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划右派问题的争论

2004-10-15 作者: 姚芳藻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4年第10期 徐铸成划右派问题的争论 作者:姚芳藻 ]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令人震惊的社论《这是为什么?》揭开了反右运动的序幕。

《文汇报》是这场运动的焦点。这个时候,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和《〈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还没有发表,《文汇报》老总徐铸成还陶醉在受毛泽东表扬,被委派为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的无限荣耀之中。

然而,反右斗争的熊熊烈火已向他扑来。9日晚间和10日上午,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两次召见《文汇报》党组书记、副总编辑钦本立,命令他把徐铸成批垮搞臭,连具体作战方案都安排好了。10日晚间6时,又召集《文汇报》全体党组成员,到海格大楼市委办公厅举行党组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徐铸成划右事宜。

参加会议的有钦本立、唐海、刘火子、温崇实、周天国、殷克、韩才英,还有几个不是党组成员的人。主持会议的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冰,记录是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负责干部工作的蒋文杰,到会的还有一位陈虞孙是文化局局长。他曾经是解放前《文汇报》的副总主笔,但与现在的《文汇报》没什么关系。他来干什么呢?后来人们才知道,他马上就是《文汇报》的老总,领导《文汇报》的反右运动。这个时候,市委已经决定撤换徐铸成了。

会议内容说是讨论徐铸成是否划右问题,其实只是宣布而已。徐铸成已经被内定为右派,开会讨论不过是走走形式,表示一致通过而已。然而这时却有这么一个不识时务的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徐铸成不是右派!”

讲话的是温崇实。他在行政上担任报社编委会秘书,在《文汇报》同仁中并不起眼。此人于1956年10月刚与钦本立一起调到《文汇报》来,过去与徐铸成毫无关系。

于是,引起一场争论。对温崇实倒也并没有群起而攻之。因为《文汇报》的那些人,思想实在跟不上形势,尤其钦本立和唐海。他们都是《文汇报》副总编辑,大鸣大放期间,徐铸成在苏联访问,应该由他们负责,他们的思想负担极重,又怎能去说服温崇实?他们也不能站在温崇实一边,因为柯庆施已经找他们谈过话。于是他们只能一言不发,保持沉默。争论只是一对一,陈冰对温崇实。旁人虽了解情况,也沉默不语。

陈冰认为把徐铸成划为右派,罪证确凿。第一,他在上海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墙是可以拆掉的》,宣扬他的拆墙经验是调离党员领导干部,无庸置疑,这是反党大毒草;第二,《文汇报》在鸣放期间发表那么多反党文章,他罪责难逃;第三,从历史上看,徐铸成在解放前《文汇报》,表现不佳,本来就是右派。

温崇实却一一加以反驳:第一,《文汇报》两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调离,是党组织的决定,徐铸成没有这个权力。徐铸成把这个作为他的拆墙经验,显然是认识上的错误,不能拔高到政治问题上来;第二,温崇实说:“《文汇报》这段时期的确发了很多鸣放文章,但我作为编委会秘书,这些文章都曾送给你们审查过的,你们批下来‘可发’,我才交给编辑去发。你们批下来‘不发’,我们不会发。《文汇报》发了这么多反党文章,难道是徐铸成的责任?你们没有责任?徐铸成那段时间不在上海,他根本不知道那些稿件,怎么能由他负责呢?”第三,至于徐铸成历史上的问题,温崇实有发言权。因为当时他是地下党领导人姚溱联系《文汇报》的信使,对《文汇报》人事方面、宣传方面,以及党与非党之间的矛盾了解得一清二楚。他举了许多实例说:“徐铸成是有错,但当时地下党忽左忽右,也有错,怎能说徐铸成当时就是右派呢?”

双方就在这几个问题上论来论去,争论不休。温崇实遭到猛烈攻击,但他始终坚持己见,据理力争。就因为他一个人反对,徐铸成划右的事情得不到一致通过。这时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走了进来,他刚坐下,陈冰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陈冰说:“好吧,我们举手表决吧。”

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温崇实当然非输不可。他硬是不服气,犟头倔脑地说:“我保留我自己的意见。”

石西民向大家扫视了一遍,看个个保持沉默,他看看表,已是半夜一时,会整整开了7个小时。他站起来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开会。”立即宣布:“散会吧。”

虽然徐铸成划右的事没有通过,但他还是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工资从9级降到14级。清除出他一手创办的《文汇报》。温崇实呢,包庇右派,罪莫大焉,当然非处分不可。对他的处分是:降级降薪,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自此,他被撵到资料室,当一名普通资料员。至于降级降薪,幸被石西民一笔勾销,才未遭受到经济压迫之苦。

23年后,右派分子改正的中央55号文件下达,温崇实又为徐铸成改正问题而奔走。他去找石西民,石西民说:“你忘了我那天不是说散会吗?我们没有对徐铸成划右问题进行表决,徐铸成右派不是我们定的。”

原来,石西民一声“散会”和对温崇实降级降薪处分的一笔勾销,都是他有意对知识分子的保护啊!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