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蔚与新四军东进
[ 2004年第3期 管文蔚与新四军东进 作者:潘祝平 ]
200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6集《新四军》纪实电视片,展现了当年新四军光辉的战斗历程,使广大收视观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但这部电视片也有不足之处,有一些重要史实失实,其中有的严重失实。
众所周知,1938年6月新四军东进苏南茅山地区后,管文蔚即与陈毅取得联系,随即将创建的3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和一大块抗日游击基地,毫无保留地交给党。对新四军在苏南站稳脚根向东向北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已经光荣载入党史军史史册的重要史实。
然而在这部电视片中,这一重要史实却变得面目全非。变成新四军东进茅山地区后又收编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游击队,其自封的司令名叫古无畏,被收编前曾在新四军先遣支队破坏铁道出轨的日军列车上抢夺物资,被收编后在参加新丰火车站的战斗中不听指挥等等。如果电视片以谐音古无畏替代管文蔚,则不仅严重失实,而且有损管文蔚光辉的历史形象。
为了使读者了解这一重要史实的始末真相,现将管文蔚早期投身革命,新四军东进前组织地方抗日武装,新四军东进后的重大贡献等介绍于后。
(一)
管文蔚是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白区领导过学运工运和农运等革命斗争,自1927年10月起,在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先后担任丹阳县委书记、江苏省委镇江特派员、武进县委书记、苏常特委巡视员及金坛、无锡县委书记等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1930年4月8日因内奸告密被捕,坐牢7年多,在敌酷刑下,掩护组织,营救同志,坚持斗争,坚贞不屈。
1937年5月出狱后不久,淞沪”八一三”抗战爆发,接着江南大地相继遭到日寇铁蹄蹂躏。管文蔚当时虽然与党失去联系,但仍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揭竿而起,先在家乡组织了丹阳地区第一个抗日自卫团—倪山自卫团,动员组织群众保卫家乡。在其影响和推动下,丹北各地抗日自卫团纷纷建立。1938年2月,丹阳抗日自卫总团成立,管文蔚任总团长,很快发展到25000多人,其中武装基干队伍3000多人。
自卫总团在辖区内,肃清汉奸特务和土匪,并赶走反共扰民不抗日的国民党和其他杂牌武装。打击日寇,破路拆桥,火烧谏壁大桥,断敌交通,袭击日军车队,毁车毙敌。这些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在江南敌后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影响很大。日寇多次对丹北地区疯狂报复扫荡,并重金悬赏捉拿管文蔚。当时远在苏北的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也将管文蔚视为眼中钉,先后悬赏5千元和5万元大洋取管文蔚脑袋。
管文蔚依靠群众牢牢站稳了脚跟。在新四军东进前,不仅已拥有3000多人的抗日武装,还控制了从镇江东乡到武进(常州)北乡方圆数百里的抗日游击基地,人口过百万。在此基地内,既无日寇据点和伪组织,也不存在国民党的党政机构。国民党留下的保甲制已被全部废除,由各乡自卫团长主持政务。管文蔚还重新任命了镇江、丹阳、武进三县县长。这块抗日游击基地,在当时的江南敌后,成了沙漠中的一块绿洲,让人看到了希望。
(二)
1938年4月下旬,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从皖南岩寺出发,5月19日进入苏南敌后,6月15日在下蜀火车站附近破坏铁道使敌一列车出轨,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大获全胜。1938年5月上旬,陈毅率领新四军1支队从皖南东进,先头部队于6月8日在溧水新桥与先遣支队会合;6月13日,陈毅率领后续部队进入茅山地区,在溧阳竹箦与粟裕会合。随后新四军2支队也紧接着东进。
管文蔚获知这些消息后兴奋不已,渴望已久的亲人已近在眼前。于是在1938年6月中旬派人前往茅山附近找新四军,见到了陈毅,带回了陈毅的指示。接着管文蔚写了一封长信派专人送给陈毅,诚心表示要将丹北抗日武装交给党。
陈毅东进后,也在按照陈云的指点,竭力打听管文蔚(误名为祝同)这位当年白区无锡县委书记的下落。现在联系上了,于是在6月下旬即派新四军2团政治处主任肖国生和1营营长段焕竞,带领1营前往丹北与管文蔚接头。管文蔚与党失去联系已7年半,现在党派队伍来找他,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感激万分。作为此次接头的”见面礼”,还共同商定攻打新丰火车站,于7月1日深夜发起突袭,歼灭日军40余人,首次协同作战告捷。
