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次不平凡的随行采访

2007-08-15 作者: 雷仲予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7年第8期 1992年一次不平凡的随行采访 作者:雷仲予 ]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之行并发表重要谈话15周年,也是这位伟人逝世10周年。广东的传媒从1月下旬开始,连续发表纪念文章,回顾和评论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读报之余,15年前我作为新华社记者采写国家主席杨尚昆考察广东而又目睹邓小平南行风采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脑际。这是我几十年记者生涯中一次不寻常的采写经历,历久而不忘。

邓、杨在深珠的活动多在一起

1992年之初,已经无官在身的邓小平离京开始南方之行前,通过工作人员给中共广东省委打招呼:他此次到广东来是休息的,不听汇报,不要陪餐,不题词,不见报。按照这“四不”口径,中央新闻单位没有一个记者随行,广东省委开始时也只安排广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4人跟随拍摄,留下一些资料而已。

1月19日,邓小平一行乘专列抵达深圳,当天就游览市容,参观皇岗口岸。车队进进出出,引起敏感的香港传媒的注意。已经前往深圳陪同邓小平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考虑到邓小平此次到广东来,虽说是休息,但也有特别的意义,日后有可能见报,要有所准备,所以交代身边的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立即通知新华社广东分社派人来,跟随采访,把握情况。当时,我在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的岗位上,分管新闻报道业务。陈开枝从深圳打来的电话是我接听的。他说,中央领导同志到深圳,请通知牛正武同志(另一位副社长)火速赶来。当时,我以为“中央领导同志”就是国家主席杨尚昆。因为在这前几天,广东省委已经正式通知我们新华社广东分社,国家主席杨尚昆即将来广东考察,要求安排记者随行采访,这项任务由我承担。所以,我在电话中对陈开枝说:“我们已经做出安排了。”但他急切地说:“不是,另一位。”我问他是谁?他不便在电话中告诉我,只说了三个字:“掌舵的!”我一听也就明白了。

牛正武于19日傍晚赶到深圳。《深圳特区报》也派出文字记者陈锡添跟随邓小平采访。

1月21日,即邓小平已到达深圳的第三天,杨尚昆一行飞抵深圳,我也就开始跟随杨尚昆采访。

邓小平下榻深圳迎宾桂园,杨尚昆则住在蛇口一处宾馆。两位老人家在深圳会合后,连续两天的考察活动都是一起进行的。1月21日参观中国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22日参观仙湖植物园,两人在一处缓坡草地毗邻的地方,共同挥锹栽上了两棵高山榕。在这一天参观植物园的过程中,邓小平、杨尚昆还谈到了他们从1932年到1992年长达60年的交往,情真意切。

1月23日,邓小平一行离开深圳,在蛇口港乘船去珠海,杨尚昆则继续在深圳考察。1月26日,杨尚昆结束了在深圳的考察,也从蛇口港乘船去珠海。先期到达珠海的邓小平参观了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公司。1月27日,邓小平与杨尚昆一起,考察了珠海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月29日下午,邓小平一行离开珠海,前往顺德市(现佛山市顺德区),参观珠江冰箱厂(现海信科龙公司),当天傍晚从广州东站乘专列前往上海,结束了在广东11天的行程。杨尚昆结束在珠海的考察后,继续前往中山市考察,2月1日从佛山乘专机回北京。

从1月21日到2月1日,我跟随杨尚昆采访,向他送审稿子,他对我已经认识了。杨尚昆结束了在广东的考察以后前往机场,我随省委的陪同人员一起到了机场送行。在停机坪上,送行人员靠前一一同杨尚昆握手告别。我是一名记者,任务是采访,与送行人员保持了一点距离,也没有趋前同杨尚昆握手告别。可是,杨尚昆却向我走来,一边说着“还有一个,还有一个”,一边同我握手。这一幕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在邓小平、杨尚昆在广东考察期间,我的任务是采写杨尚昆的考察活动,而邓小平的考察活动则由牛正武掌握。但是,这两位老人家由于在多个场合同时出现,我也有幸近距离目睹邓小平南行的风采,并聆听到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南行之中一些重要谈话。

在稿子中透露一点邓小平谈话精神

邓小平、杨尚昆一前一后来到深圳,一直没有向外宣布。但是,两位老人家在深圳的参观、考察活动,基本上是公开的。他们接触了很多干部、群众。邓小平在参观深圳国贸中心大厦时,许多群众见到他出现的那一刻,热情欢呼“小平,你好!”抢着要同他握手。杨尚昆在考察中也接触了不少群众。他漫步沙头角镇中英街时,街道两边的群众纷纷涌上前来,热烈鼓掌欢迎。所以,邓小平、杨尚昆在深圳的消息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烈话题。香港和海外的传媒,凭着其锐敏的触角,很快就有了行动。三五成群的境外记者,天天蹲在邓小平下榻的深圳迎宾馆门口,观察进进出出的车辆,探窥车上坐了什么人,到什么地方去,然后做出各种猜测性报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通过传媒“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和其他渠道,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纷纷投向深圳,关注邓小平的活动。

可是,我们新华社只能按兵不动。邓小平南行已经打过招呼不见报,就是我当时采写杨尚昆考察深圳、珠海的稿子,尽管不少场合有邓小平、杨尚昆同时出现,我也只能报道杨尚昆而回避邓小平。在发稿时间上,我按照过去的“惯例”,准备等到杨尚昆结束在广东的整个考察活动以后才发一个综合稿子,没有急着做发稿的准备。谁知1月25日中午,杨尚昆在深圳的考察活动即将结束,明天就要前往珠海,陪同考察的广东省委的领导同志考虑到邓小平、杨尚昆在深圳的消息,在外面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我们不能再沉默了,所以要求我当天就要发一个消息,报道杨尚昆在深圳的考察活动。这下我就急了,匆匆吃了几口饭,立马躲进房间写稿。

