水树木,人工的那楼台殿阁,并且能演出古今各种的历史,直把那天下古今奇奇怪怪的事,都缩在眼前……美哉!乐哉!二十世纪的人,竟能享这个眼福,真是古人梦想不到的事呀。”

电影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令人着迷的娱乐方式。1906年,即电影传入十年后,电影广告已经充满南北报刊,广告一般都详细介绍播放影片的内容与特点:“凡各国山川、人物、草木、鸟兽、胜景、奇事、战争、玩耍,无不完备,且活动如生。”“看看看,真极!看看看,奇极!看看看,活极!”真、奇、活三个字,充分表明中国人对电影特点的感受。

电影的传播

电影首先在上海站住了脚,接着向中国的其他地区传播。清末各地上映电影的时间差别很大,电影是靠外国电影商放映的,一个城市和地区,是否已经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进入,与电影的出现关系密切。

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城市的市民最早看到电影,其次是长江沿岸城市。例如,江西的九江是1898年有电影的。当年,“九江城内,近有美国电光影戏,假化善堂开演,每人戏资百文,先行买票,至晚凭票入内观剧。所演各戏,系用电光照出,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加以留声机器所唱各戏,亦皆音韵调和,娓娓可听。观者咸称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莫不鼓掌称奇。”这篇报道除了告诉我们,1898年以前九江市民对电影闻所未闻外,还告诉我们,当时是无声电影,为了增加剧场气氛,放电影时用留声机播放音乐作为伴音。当然,播放的音乐可能与影片内容毫不相干,但总比整个剧场鸦雀无声要好得多。

到20世纪初,各地的省城和一些边疆地区,也已经有了电影。1905年7月12日,济南开始上映电影。当夜,“往观者人山人海,率皆喝彩。”1906年希腊人在吉林双城堡、奥国人在吉林省城放映电影。1909年,西南边陲的广西龙州、南宁、贵县、郁林、梧州等一批城市相继上映电影。

外国人来华放映电影是出于商业利益。清末中国人自己也放映电影,是为了让同胞见识这种外国新事物,并通过电影故事激发爱国心。华人最早放映电影有两人,一为华商林祝三,1903年他由国外带回电影放映机及影片,在北京前门天乐茶园放映。一为留日学生张子余,1903年9月,他在武昌等地放映各国爱国题材影片及科教片,以激扬民气、启迪民智。

清末普通百姓爱看电影,督抚大臣、王公贵戚也不例外。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不久,湖广总督张之洞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日本人拍摄的有关“日俄战争活动影戏”,并且让湖北省政府各级官员和学堂学生观看。

1906年,出洋考察政治大臣端方带回一批外国影片,兴致勃勃地在京师北洋公所放映,邀请王公大臣观看,准备看后进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不料,在放映的过程中电机爆炸,这是20世纪初中国电影界轰动一时的事件(一些著述将此事误作1905年。准确的时间应是1906年7月19日)。由于此次事件的影响,人们一度对电影畏之如虎,以至在放映新片前,电影商在广告中都要对电影的安全性做出声明。晚清电影广告和电影业中比比皆是的“平安电影”、“平安电光影戏”、“平安电影公司”等字眼,都是由于这一事件的影响。

“电影”专有名词的产生

我们今天使用频率极高的“电影”这个名词是清末时期天津《大公报》创造的。

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首次使用“电影”这一名词,以取代过去的“电光影戏”、“电光活动影戏”等名称,词简意明,为社会所承认,遂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清末是中国创造现代汉语新名词的高峰时期。这时,大量的新鲜词汇,特别是对一些从西方传入的新事物的命名,往往是从日文的现成词语中借用过来,如电话、电报、电车、图书馆、体育、体操等。而电影则是个例外。日本称电影为“映画”,中国最初则称为“电光影戏”(偶称“西洋影戏”)。究其原因,大约是缘于中国自古就有皮影戏等传统民间演艺形式,故1875年幻灯机传入,即以“影戏”一词指称幻灯。1896年电影输入,以其使用电力映出形象,故称“电光影戏”,又因银幕形象栩栩如生,又有“电光活动影戏”之称,且后一名称的使用更为普遍,因为它突出了电影与幻灯片的区别。20世纪初,电影在都市中已经普及,报刊上的电影广告日益增多,原有名词显得冗长,遂由简练的“电影”一词取而代之。

“电影”名词的问世,系《大公报》将“电光活动影戏”一词压缩而成。1905年6月16日,该报在刊登英商快利洋行的一则出售电影放映机和成套影片的广告时,以《活动电光影戏出售》为标题,撰写了如下广告词:“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并影片六十余套,其景致异常可观,兼有游戏影片甚多,见者莫不捧腹,而价廉物美,堪称独步。倘蒙赐顾,驾临敝行面议可也。”标题仍用读者熟知的“活动电光影戏”一词,而广告正文中则将其压缩为“电影”,阅报人自不难理解“电影”一词所指何物(附带说一句,此时“影片”一词亦已出现)。此后《大公报》便不断在广告词中使用“电影”一词。如1906年2月4日广告中称:“目今正值新年,诸公暇余,正可随意消遣。本公司现由外洋运到新式活动电影,兼各国音乐相随。”1906年2月5日,《大公报》直接将“电影”一词用作标题。此日,其以《试演电影》为标题,报道了“参谋处于初十晚演试秋操电影”的消息。此后,“电影”一词便在《大公报》上连篇累牍出现,仅以此词作消息或广告标题的就有《特演电影》(1906年3月17日)、《奇巧电影》(1906年11月16日)、《奇巧电影与众不同》(1906年11月20日)、《试演电影》(1907年8月28日)、《同仁善会戏法、电影开演广告》(1907年8月31日)、《新开平安电影公司》(1910年1月1日)等。

