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贾

2004-02-15 作者: 续志先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4年第2期 学而优则贾 作者:续志先 ]

2003年8月中旬,我有幸参观了距太原百余里路程的榆次县“常家庄园”。回京几个月了,那集祖国南北风格大成的建筑艺术,那无处不在的典雅浓郁的儒商文化氛围,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再也抹不去的记忆,促使我近日提起了笔。

过去经常听人说:“山西人善于经营,善于理财”,我从不以为然。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经济发展滞后,也未曾听说山西有冒尖的企业家。但两年前参观了祁县的“乔家大院”,以后又参观了“平遥古城”和“常家庄园”后,我才认知历史上山西商人,确实精明干练,具有远见卓识,还真有一股闯劲!

据考察,山西商业资本,远在宋代已成为当时中国商业的一支中坚力量。到明代,其资本的积累,已相当可观。当时蒙古草原和松辽平原就成为晋商贩运贸易的新市场。晋商除普及内地的商业贸易外,他们还开辟了国外市场,俄国的莫斯科、彼得堡以及欧洲的其它地方。山西商人经商地区之广、人数之多,当时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在清代,兴旺发达二百年左右的晋商世家,就有榆次县常家,祁县乔家、渠家,太谷县曹家,还有平遥县众多富商巨贾。

在众多的晋商中,有一支数百年长盛不衰、堪称中国外贸第一家的名门望族,又是晋商中第一儒商的,就是榆次县车辋村的常氏家族。常氏始祖常仲林在明朝弘治年间从外地迁来车辋村时,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给刘姓大户牧羊。经过辛勤劳动,第三代才有了立足之地,建了自己的小小院落。常氏从第六代起开始经商,明朝末年,晋商已形成一定气候,常家也挤身小康。到第八代常威时,常氏商务活动开始走向兴隆。常威20岁起,只身徒步张家口经商,虽带有川资,但他坚持不用,沿途以算卦所得解决食宿。经过十年艰苦积累,由背着搭裢的“行商”发展成为拥有自家铺面的“坐商”,为后代的全面振兴打下了基础。清康熙年间,他们以河北省张家口为基地,发展到汉口、成都等地,创立了以经营布匹为主的十个“德”字号的商店,成为众商皆知的商界精英。乾隆年间,即18世纪中叶,蒙古与俄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日益增加,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开辟为固定的通商要津,敢为天下先的常万达(常威的第三个儿子),以超常的胆识,将目光投向这块荒凉的土地,开始踏上了万里茶路。常氏在福建省武夷山购得茶山经营,雇人采摘加工后,经陆路、水运、骆驼队运抵蒙古和俄国恰克图进行交易,行程达七千余里。以后又延伸至莫斯科,再远触欧洲,全程一万多里。据说常家当时加工茶叶的员工就多达千余人。常家最兴旺时,国内、外商号扩展到大、小近百余家。在万里茶路上,从常万达到他的儿孙艰苦创业,坚忍不拔,从乾隆到清朝最后一个小皇帝宣统,历经七帝,长盛不衰。据资料记载,当时中俄贸易额中,茶叶占了94%,内中常氏一家竟占40%。他们既为国家开拓对外贸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常氏家族创造了巨额财富。

明末至清,是晋商走上辉煌的时期,由于他们积累了雄厚的资金,于是纷纷回到原籍盖房建院,且有相互攀比之势。山西祁县晋商的“乔家大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先修复的旅游点。那围在城堡式的高墙内,有各种雕刻和彩绘的300间青砖瓦房。张艺谋就选择在那里拍摄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影。比起乔家大院来,榆次县的“常家庄园”,更是气势雄伟,别出一格,令万人瞩目。常家庄园占地60万平方米,屋舍4000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其规模之大,构思的精巧,文化的厚重,雕饰的精微,人说可和明清皇家园林媲美。当时的常家庄园,有史家称是一座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艺术殿堂。

可惜的是,这座经过常家几代人营造,集全国名匠智慧的庄园,由于政局的演变和连年战乱,尤其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近百年来,一天天走向消亡。这些晋商精美的宅院和园林多数荒废甚至人为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山西省政府开始陆续拨款恢复修建晋商豪宅。2000年,准备复修常家庄园时,始知诺大的庄园,除了“山西荣军学校”购用的部分建筑保存较好外,所剩已经无几了。为了修复后庄园尽量保持原有风貌,不惜聘请能工巧匠,历经两年多时间完工后始对外开放。复修的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宅院4万平方米,园林8万平方米,走廊等附属设备3万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筑有:1 山、1阁、2轩、4园、6水、9堂、8帖、13亭、23廊、27宅院。复修后的常家庄园面积虽只有原规模的四分之一,但原先的风貌还是大体上保存下来了!我们逛了以后,觉得这修复的庄园仍很豪华,其规模、其构思、其品位,比起北京清王朝留下的王公贵族的府第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天和我一起参观这庄园的还有北京众多学者。大家都注意到这个“常家庄园”不同于其他晋商豪宅的,是具有更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除建筑物的本身结构宏伟高雅,建筑物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影壁、走廊、花墙及彩绘等几乎无一不精外,最突出的是那批汇集了历代名家书法的法帖群,令人叫绝。