提起笔来写稿,要突出什么主题思想呢?杨尚昆在深圳考察了几天,有时还是与邓小平在一起考察的,也讲了不少话。在深圳期间,我直接听到邓小平的谈话不多,但间接听到的倒不少。各种信息和迹象表明,邓小平在深圳各个场合的谈话,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的谈话精神对杨尚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我就抓住杨尚昆在深圳考察期间的讲话中能够体现邓小平谈话精神的话重点突出来,把它写进这条消息的导语中:“国家主席杨尚昆在深圳特区和蛇口工业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要更放宽些,更大胆些,比现在还要放开。”

稿子写完后,已经接近吃晚饭的时间,我速将稿子送到杨尚昆的住处,当时他的秘书也在。我将稿子交到这位秘书的手中以后,就坐在客厅等着。不一会儿,这位秘书就把稿子退给我。他对稿子的个别字句做了一点修改,签上“已经审阅,同意发稿”八个字,落款“尚昆同志处”。

我拿到稿子以后,飞快出门,以最快速度把稿子发往新华总社,总社也于当晚向外播发,次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地报纸采用。

从1月26日到2月1日,杨尚昆在珠海、中山考察。在这期间,我直接或间接听到邓小平南行谈话的内容就多了起来,杨尚昆向当地的干部、群众的讲话,体现邓小平南行谈话精神也更明显了。我在2月1日从中山市发往新华总社的第二条稿子《国家主席杨尚昆考察珠海、中山》的导语中,就特别写上“杨尚昆在考察中强调,过去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我们要更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改革开放要更大胆一些,步子更大一些,发展更快一些。”从后来看到的邓小平南行谈话的文字记录稿来看,杨尚昆在讲话中强调的这“三个一些”,完全体现了邓小平南行谈话的精神。

杨尚昆到广东的深圳、珠海、中山考察,我分段发了两个稿子,打破了过去新华社对中央领导人到一个省考察要等全部行程结束后才发稿的“固定模式”。这是当时的特殊情况逼出来的。这两个稿子,写作上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可言,但因为它透露了一点邓小平南行谈话精神,所以格外受到受众的关注。在完成文字发稿的同时,我也给新华总社发去了几张用“傻瓜”相机拍摄的照片,也被选发了。

值得历史回味的东西很多

1984年1月,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邓小平,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尚昆、王震南下广东深圳、珠海考察,提出“不是收,而是放”的指导思想,全国的改革开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我国历史发展重要关头的1992年之初,邓小平以一位革命老人之身,不顾高龄又与身为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一前一后南下广东,在深圳、珠海共同度过了几天。这绝不是一种偶然和巧合,值得后人解读。

邓小平在这次南行中,发表了关系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谈话,又一次促进了全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神州大地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为当时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留给后人这份珍贵的政治遗产,具有开启时代的非凡意义。

然而,邓小平如此重要的南行谈话,见报过程却相当曲折,耐人寻味。由于邓小平坚持自己不开见报的口子,尽管当时香港和海外的传媒对邓小平在深圳的活动已竞相做出许多揣测性的报道,我们新华社虽有记者随行也不敢轻举妄动。跟随邓小平采访的《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却有备而来,他不管开不开口见报,抓住一切机会,详细地记录了邓小平在深圳每天的活动和谈话内容,悄悄地写成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伺机见报。在邓小平离开深圳两个月后的3月25日,终于以大篇幅推出了这篇通讯。3月30日经新华社全文转发了这篇通讯后,《人民日报》等全国众多报纸刊登,海外不少传媒也摘要发表,引起了轰动效应。邓小平在珠海的活动,《珠海特区报》记者后来也写成通讯发表。他们也热切希望新华社转发,但为时已晚,只好由《望》周刊予以刊登。至此,我国大众才从正式渠道对邓小平南行和谈话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当然,在这前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报纸,也连续发表评论文章,从侧面披露和阐发邓小平南行谈话的重要思想。2月28日,党中央以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把邓小平南行谈话的内容发至全党,在全党和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邓小平南行谈话精神的热潮。

邓小平南行和谈话的见报问题,由开始不开口子到后来开了口子,而且口子开得越来越大,报纸通讯、评论,个人署名文章,还有电视,铺天盖地,刮起了一股“邓旋风”,吹遍大江南北,传遍全世界。当然,这个口子不是邓小平本人开的。应当是说话算数的相关权威人士点头支持才开的。但是,到底每一个口子是怎样开的?多年来无论是口头流传,还是见诸文字,对这个问题的解读都有不同的版本。看来,只有直接的当事人说话,或由历史学家去考证,才能有个准确的答案。

当年,全程陪同邓小平在深圳、珠海考察的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2004年曾经写过一本《邓小平南方之行》的书,他对见报问题自有一番见解:“一个退休老人‘休息’,兴师动众,见于报章,不是他的心愿,不是他的作风。”“但是,随后11天的‘休息’,却并没有完全按照老人家的初衷而进行下去。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他的爱戴,对他的企盼,以及他这次‘休息’所造成的影响,都使这次‘休息’的性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关于邓小平南方之行和南方谈话的新闻大战就这样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陈开枝的这段话,也是对邓小平南行和谈话见报问题的一种解读吧。

(责任编辑 杜 晋)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