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太太希拉里在华扶贫记

2006-06-15 作者: 昌 沧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6年第6期 英国老太太希拉里在华扶贫记 作者:昌 沧 ]

我到云南昆明探亲,认识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英国老太太。

我们去拜访她时,她已在楼下广场迎候。她精神矍铄,眼神炯炯,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爬楼梯蹬蹬的,我那孩儿也得紧跟。

我说:“您身体挺硬朗的。”

“这都是我经常锻炼和下乡扶贫的结果。”

我们一见如故。她的英文名为希拉里,中文名为魏郁林。

提起她的中文名,还有一段情缘:她是1993年应沈阳双语幼儿园之邀来华从事英语教学的,她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个幼儿园有个叫郁林的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且聪明伶俐,在她的谆谆教诲下,还学会了弹一手好钢琴。她高兴地说:“留个纪念吧。我也叫郁林。我姓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为W,就姓魏吧。”

(一)

我为什么想起去拜访希拉里女士呢?说来话长。

我去丽江的途中,看到农民一锹一镢地翻地,十分辛苦。

“怎见不到耕牛呢?”

同行的女儿说:“这儿比较贫困,一般的农民买不起、也养不起呀。”她又感慨地说:“全国有273个贫困县,云南就占了73个。”这样我们就“耕牛”问题引发出了阿秀的故事。阿秀本名为俸太秀,布朗族。她是杨丽萍总编导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中的小演员。阿秀死活要去参加这个歌舞团的动机,就是觉得阿爸、阿妈种地太苦,要去挣点钱为二老买头耕牛,孝顺孝顺。

这可与希拉里有关。阿秀是她资助上学的孩子之一。有一次,希拉里率领热心扶贫事业的朋友和学生们下乡,头天从昆明出发到临沧,预计次日下午可以到达阿秀的村寨。可长途汽车颠颠簸簸地爬行到距村寨15公里处,路况太差,死活就进不去了。天也不早了,他们只得抓紧时间徒步上路,翻山越岭,艰难地行进着。刚好前些天下过大雨,有些路段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淤泥就没过脚脖子。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八叉。

一位外国老太太为中国扶贫事业就这样艰辛地奔波着!同行者莫不为之动容。等他们走进村寨时,已是晚上10点了。接受资助的学生们见了希拉里他们,激动得又唱又跳。学生中数阿秀的舞蹈跳得最好,引起他们的关注。可不一会儿,她跳着跳着就昏倒了。经随行医生的抢救,才缓过气来。主要是因家境贫寒,她一直营养不良,体质较弱。他们从下午起就列队等候,也没有吃点东西,一活动、一激动,她就支持不住了。

希拉里他们认为阿秀是个可以培养的好孩子,就把她带到了昆明。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被杨丽萍所接纳,才有了她的今天。她的梦圆上了,她阿爸、阿妈的耕牛也用上了。

(二)

我问:“您怎么会想到中国的偏远山区去扶贫呢?”

希拉里笑着说:“我是1998年到云南电视台担任英语顾问的。我的一位国际朋友在云南文山县的麻里坡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1999年的一天,邀我去参观。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上学的困难:有的孩子要爬山涉水,走出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上学,实在太难了。有的孩子渴望读书,可家庭又负担不起,不得不辍学。于是,我萌发了也要办希望小学的念头。”

“可我是个‘洋打工族’,”她笑着说:“我的经济并不宽裕。于是,我就集腋成裘地省吃俭用,并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成立‘英语角’,为青少年们补习英语,来积累资金。”

“听说为了积累扶贫资金,您从早上9点起,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上课,直至下午4点,中间也不休息?”

“经常是这样的。”她很平淡地回答。“好在,我在北京的朋友们得知后,都非常支持我。中国有句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地终于为我募集了6万元人民币。”

“这时,我手头有33个急需资助上学的孩子名单,都是红河州金平县铜厂乡冬瓜林村的。于是我想在这个乡里建立第一所希望小学。冬瓜林接近中越边界,路况不佳,交通十分不便,从昆明出发,长途汽车得颠簸一天一夜才能到达。这儿是苗、汉两民族聚居地,大家听说要在这儿建立希望小学,都十分高兴。但都提出将学校建在自己民族聚居地,他们说:‘如果学校建在我们这儿,我们就支持您。’”

“我笑着说,你们不要争了。我举起手中的笔记本,亮出了这些需要资助学生的名单,两个民族的孩子都有。你们看咋办?我看你们兄弟民族应该团结起来,互助合作,发展生产,提高文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建议哪儿有条件,就建在哪儿。这个希望小学就叫‘民族团结小学’。这行么?”

