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奇想奇书

2004-07-15 作者: 钟沛璋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4年第7期 奇女 奇想 奇书 作者:钟沛璋 ]

最近我读到一本旷世奇书———王小平的《第二次宣言》。

为什么叫第二次宣言?王小平说人类有两次宣言。

第一次宣言是宣告人类从何而来。古猿在大自然的灾害和凶禽猛兽的威逼下,为求生存和发展,冲破樊篱,在劳动中实现生命的飞跃,进化为人类。劳动创造人类。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宣告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

第二次宣言是宣告人类向何处去。猿类进化为人类后,人类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推进了科技革命,开拓了文明。但人类并没有完全摆脱兽性,自私、贪婪、凶残,科技被利用来相互残害,而且越演越烈,人类已处于随时可能自我毁灭的危机之中。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摆脱危机,人类不断探索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人类已经可以科学地控制、主导自己的进化,实现生命新的飞跃。王小平《第二次宣言》,宣告人类将向仙类进化而去。科技创造仙类。

人类要进化为仙类,这是不是荒诞?

不是。追求成仙,原本是千百年来人们美好的愿望。我国人民就创造了许许多多长生不老成仙的动人的故事。我国古代庄子、广成子、黄帝都把长生之道作为最高的道。人们还把人死了,称为“乘鹤西去”,成了仙。美好的愿望并非荒诞。嫦娥奔月早已不是神话而已成为现实,人类早已登上了月球,而且正在向火星、更遥远的星空飞去。既然嫦娥奔月可以变为现实,那么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为什么不可能变为现实呢?王小平指出,纵观人类寿命史,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地进步。在生产力低下的4000年前的青铜器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古罗马时代为23—25岁。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来看———夏商时期18岁、秦汉时期20岁、东汉时期22岁、唐朝27岁、清朝时期33岁、民国时期35岁、1985年已达68岁、2000年达71岁。中国人的寿命在解放后短短50年里延长了一倍之多。现有的科学家宣称,人的寿命达到120岁也可能实现。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生活却是多苦、多难。古代印度有一位王子释迦牟尼,目睹人们的苦难,心怀救苦救难,创建了佛教,要人们把幸福寄托于来世。世界其他大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中国的道教等,无不包涵着人们摆脱苦难像神仙那样生活的愿望。英国的大历史学家汤恩比,纵观人类的苦难和互相残杀的历史,最后还是想从宗教中找到解答。被中国人民称颂为伟大而自己表明只想当个教师的毛泽东,在七十多年前就教导人们:“人类也要灭亡。人类灭亡是有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来代替人类,是事物发展的更高阶段。”事物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什么样呢?毛泽东没有能够说明。

达尔文进化论的发现,曾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创建了人的德、智、体、美、乐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共产主义世界大同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超越了许多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空想,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寻求解放的人民,在世界各地掀起了革命的浪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被认为是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从发表《共产主义宣言》开始也存有矛盾的地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的革命因素,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所有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生存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提出阶级斗争的理论,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迅速联合起来,用阶级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于是在俄国、中国出现了物质条件没有成熟的早产的社会主义革命。于是苏联在经过七十多年辉煌和苦难后出现自动瓦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红旗纷纷落地。在中国则不只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成功的公社化甚至十年“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

任何先进的学说,都是当时人类探索客观规律科学成果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年代科学成果的结晶,有发人深思、引人猛醒的先进性,也不可避免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和一些空想的成分。像一切先进的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是发展的,而不能成为封闭的、排他的、僵化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曾根据实践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之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又不断创建许多光辉灿烂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说。其中一支学说叫做未来学。未来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门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欢迎的显学。因为未来学总是为人们构筑大家想知道的未来发展形象。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全球畅销2000万册。托夫勒关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预见,对世界各国政要和企业界领袖的抉择和决策起了巨大的作用。罗马俱乐部的经典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今天人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奠定了基础。里斯本小组的《竞争的极限》,为自由资本主义的竞争敲起了警钟,呼吁必须“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和伦理)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曾经与克林顿搭挡的戈尔,也是一位学识丰富的未来学家。他在当美国参议员时写的《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短时间在美国重印了10次,同时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戈尔从参议员被选为副总统,并在下一轮总统竞选中,仅以几票之差输给了布什。

现在我个人以为我们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本重大的未来学著作,这就是王小平的《第二次宣言》。这本著作对人类和未来世界的影响,将会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未来学的著作。这是由于王小平综合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石破天惊地预言:“我们正处在万年未有的大变局———物质生产力、知识生产力、人本生产力的神奇突变的时空点上。高自动化使物质生产力发生突变———趋零生产。高智能化使知识生产力发生突变———神脑科研,高神性化使人本生产力发生突变———天才辈出。这一切变化之巨大、之突然,空前未有!”