1938年7月上旬,陈毅在丹阳延陵附近约见管文蔚,交给管文蔚巩固丹北发展江北的任务。7月下旬陈毅派新四军1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炎到丹北,授予管文蔚部丹阳抗日游击纵队番号,编入新四军战斗序列,管文蔚为纵队司令。
1938年9月,刘炎带领郭猛、张震东等20多名军政骨干,再次到丹北帮助整编队伍,将丹阳抗日游击纵队整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简称挺纵),管文蔚任纵队司令员,张震东任参谋长,郭猛任政治部主任,将原来的3个大队扩编为4个支队(相当于团)。为了摆脱国民党的限制,便于向东向北发展,挺纵对外不用新四军番号,称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
接着新四军军部和新四军1支队又先后派魏天禄、贺敏学、龙树林、陈时夫、吉洛(姬鹏飞)、惠浴宇、刘文学等资深军政干部到挺纵工作,加强了党对挺纵的领导。1938年10月成立挺纵党委,陈时夫任书记、管文蔚任副书记(经党中央批准1938年8月恢复了党籍)。
经过整训建党和积极开展抗日斗争,挺纵的军政素质大大提高。
(三)
1938年10月初,陈毅首次到丹北,与管文蔚商讨北进的作战方案。为了实现党中央”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东进的任务已交给叶飞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北进的任务由管文蔚的挺纵承担。管文蔚提出的北进作战方案是,拿下长江中的第二大岛—扬中岛,与早先被挺纵2支队攻占的新老洲岛一起,作为部队北进渡江的跳板,并在江北建立桥头堡。这一作战方案与陈毅的意图不谋而合。
为实现北进的作战方案,管文蔚于1938年10月6日率领挺纵一部,攻占了扬中县城三茅镇、老郎街、八字桥等城镇。因敌情有变,为避免损失,3天后陈毅急令挺纵暂时主动撤出扬中岛。不久陈毅再次来到丹北与管文蔚会晤,重新商定了北进的作战方案。经过充分准备,1939年4月初,管文蔚令挺纵1、2支队第二次攻打扬中,打下了扬中县城及其他集镇,全歼顽敌贾长富团,控制了全岛,从此牢牢守住了这块江中跳板。管文蔚同时派出3、4支队及1支队一部分头(下转67页)(上接69页)渡江,控制了江北沿江的三江营、嘶马、大桥、吴家桥一带,建立了东西40余里、南北20余里的桥头堡,与扬中跳板连成一片,为日后新四军陆续渡江铺设了安全通道。
(四)
为了实现党中央赋予新四军发展苏北的战略任务,1939年10月下旬,叶飞率领江抗部队西撤至扬中整训待机。10月底江抗与挺纵合编,组成了新的战斗序列。管文蔚、叶飞任合编后挺纵正副司令员,张藩任参谋长,陈时夫、吉洛(姬鹏飞)任政治部正副主任,下辖四个团。合编后的挺纵战斗力大大增强,在日后的1940年6月下旬郭村保卫战中,挺纵以两个多团彻底打败了顽敌13个团的进攻,军威大振。
1940年1月2日,挺纵除留一个加强连在扬中坚持外,全部渡江到达江都境内。加上1939年冬陶勇率领新四军4团团部和2营渡江,与挺纵3团组成苏皖支队,至此新四军已有4000多人到了江北。陈毅也在1940年6月下旬第四次到达江北。1940年7月上旬,粟裕率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2团、新6团等主力部队,经扬中跳板渡江到达江都吴家桥,与挺纵和苏皖支队会合。在此之前,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已先期渡江。从此在陈毅、粟裕领导下,投入了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管文蔚也同时开始了新的征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苏中行政公署主任、苏中区党委常委、苏中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7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11纵队司令员、华中指挥部司令员、苏北军区司令员等职。建国前后,历任苏南区党委副书记、第一副书记,苏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苏南行政公署主任等职。江苏建省后,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管文蔚1955年受到了错误的审查和处理,蒙冤26年,仍丹心向党、矢志不渝,继续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党中央批准,予以平反,恢复名誉,任江苏省委顾问,省长待遇。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