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在西北创办职业教育
[ 2006年第6期 路易·艾黎在西北创办职业教育 作者:李屺阳 ]
路易·艾黎,新西兰人。1927年4月21日来到上海,目睹“四·一二”反动统治残暴镇压群众、工厂童工受压榨的悲惨情景,毅然留在中国。他在中国60年中,为中国老百姓做了很多寻常人难以做到的好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路易·艾黎1997年逝世,邓小平称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路易·艾黎被称为“工合之父”。抗战中他组织全国各地建立了近3000个工业合作社(工合),生产军需品和民用品,支援八路军、新四军和战争中老百姓的需要。同时为发展“工合”培训了很多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由于战乱,最后只剩下陕西宝鸡双石铺的一所培黎工艺学校。1942年,他和在校的亲密助手、英国记者乔治·何克不断受到反动派的指控和监视。这时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拟去玉门讲学,约艾黎陪同。艾黎路过河西,看到山丹有很多庙宇空空荡荡,可以当学校,便于1943年底将双石铺学校沉重的机器设备和学生迁至山丹。山丹小县,非常贫瘠,艾黎与何克战胜了种种困难,继续办学,探索新型的创造性教育。从1943年到1953年,艾黎战严寒、耐酷暑,大力排除反动地方势力和“地头蛇”的干扰,在山丹生活了10个春秋。他于1959年以创办培黎学校为内容,写了一本书《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在新西兰出版。我认为,艾黎对教育的探索是成功的,是切合甘肃农村实际的,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一)
艾黎办教育的宗旨是“创造分析”、“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把教育和工业、农业、畜牧业的科技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对中国基础教育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他的办学方向,就是面向农村青少年,面向农村的未来,把西方当时比较普及的农业、工业、开矿、制陶等科技知识应用于学校,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学习技术达到一专多能,以多种本领为建设新农村、新城镇服务。这所学校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认为艾黎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中国贫苦老百姓谋利益的人,把艾黎当作自己最崇敬的亲人。艾黎给农民带来了田野上的希望,使农民看到了幸福的前程,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为此,1992年再版《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时,我把书名更改为《农民的希望》,希望把上世纪40年代山丹培黎学校的经验作为典范,在全省推广。
1999年到2005年,国务院两次下发有关推行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决定,去年11月7日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说明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二)
艾黎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育,师生相互讨论,教学相长,要学生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以下举一些事例:
教师严立地(中国名字),加拿大人,电讯工程师。他精心把技术传授给电机组的学生。学生不懂什么是电,没有课本,他亲自编写,要两个英语稍好的学生当助手,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讲课的教案给他俩反复讲明白。开始学生不懂电的原理,害怕电,一个学生壮着胆子摸了一下电源,昏了过去。严立地为了解决学生害怕电的问题,他带了弱电装置,要学生和他握手,学生感到麻簌簌的。
学生问:“你为什么不怕?”
严告诉学生:“我穿的胶鞋。”
严一步步提高学生对电和电的原理的认识,电为人类谋利益的道理。电机组的实习室是个20平方米的工房,严立地因陋就简地开展形象教学,边教课,边介绍工房里的电器,进行示范实验,然后要学生们重复他的实验。凡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在现场答复,使学生学懂学通。严还经常要学生作实际锻炼,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为此,他在院子里用木料架起了错综复杂的电线网,要学生寻找和排除故障。有时由于操作不小心,技术不过关,电动机出了毛病;有时狂风吹断了电线;有时其它生产组电器出了毛病,正好给电机组学生创造了学习的机会,要进行检修。严立地手把手地教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焊工组有两台电焊机,焊条充足,正是学习的好条件。学生们既动脑筋,又勤动手,逐步巩固了理论知识,练出了真本领。
电机组学生自己动手,建起现代式的变电所,学校各生产组都通了电,晚上学校电灯通明,惹得几十里以外的农民都来学校看这个“西洋景”。老乡们注视着他们村子的小伙子在操作,机器隆隆响,祖祖辈辈都没见过,想着娃娃学会了,将来一定会给村里带来幸福。
严立地走后,美国一家杂志社记者甘沛霖担任了电机组的专业教师,主要联系实际讲机械理论,如螺旋起重机、转轮起重机、液压千斤顶等机械的理论,离合器打滑时磨擦力的原理和防止磨擦的道理等等。1950年底,玉门油矿进口了一辆玛斯204吊车,途经山丹,动力系统发生故障,拖到培校,在甘沛霖的带领下,学生们学会了运用柴油机的知识进行检修,很快排除了故障。后来,玉门油矿同类型号的吊车出问题送到培校检修,同学们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油矿和学校表扬。
瓦尔特·易斯利,美国人,高级机械师,知识渊博,技术高超,负责机械组、运输组、煤矿、农场等生产组工作。机械组有磨床、铣床、钻床、车床等等,起到了制造学校所需机器的母机作用。各组学生轮流实习车工、钳工、铣工、磨工,直到翻砂、铸工,学生们逐步懂得了学习机械制造的重要性。易斯利还带领学生把两个汽车的马达改造成一台收割机,和马拉收割机一块儿驰骋在四坝滩农场的土地上,这又在农民中引起了轰动。
艾黎担任校长,有时也给学生上技术课。例如,艾黎讲水锤泵的原理,先一天他在小河中安装好水锤泵,次日叫学生到小河边,看水锤泵开动后,冒出的水高达两丈,他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不少学生答不出来,也有少数学生的回答接近原理。于是艾黎取出水锤泵,仔细讲解它的原理和作用,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轮流操作,直到学会学懂。据有的老校友说,我国1960年左右才有了水锤泵的应用。