这是由于王小平超越众多未来学家只着眼于研究新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其未来影响,而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人的解放光辉思想,指明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人人成仙是人类最全面最彻底的解放。王小平不但塑造了长生不老、全知全能、至善至美、终日极乐,毛泽东没有能阐明的“发展的更高阶级”仙类的形象,而且“凸现了高人性需求在未来经济中的拉动作用,指明了新产业的形成与未来经济的五大发展趋势。这种未来经济形象,源于科学的预测,根据于科学的依据,体现于新经济发展融心、融智、融资三位一体的超越传统生产力理论的人本生产力理论”。(著名未来学家秦麟征为该书写的序)

我觉得《第二次宣言》对世界、特别是人类未来将会发生的影响,不会低于一千多年前的《圣经》,甚至不会低于一百年前的《共产党宣言》。

为什么这样一本奇书,不是出于某位“一句顶一万句”的领袖,也不是出于皓首白发、饱读经书的大学问家,而竟出自于才21岁的“黄毛丫头”。这不奇怪吗?的确,王小平就是一位超越常规的奇女。在学校高一期末考试,她名列全班第一,总成绩比第二名足足高出70分。她却决定退学回家自学。为什么呢?她发现学校一个学期才学十几本书,而自己一个月至少可以读几十本书。她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回家自学学校规定的课程。而是进行研究型的学习,在研究和写作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她十分重视首先把握现代科学知识总体系,有了总的知识背景、知识视野,再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她说读书有很多方式,或精读、或泛读、或选读、或快读、或细读。她通常看书,是持研究者的态度,先是鸟瞰式、后是消化式、最后是批判式。她训练自己的速读的能力,又特别重视思考。她“以书为敌”,把书当劲敌,找到书中的疏漏,加以批判。她又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工具电脑,建立自己的电子卡片数据库,把所有有用的资料全部录入。她又利用网络随时收集和查考现代科学知识。她从《毛泽东文集》中毛泽东的一句话中得到启发:“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她说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自身本领不够强大所致。只有对传统学习进行超越、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实现学习中心的根本转变,才能够克服本领恐慌。王小平向世人提出“大成”者的本领菜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谋划说服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知能力、自制能力等十大能力。王小平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台,给专家作学术报告。18岁在高校办系列讲座。19岁,与人合著《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20岁出版《本领恐慌》。想想马克思在当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大英图书馆的条件,与恩格斯一起写成《共产党宣言》时,才29岁。再想想今天人类科学研究成果已极大丰富,信息咨询条件已极大便利,王小平以她超常的学习和思考,21岁写出《第二次宣言》这样的奇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翻开《第二次宣言》这本奇书,人人都可以开卷有益。首先可以大开眼界,领略在日常忙碌中自己不知道的现代科学知识。从书中可以汲取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人类将通过高科技主导自身的进化,使未来的人尽善尽美;比获取空间上的自由更重要的自由是获取生存时间上的自由;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头脑的监狱,人是观念的囚徒;21世纪,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资源,甚至不是技术,而是能够使全世界人类联合起来的共同理想;市场是“看不见的手”,科技是“看不见的头”,市场与科技是人类的两尊神;未来的经济是高科技与高人性的联姻。等等。

我感到从《第二次宣言》中得到最重要的教益是:

解放思想,把自己从旧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认清未来决定现在,只有准确预知未来,才能正确制定战略,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有真正跨越式发展。

深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求得人类的全面彻底解放,深信生命的绝对宝贵性,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点。

把握万年未有的大变局,人类正处于或是成仙、或是毁灭,或是上天、或入地狱的关口。每个人都要为全世界人人成仙的伟大共同理想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