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直设计监造中山陵

2006-09-15 作者: 鄢增寿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6年第9期 吕彦直设计监造中山陵 作者:鄢增寿 ]

在南京东郊的钟山风景区内,众多民国建筑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一座宏伟壮观、庄严肃穆的陵墓,这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现在,每年都有数百万海内外宾客前来瞻仰。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中山陵与一个流星般短暂却炫目的名字——吕彦直紧密相连,他既是中山陵的设计者,也是陵墓的监造者,正是他的呕心沥血为我们留下了这样光辉的杰作。

吕彦直,字仲宜,又字古愚,山东东平人,1894年生于天津,1913年以庚子赔款公费从清华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毕业前后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描绘整理了北京故宫大量建筑图案。1921年回国后寓居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1925年在中山陵公开征集陵墓设计图案评比中获首奖,并应邀主持中山陵建设,终因积劳成疾患肝肠癌于1929年病逝,年仅35岁。吕彦直与梁思成、杨廷宝被称为我国近代建筑三宗师。在他短促的一生中,设计、主持监造了中山陵,并主持设计了广州中山纪念堂等大型建筑群,这都是我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构思巧妙,中西合璧,中山陵图案设计脱颖而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按其遗愿归葬南京紫金山,成立了由张静江、汪精卫、林森等12人组成的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设葬事筹备处于上海。段祺瑞政府也下令国葬,以示隆重。中山陵的建造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工程,陵墓设计图案至关重要。几经研究,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了《征求陵墓图案条例》,决定向海内外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至9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共收到应征方案40余件。当时年仅31岁、名不见经传的吕彦直在上海报名后,潜心研究了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根据《征求陵墓图案条例》的设计要求,参照紫金山地形,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地工作,精心绘制出平面呈一大钟形的平面图及建筑物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撰写了约1000字的《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对布局、用料、色彩提出了初步设想。此次设计图案的评选,除宋庆龄、孙科及筹备委员会亲自评阅外,由委员会聘请凌鸿勋(南洋大学校长)、朴士(德国著名建筑师)、王一亭(著名画家)、李金发(著名雕刻家)等4位评判顾问分别对仅标暗号、不署姓名的中外建筑师、美术家应征图案,写出书面评判意见。结果,吕彦直的设计图案获得首奖,二奖为范文照,三奖为杨锡宗,名誉奖7名。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陵墓建筑特色,又有创造性的突破。首先,陵墓整个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省之感。孙中山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图案,最符合“唤起民众”之意。其次,从设计来看,它结合山坡地形地貌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巧妙地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用大片绿地和宽大的石台阶把这些单体建筑组合成为一组庄严肃穆雄伟的整体建筑群,主体建筑——祭堂虽采用了传统的造型,但却把平面设计成方形,突出四个角墩,屋顶采用蓝色琉璃瓦,墙体采用花岗石,护壁及柱子均采用黑色花岗石,烘托着孙中山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十分肃穆。最后,祭堂在前,墓室在后,使用祭堂时,墓门可以不开,墓室为圆形,墓圹一周筑有石栏,便于谒陵者以此瞻仰,而且墓穴在地下,即使地面建筑被毁,孙中山先生遗体也不会受损。凌鸿勋评价说:“此案全体结构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做钟形,尤具木铎警世之想。祭堂与停柩处布置极佳,光线尚足,祭堂外观甚美……此案建筑费较廉。”李金发评价说:“造成一大钟形,尤为有趣之结构。”王一亭说:“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评选结束后,所有应征者图案都放在大洲公司楼上公开展览五天,展览期间每天来参观者平均约在一千人左右,中西各报纸各有评论,是为当时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盛事。展览结束后,葬事筹备委员进行复议,一致认为吕彦直设计方案“简朴坚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决定采用此方案建造陵墓。

殚精竭力,鞠躬尽瘁,中山陵建设精益求精

吕彦直在设计图案入选后,受聘担任中山陵墓建筑师,主持绘制建筑详图、选用建筑材料、监工及工程验收等事务。他担当此重任后,立即着手编制初步概算,限于经费,经葬事筹备委员会讨论决定,工程分两部进行。吕彦直深知,要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必须要有一个资金雄厚,施工经验丰富的营造厂承建,而当时上海几家大营造厂中,只有曾经建造过上海电话大厦、外白渡桥和南京南洋劝业会的姚新记营造厂最为合适。但直到招标结束的前5天,仍未见姚新记来投标。他一面将招标期限延长4天,一面让人以他的名义写信请姚新记前来投标。至招标结束,共有佘红记、姚新记、新金记康号等7家营造厂投标,姚新记报价为白银483000两,居第二位。由于经费有限,吕彦直与姚新记几经商量,最后,姚新记以白银443000两银的造价承包。年底,孙科与姚新记签订第一部工程合同,吕彦直以证人身份签字,合同规定工期14个月。1926年1月15日,中山陵工程开始炸山填土,3月12日举行奠基礼。