艾黎给学生讲汽车原理,也是用直观的办法,教汽车中的装配,每个结构的名称、作用,开汽车、修理汽车的方法。他像个驾校的老师,一批、一批教会学生。学校汽车数量多达30辆,来自各国,产地不同,型号不同,还有二战中拉炮的十轮卡车。易利斯开车,技术娴熟,车后还挂了三节拖车,像大蟒在地上爬行,倒起车来,灵活自如,引得学生们都想挤进驾驶楼,学他的驾驶技术。1948年秋,西北行政长官张治中到学校参观。为了安全,艾黎请他写了一张布告:“山丹培黎学校系国际友人所办,凡我军警不得动用该校一草一木,违者按军法处置。”
为了防备马家军部队劫走汽车,学生把汽车统统拆成零件,和汽油一起,都搬到煤矿一带的洞子里藏起来。山丹县解放了,解放军进城了,学生们把全部车辆装置好,部队损坏的大批炮车、汽车都拉到学校修理。解放军第三军军长黄新廷请求集中卡车,协助解放玉门油矿。学生们驾驶了14辆卡车,满载解放军,解放了玉门油矿,还解放了山丹马场。为此,彭德怀司令员让身边工作的张养吾专程来校表示感谢,并邀请艾黎去酒泉会见,赞扬艾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落后的中国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和开展工业合作运动。艾黎在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继续开办培黎工艺学校,解放军西进时又大力支援。培校招收贫寒子弟,校训是“创造分析”,这种思想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教学内容是现代工、农、牧业和医学方面的科学知识,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艾黎不仅是一位大无畏的国际主义战士,而且是一位满腔热情的无产阶级教育家。
(三)
艾黎认为:能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精神的学生,对一个学校领导人来说,是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探索新教育建设教师队伍中,艾黎遇到不少阻力。有的教师认为:创办这类学校是错误的,在学校进行生产劳动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是注定要失败的;学校应当增加高等数学,学生应当是未来的机械师、工程师。艾黎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我们的学校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那些反对学校教学方式的人,恐怕不大懂得新科学、新农业、新工业的意义。他们脑子里装满了种种复杂的旧思想,迷信那种旧的教学方式。他们也不懂教育男女青年手脑并用,将来能够帮助人民为农村创造财富;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是在过去那种闭门读书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老师不应该以“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态度对待青少年。文化课需要这些教师讲授,但是这些教师最缺乏的正是他们没有机会和其他劳动者一道,手脑并用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他们反对同学们手脑并用,实际上否定的正是他们自己。
艾黎认为,创造性教育,就是要学生问“这是什么”,还要懂得“这是为什么”,要学生追根求源,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创造能力。他说,为什么世界上别的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办不到、就不去试验、不去创造呢?一定要学生大胆思考,开阔眼界,多看图书,研究问题,勇于创新,动手动脑,创造未来。
艾黎对中国教育改革,提出了几条基本经验:一是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农村。农村需要培黎式学校,进行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是符合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艾黎认为:“西北需要把培养中、初级人才及早放在先行的地位,因为这种人才主要靠地方自力更生来解决,而且对开发大西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二是要提倡学生善于创造分析。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青少年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不能把学校仅仅办成是传授知识、墨守成规的场所。师生融合,学生主动,独立钻研,才是好的教育方法。三是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让学生“早当家”。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和他们出校门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培校学生的年龄平均在十七八岁,每个生产组的学生学会了按规定原则管业务、管财务等等,学校监事会主席也由学生担任。学生从小锻炼,上午上课,下午工作,有困难向教师请教,确实锻炼出了工作本领、干劲和责任感。
艾黎1959年说:“作为教育,如果它没有给人民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奋勇前进的思想和方法,而是成为扑灭富有创造性智慧火花的教条,那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1992年他在《探索性教育纪实》的《前言》中写道:“这本书是对教育思想的探索,也是对培养有实践技能和创造精神的人才的一种探索。”中国“由于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大,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不断高涨的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他们将要依靠这种知识,在农村广泛兴办为发展农业的各种地方工业,这种地方工业必然越来越多地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艾黎的这段论述是很超前的。
(作者为甘肃省原副省长)
(责任编辑赵友慈)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