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痼疾:承望者现象

2004-04-15 作者: 官伟勋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4年第4期 官场痼疾:承望者现象 作者:官伟勋 ]

什么叫承望者现象?

简略地说就是揣摩当权者的心思,说他想说而他自己不便于说的话;做他想做而他自己不便于亲自做的事。有的辞书注“承望”为“料到”,有点意思,但太简单,不足以概括古人说这个词的全意,故以“承望者现象”名之。

不就是拍马吗?不全是。通常说的拍马固然也有承望之意,但大都属很低级的那种,反映不了“承望者现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奥的内容。拍马只能算“承望小儿科”吧。

“您的报告真是太振聋发聩了!”“深受教育!深受教育!听您一次报告,真是胜读十年书!”“像您这样的领导,可遇不可求!”“有您这样的领导是我们的幸福!”之类,“承望者”一般是不屑于干的,认为俗,而且碰上精明点的当权者会适得其反。

我们山东老乡、在明朝官拜礼部尚书的于慎行在他的《谷山笔麈》中就生动记有拍马出洋相的实例。

严嵩独揽大权时,他儿子严世蕃靠老子当了工部左侍郎(今副部长)。他这个副部长不仅不同于一般副部长,就是部长、副首相见他也得礼让三分。他老子是一把手,他也就是一把手。加以严嵩年龄大了,急于培养儿子接班,所以许多重要文件就让他批。那些跑官的自然就如蝇逐臭般来巴结大公子了。

这天来了个跑官的,刚坐下,就隐隐约约地听到严世蕃放了个屁。该客立即扬起脸,鼓起鼻翅使劲闻了闻,故做欣喜状:“哪来如此香气?”严世蕃是公子哥,见拍马的见多了。他既喜欢人家拍,觉着舒服;又狡黠刻薄,爱捉弄人。听夸他的屁香,立即装做吃惊的样子“啊!”了一声,说:“刚才是我放了个屁。屁该臭,怎么香呢?是不是我的内脏出问题了?”客人吓了一跳,拍马拍在马蹄上,赶紧又扇动鼻子使劲闻了闻说:“倒也有些异味!”(原为文言,今译白话)可怜的家伙!尽管吸了一肺权贵者的屁,也不敢说个臭字。

“承望者现象”的当事人可就不是这等水平了。承望者的特点是:用意深,着眼远,措辞高,手段隐蔽而且出手狠。这里说的狠,既指整人整的狠,为了讨好上头,必要时敢置人于死地;也指用上纲上线掩盖祸心的手段高,令人明知不对却难以反对。

“承望者”一词的出处

该词笔者初见于明朝李乐的《见闻杂记》。为准确介绍原意,照录原话如下:

张江陵在朝,气焰凌人。意欲所为,不必面嘱,亦勿烦作书(欲人办事,用不着写信或写条子),承望者悉逢迎为之(承望者会主动猜测他的意图去做),杀人求媚,不可胜记。其最惨者有吴士其,南直隶宁国人曾上书诮(讥讽)江陵,而当事者(指承望者)又不欲以杖死显示人,令狱卒绝食饮。数日间,乞食不得,饥弗能忍。初咬所穿衣衫,既而咬木柱、窗楞,痛惨倍极死!恣行法外之诛戮,忍伤天地之元和,自古未有惨烈如此者!

这里说的张江陵,就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张是湖广江陵人(今荆州),所以人称张江陵。历史学家一般对他都是很肯定的。权威的评价是:“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前后当国十年,推行改革。执行考成法,提高行政效率;清丈土地,在全国范围推行一条鞭法,裁汰冗员,减少支出;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防御鞑靼贵族的攻掠;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都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病死。死后被弹劾,尽夺官职。”(《辞海》)这个概括很简略,主要政绩说到了,“死后被弹劾”一句,则含蓄地显示了他的某些问题。

明熹宗朝给他“平反”恢复名誉,已是四十年后的事了。

张居正是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治国成绩卓著。他那么能干,对国家贡献那么大,而且在用人上还有许多超凡见解,所谓“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为之尽”;“任用的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他们在边防上多有建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等等。为什么如此精明的一个政治家,会允许部下不惜以惨杀正人君子的罪恶手段来讨好他,他竟然还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呢?问题出在哪里?综观他的全部历史,细看他一生作为,不难发现,首先还要从他个人的政治品质上找原因。

苍蝇叮有缝的蛋

张居正确实能干。有见识,有魄力,有组织能力。但他有个大毛病,就是私心太重,太贪权,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玩弄权术徇私枉法,无所不用其极!

对于他的贪权固位,有张瀚的《松窗梦语》实录为证。

张瀚是浙江仁和人(今杭州)。嘉靖十四年进士。曾官工部、刑部部曹,庐州知府、大名知府,后又长期担任多省要员与巡抚、总督等职,被称为“明朝得力官吏”。张居正调他担任有“朝中第一官”之称的吏部尚书。当时“清流”议论这项任命是张居正拉帮结派培植亲信。

不料,张瀚正是在吏部尚书这一关键岗位上,因“夺情”案得罪了张居正,“被勒令致仕”的。在他事后写的这本书里,如实述说了被罢官的过程:

张居正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给吏部写了个条子:“某日闻讣,请查照行。”(按照制度,父母去世,官僚都要回家守制,以体现“以孝治天下”的原则。作为首相,他当然熟知这个制度。遵制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叫吏部查根据?原来前朝曾有杨溥、金幼孜、李贤“夺情起复”的故事。张居正显然是暗示吏部引用这一根据留他继续执政)。张瀚装做没领会其中的意思,把条子转给礼部“查复”。礼部回了个“查节年阁臣丁忧恩典,从重优恤”。这是个根本不着边际的意见。这哪里是张居正想要的?等于催张赶快下台上路嘛!因而,“乃大拂江陵心,唆台省数人相继弹劾”,张瀚就被弹劾掉“奉旨致仕”了。张瀚临走前进殿朝北磕了头,出来见张居正告别说:“我滥竽充数,有幸做您的下属。见您接到讣闻哽咽,哭的很伤心。我以为您难过之极,急于奔丧尽孝。区区之心,实在是想为公效力。没想到弄拧了!”张居正听了他的话,汗满额头,“噤不能声”!张瀚拂衣而归。有人送他一诗曰:“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

在这件事上,不少官员因弹劾张居正“忘亲贪位”、“厚颜就列”而被治罪。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锡爵找他为众官求情,他竟然把刀架在脖子上,大怒道:“皇上强留我,诸子却要极力赶我走!这不是要杀我吗?”御史刘台弹劾他,措辞尖锐,张居正竟跪在皇帝面前怒辩,“泣不肯起”。直到小皇上把刘台“除名为民”才罢休。上边说的吴士其就是在这次事件中被整死的。与别人不同的是,吴士其写告状信冒用了海瑞的大名。而且假造并传播一份“圣旨”:罢掉张居正,起用海瑞。民间欢欣若狂,奔走相告。张居正的脸面尽失。

《松窗梦语》披露的另一件事,是张居正为儿子干的丑事。

甲戌春,张瀚奉命“入阅进士廷试卷”。当时张居正“柄国”,因他儿子也在廷试之列,所以“避不阅卷”。副首相张蒲州选定名次。一甲三名(没有张居正的儿子);张的儿子被选为二甲第一名。按规矩,给皇上先念一甲的,皇上依次听了就算定了。张居正“潜通大太监”,把他儿子的卷子放在一甲第一名的位置。结果他儿子张嗣修当选一甲第一名。事后张居正还对张瀚不满地说:“张蒲州是我提拔的,竟舍不得给我儿子个一甲!”而在这之前,张居正向会试总裁大学士吕调阳打招呼照顾他儿子的事,早已在社会上传得纷纷扬扬。海瑞听后,给吕调阳写了封信:会试应讲公道,您必然不会“私徇太岳(指张居正)”,太岳也会以公道自守,必然不会以私干公也(大意)。海瑞的信写得已经够婉转客气了,但还是得罪了张居正。当人们推荐海瑞调朝廷(中央)任职时,吏部“承望”张居正的心意,批了个“海瑞秉忠良之心,抱骨鲠之节,”确实是好官,但在下面干的很合适,不宜调朝廷加重他的负担(大意),拒绝起用。先受高拱打击、后受张居正排挤的海瑞,直到张居正死后才得复出。呜呼!已是七十二岁的老人了!年迈体衰而且多病,不到两年就去世了!

张居正煞费苦心为儿子谋高官,结果如何呢?他死后被弹劾,家产被抄。大儿子张敬修因受酷刑自杀身亡。二儿子张嗣修“发戍烟瘴地”。张居正父子的结局,以及严嵩父子弄权垮台的事,值得所有贪权而又护犊情太浓的高官引以为戒!

其实,孩子有出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让他自己奋斗,会更有前途。没出息,靠老子授以要职,犯众怒不说,早晚还会闹个“因嫌纱帽小,反把枷锁扛”的可悲可鄙的下场!

“承望”风的顽强生命力来自千百年的旧体制

承望风的猖獗,有被承望者本身“破蛋缝”因素,更有中国社会大环境这一根本因素。

在一个封建专制官本位的社会里,惟有做官才能出人头地,才有荣华富贵。做官成了最广泛的人生追求。

没当官的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当大官,当上大官想老在大官的位子上牢牢地呆着,生怕被取而代之。这是很普遍的一种心态!功成身退如范蠡、张良的很少很少。

正是这种普遍心态制造着一出又一出承望与被承望的连续悲剧、喜剧、闹剧、丑剧!

靠兢兢业业真本事上去的,有。但不能否认,有相当一些人,则是相信“善士不如机遇”,机遇不如关系,踏踏实实不如投机取巧,因而靠走邪门歪道上去的。邪道怎么走?巧施承望术就成了这种人的最佳而且成本最低廉的选择。不需多少投资,用手头的资源就够了。上边说的那个整死吴士其的“当事者”,一个钱没花,只向狱卒交代一句:“什么也别给他吃!”就足够得到赏识了。

承望的机会处处有。见顶头上司盼望百尺竿头再升一步,就帮上司造“政绩”造“舆论”,利用职权给上司拉选票;见上司恋栈,就慷慨陈词,以国家以大局以及“群众强烈要求”为由“集体”挽留;见上司想安排老婆孩子,就一板正经地倡导“内举不避亲”,“破格”授以要职;见上司喜欢温柔乡桃花梦,就精心周密提供柔情服务,而且保证安全……多了!一些离退休多年的老同志听了,瞠目结舌:“真的?”很难相信是真的。

承望风是一种恶风。容忍它,它会滋生蔓延,盘根错节,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朋党势力。一旦形成朋党势力,问题就严重了!

要彻底消除这一丑恶现象,既需治标,更需治本。体制上人事制度上的旧影响不彻底解决,承望风就总会与世长存。但也不能单纯等待制度的完善。与治本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舆论的力量,尽可能把承望风搞臭,形成一种人人蔑视人人抵制承望风的社会氛围。如果人们能把搞承望风看得像过街老鼠一样,我们的政治环境就会更清澈,更健康。我们就会更轻松更顺利地前进!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