由于在荒无人烟的山坡上施工,条件极差,材料运输也非常困难。从意大利、香港、青岛、苏州等地运来的各种石料,只能运到沪宁铁路下关车站,用市内小火车转运至督署车站后再用自备汽车运出城外。城外道路更加崎岖,几经周折才能运至山下,然后在山坡铺上木枋、铁轨,用人力加绞关拽上山去。当时军阀割据,政局混乱,从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和从比利时进口的竹节钢经香港转运上海后,海关要征收巨额关税。沪宁铁路局也以“不办联运”和“枕木腐朽,不堪承重”为理由,勒索巨款。当地土豪劣绅又以占用农田、破坏道路为借口,进行敲诈、阻挠。而且当时南京被军阀孙传芳盘踞,政局动荡不安,工地被散兵游勇骚扰、工人被拉、财物被抢掠的现象时有出现,因此,工程进度十分缓慢。至7月中旬,开工已半年,而主要材料还没运到,墓室、祭堂的基础工程也没有完成。为此,葬事筹备委员会于7月19日致函吕彦直,告诫工期已近一半,如不能按期完工,将要承担责任并受到罚款处理。姚新记营造厂也多次致函吕彦直,要求帮助解决施工中的困难。为加快工程进度,吕彦直不得不奔波于沪宁之间,9月份,终因辛劳过度,病倒在上海寓所。但吕彦直对建筑所涉及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每一份工程的图纸大样和做成的模型均须送往上海,由他亲自审查、修改。选用的建筑材料,除必须按他指定的商标、产地之外,还要选送样品,经南洋大学试验并超过美国标准,他才签字准用,否则,他就要求返工。他的严格要求与一丝不苟的态度,引起了姚新记营造厂发出“工程在宁、取决于沪”和“吕建筑师欲成其千载一时艺术之名,处处以试验出之”的怨言。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后,葬事筹备处由上海迁至南京,加推蒋介石等7人为委员。5月起,材料运输顺利。11月24日,第二部工程开工,第一、二两部工程同时进行,进展十分顺利。1928年1月,南京严寒,大雪盈尺,由于之前工程进展速度太慢,至此,工期已超过了合同规定期一年,工程还没有完成一半。7月,葬事筹备委员会召集委员、建筑师、包工会议,商量赶工办法,采纳了吕彦直提出的日夜施工的建议。8月11日起,两部工程同时日夜赶工。吕彦直拖着虚弱的身体,不分日夜地在工地巡视督促。1929年2月,墓室、祭堂基本完成,吕彦直在上海卧床不起,病中仍念念不忘中山陵工程。20日,他写信给姚新记,要求全部工程必须在3月9日前完成,以便在原定3月12日奉安大典(后推迟至6月1日)前验收交工。不料就在工程即将全部竣工准备迎接他来工地验收时,他却在上海病逝。人们无不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建筑师未能看到自己呕心沥血设计、监造的中山陵建成就英年早逝而惋惜不已。4月3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第66次会议通过了“继承吕建筑师工作案”、“承认此项工程用彦记事务所名义,由彦记建筑师李锦沛继任陵墓建筑师”。5月,李锦沛、黄檀甫代表彦记事务所进行工程验收。6月1日按期举行了奉安大典。

永远的怀念

为了褒奖吕彦直在中山陵设计及建筑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29年6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向全国发布第472号褒扬令,全文为:

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事优良,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计画图样,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勋,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此令。

1930年,陵园管理委员会又为吕彦直立纪念碑,石碑上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由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祺制作,下半部为于右任书写的碑文。文曰:

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这是我国至今为建筑师树立的唯一纪念碑,石碑原安放于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休息室内,抗战中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但这无碍于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建筑师的崇敬和怀念,因为,他已与中山陵同在。(责任编辑赵友慈)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