《大公报》是清代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报纸,由于它的影响,“电影”一词开始在京津地区流行起来。如1907年8月29日北京的《正宗爱国报》(第276期),以《禀设电影》为题,报道某人拟“在东安市场开演电影”的消息,以后该报也多次使用“电影”一词。官方也同样使用“电影”一词。1907年4月5日,御史俾寿奏称:“近日各戏园夜间添演电影,男女均准入坐,而电影又非将灯光全行收暗,不能开演,流弊尤不可问。”1909年,天津巡警局发布有关国丧(指光绪、慈禧死)期间市民春节娱乐活动的规定中称:“凡市场摆摊话匣及茶园所演电影,一律准演。”

简练的“电影”一词被创造,是电影放映活动日益频繁、报刊不愿再使用冗长名词的一种必然需要,反映出电影在中国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电影院的出现

至今为止,各种著述都将上海虹口大戏院称为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其实不然。

1906年12月8日,天津法租界的权仙茶园连续上演美国电影,不久该茶园就改名为“权仙电戏园”(偶称“权仙电影园”),此后直至清亡,该园一直以上演电影为主。这是笔者目前所知的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院,比人们习知的上海虹口大戏院(1908年上映电影)早两年。

一个城市中电影院的出现,表明电影在该地已相当普及,需要一个专演电影的场所满足观众的需要。

电影初进中国时,一如它在欧美初创时一样,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外国最初是在音乐堂、大咖啡馆内演电影,上海是在徐园、张园、天华茶园,北京在西单文明茶园,天津在玉顺茶园等公共娱乐场所上演电影。1905年,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放映商携影片至各地巡回演出,常为寻找放映场所颇费周折。在中国,放映电影最理想的场所是戏园和茶园(两者均以演戏为主,只是名称不同而已)。1906年12月8日,美国电影放映商在北京放映电影两个月后,至天津演出,租下权仙茶园,准备在此地放映一段时间,此为权仙茶园由戏院转变为电影院的契机。一个月后,1907年1月8日,权仙茶园改名“权仙电戏园”,“每天早晚开演真正头等电戏”。

为适应电影的需要,权仙茶园被重新改造:“园中上下,修饰华美,炉烘温暖,电光灿烂,非别园可比。”当时天津刚刚通电车(1906年,天津是中国最早通电车的城市),为便于夜场观众回家,权仙电戏园“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所费六铜子而已”。其设施之先进,服务之别具匠心,均非中国旧式戏园可比。几个月后,权仙电戏园已名气大震,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娱乐场所,配备了先进的电灯和电扇,电车接送。报界称:“法界权仙戏园自改演电影以来,座位雅洁,电灯、电扇极为爽便,与众戏园不同。”

作为一座新兴电影院,权仙电戏园每三天更换一批新影片,所演的片子在国内是最先进的。1906年,英国的查尔斯欧本及史密斯刚开始拍摄和上演彩色电影,1907年5月,权仙电戏园的新片预告中已有“带彩之片”。1908年5月,其影片广告中再次出现“彩片”字样。1911年,权仙电戏园的新片广告中再次提到彩色片,称:“本园主人不惜重资,持由欧美各国运到新出五彩活动电影,所演各处风土人情、山水树木以及飞车飞船等片,惟妙惟肖。”以此可推测,1907年,当彩色电影在外国刚刚发明不久,即已传入中国。

权仙电戏园除较早放映彩色影片外,外国凡有电影新片,权仙无不立即引进。西方将《圣经》搬上银幕不久,权仙电戏园就“不惜重资,[从]外洋运到天主耶稣全部。从天主降生起,值[直]至升天为圣为止。内中情节,悲欢离合,别有可观”。该片原预定于1907年10月3、4日上映两天,后于10月17、18日又加映两场。权仙自称:“本园所演之电影……慢说中国人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奇妙……就以外国人而论,亦结队来观,车马不绝于道。”观其影片内容,此语绝非虚言。

权仙电戏园于1908年被灾,致使天津“半年多没有电影”。1909年初,天津南市开设富贵电戏园,法租界开设聚乐园,以补其缺。权仙有“甲于京津”的美誉,故1909年4月,某洋商与华商合资,在废墟上重建。重建后称“新权仙”,“虽规模缩小,而雅洁整齐,颇适座客,电影亦层出不穷”。直到清朝覆亡的1911年,权仙电戏园的电影业务仍长盛不衰。

清末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西方各种新科技很快就会传入中国,电影就是在发明的第二年传入的,并且立即拥有广阔的市场。清末时期电影专有名词和电影院的出现,外国新片的不断涌入,说明当时中国电影已经与世界融为一体了。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最新- -最早--
  • 秦川谈习仲勋二三事
  • 知与行
  • 漫谈中国的几座宝塔
  • 浙江民营经济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