过去我对“法帖”的含义不甚了解,经导游介绍,始知“法帖”是书法原作的艺术真迹的复制本,用以永久珍藏名贵的书法作品,并为后人提供学书的范本。它刻于木石上,是可以用纸拓下来的大型刻印版本。众所周知,中华书法艺术,乃世界艺术之中的奇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数千年来,名家辈出,佳品充溢。车辋常氏做为清代以来著名儒商,对书法艺术自然情有独钟,他们收集的法帖共有八部,所幸这些珍贵的法帖全部保留下来,镶嵌在大院墙壁和走廊里。我先看了“清代名人名联帖”,来不及细看上面精妙的诗词和欣赏那潇洒的笔迹,只粗略地扫了一下那书法的作者,上面有许多熟悉的名字:王文治、左宗棠、刘墉、翁同、林则徐、吴昌硕、曾国藩、纪晓岚、郑板桥、梁启超等,这部法帖一共包括了56位名家的墨宝,用深浮雕凸现在青石板上。它镶嵌在常家静园杏林的两侧和长廊上,高1.6米,长33米,占了11间长廊。“听雨亭法帖”,共收集了上至唐代,下至清朝中叶的共50名大书法家的作品。当今我国学书法热潮中,全国书法学习班临摹的王羲之、颜真卿、欧阳洵等名家的作品这儿都有。此外还有“四十四帝后帖”、“可园唐诗笔意帖”、“石芸轩帖”、“雍和堂恽寿画跋帖”等,我只记了一下法帖名称,来不及细看。

最后,我看到了“常氏遗墨帖”。这常氏几个字吸引我不自觉地停下脚步细读。这是常家学者自己的诗词作品。此时我想了许多。我原以为常氏做为富甲一方的世代商贾,才有可能凭籍巨资,将历代书圣的神妙极品广为收藏,使其宅院、园林,洋溢着诗情画意,并使其融入自己的生活环境。但当我最后看了用砖刻竖在墙上高1.8米,长33米的“常氏遗墨帖后”,才领略到常家自身也积累起了深厚的文化蕴藏了。中国素主“学而优则仕”。这常家以商致富后,自然看重子弟的教育,则重视学习。所以提出“学而优则贾”。这是他们的远见,子弟学了以后,要继续经商。这贾而学,学而贾,贾学结合,这内中是很有学问的。

从清初的常氏六、七世开始,常家就有了自己的私塾。到家业大隆的乾隆、嘉庆、道光三代,家族私塾开办到17所之多,这些私塾由全族共同承担聘师的各项开支,族中子弟就近入学。常家对教师的聘选非常慎重、严格,管理也精心、到位,所以常氏经商的精英人才,无一例外全由这全族公有的学堂中走出去。正由于学堂实行全族公有,而不是私家封闭,所以子弟们的求学氛围一直非常浓厚。到清光绪十三年,常氏学子还发起了“华诗社”,活动了13年,参加者近30人,入社之初,最长的23岁,最幼的只有14岁,其作品还汇集成册,择优选摘,印刷成精美的“华社诗集”四卷。据史料记载,常氏家族诗社,绝不是只凑在一起吟诗作对,而更多是一个文史学术团体,他们经常活动于太原关帝庙,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一批学有所成,乃至省内外闻名的学者。光绪二十九年,常氏又兴办了全省第一所民办新学堂,以后又继续办起两所女子学堂及全省惟一的常氏私立中学。

做为世代儒商,他们深知“兴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道在于育人”。为此他们有创见性地提出了“学而优则贾”的家训。他们对后人的要求极严,特别强调:儒学不精者,品德欠佳者,不准参加经商等社会活动。因此,其子弟不但儒学注重功底,而且代代不乏精通书画的优秀学者。家族中进士常麟书,是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一生著书56部。常家还出了举人四名,参加过家族诗社的常赞春、常旭春两兄弟,同时中举。他们都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和学者。我想,即使是书香门第,一个家族中出了一名进士、四名举人的事例,在旧中国历史上也不会是很多的。所以,常家不仅是三晋第一儒商,也堪称中国第一儒商。参观将结束时,我还看见挂在室内的一张图表,上面有现在散居在国内外常家的后代,其中有教授,工程师一二十人。我想他们处在祖国振兴的大潮中,肯定会像他们的祖先那样,将自己所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卓越的贡献。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