她的一席话,说得大伙儿挺不好意思,但他们心里却是热呼呼的。在乡政府和文教主管林佳文先生的大力协调下,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

在拜访希拉里以前,远在澳大利亚的外孙和外孙媳妇通过越洋电话告诉我:“我们崇敬的希拉里老师,在云南建了四所希望小学。”当我问到这事时,希拉里笑了,“确切点说,第四所正在新建中。”

她说:“第二所学校,是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的,得到英国驻华大使馆的资助,建在临沧州双江县的三家村。共花了9万元。规模和设施都比第一所要强。其间还在该县公弄乡改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该校修缮了学生、员工宿舍,并添置了一些设备,也花去了7万元。”

“第三所,建在该县的邦老乡。比前两所又进了一步。教室更多了,更大了,更明亮了,还有学生、教师宿舍,以及盥洗间、厕所等等。一共花了10万多元,其间的3万多元是当地自筹的。

第四所,建在该县以布朗族为主的邦协乡。这所规模就更大了。拟建成一个示范学校。不仅校舍多,设施齐全,为抢救并弘扬布朗族文化,在校内还建有布朗族博物馆。”

当地盛产竹材,曾经开办过许多造纸厂。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以竹子为原料的造纸厂都先后关闭了。为就地取材,扶植当地生产,决定校舍、博物馆等建筑,都使用竹子。

这时,希拉里发现当地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她认为这也是建校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于是,她不顾高龄,同当地群众一道,攀高山、越险崖,四处去勘察水源,终于从6公里以外引来了甘泉,又花6.5万元修建了蓄水池。人们手捧甘泉,激动得热泪直流。

“这个工程得花不少钱呀。”我问。

“当然啊!得花136万元。”她兴奋地说:“我得到了在香港的英国友人赞助。”她随后拿出了正在施工的设计图让我瞧。这个工程的规模真不小!我惊叹,“竹料还可盖三层楼房!”我又随口说了一句,“竹料虽好,可要注意防火”。

她说:“这个我们也考虑到了。竹料经过我们建材专家科学处理后,可以防火的。”

“你们想得真周全。”我问那位在香港的英国友人尊姓大名,她笑而不答,神秘地说:“我这位朋友要求我保密。他要学做中国的雷锋。”

这时,我们的翻译张艳玲——也是一位热心扶贫事业的云南师大教师,忍俊不禁地笑了,插话说:“您知道我们怎样叫希拉里的?叫老太太为‘老雷锋’、‘女雷锋’、‘洋雷锋’!”

(四)

筹建希望小学只是扶贫的一个方面。希拉里他们还资助了200多个孩子上学。按需分配:小学生每人每年200~250元;初中生400~450元;高中生600元;双江民族实验高中学生为800元;大学生看情况而定。本着“送鱼不如教织网”的古训,在希拉里的支援下,双江县妇联还办起了“郁林纺织培训班”,给妇女们传授技能,为孩子们更多地解决学费问题。

近五年来,为云南的扶贫事业,希拉里除了募集大笔资金外,个人投入也逾百万元。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伴和远在英国的老母亲、大儿子及旅居意大利的小儿子、女儿都支持她。他们也都为中国的扶贫事业捐钱、捐物。

为把援助落到实处,她还规定了定期回访。令她欣慰的是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学校都维护得很好。被资助的学生们都积极向上,发奋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绩都是蛮好的。有的上了大学,有的成了优秀演员,还有不少成了建设家乡的骨干力量。更具影响力的是给乡民们带来了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他们说,连外国朋友都这样关心咱,咱政府和同胞们更不会遗忘咱的,但更主要的是“咱还应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我被希拉里的高尚行为和精神所感染,不由想起了抗日战争中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我们抗击日本侵略者,终而以身殉职。希拉里与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是相一致的,只不过是时代不同,帮助我们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他们都是一样的伟大、一样的崇高,都是值得我们赞颂、学习和弘扬的。

可她只淡淡地说,“我们都是地球人类的一分子,都应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要和平,要和好,要和睦相处”。最后,她还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我国云南省人民政府特为希拉里颁发了“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感谢她对“云南建设事业的热情支持和在友好合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她的感人事迹传到了她的祖国,被家乡父老兄弟传为佳话。鉴于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亲自签署命令,授予她“大英帝国优秀国民”的荣誉称号,鼓励她在英中文化交流中继续辛勤地耕耘。

(责任编辑李晨)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