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陈往事增惆怅心底无私天地宽

2008-01-15 作者: 吴南生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8年第1期 朱陈往事增惆怅 心底无私天地宽 作者:吴南生 ]

1966年6月1日,陶铸同志在广州乘火车赴北京工作。1965年,他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仍兼任中南局第一书记。这次,奉调到党中央担任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宣传部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南局由王任重同志担任第一书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作风都很朴素,不迎送,不请客,他走的时候只带了个秘书和一个警卫员,去火车站送行的也只有我和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朱汉雄同志。当时我们以为他很快会回来,至少春节时会回来。但没有料到,他一去就不能回来了。

陶铸同志到北京工作后,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但是不到五个月,即1967年1月4日就失去人身自由,直至1969年11月30日逝世,再没有呼吸过一口自由的空气!他含冤去世时才61岁!

1960年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几个中央局,分担中央的一部分工作。中共中央中南局分管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五省区,机关设在广州。10月我也从广东省委调到中南局工作,担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还担任农办主任。这时,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中南局一成立,陶铸同志立即到河南去,解决信阳地区饿死人的问题。他又要我立即到湖北沔阳通海口公社了解纠正“共产风”的情况。回来后,又决定立即在番禺大石公社建立中南局的农村工作点,开展反“共产风”和恢复自由市场等工作。我和政策研究室的同志都到这里。陶铸同志也几次来这里,他是停不住的人,除了和我们一块研究工作外,就到处跑,找基层干部和农民谈话。

这时,生活很艰苦,每餐只有不见油花的萝卜、青菜,有点腐乳就很好了。这时,我的双腿也水肿了。陶铸同志身体本来就不好,还经常咳血。但他仍坚持和大家一起用餐,要给他加点什么,他坚决拒绝,只加点他自己带来的辣椒。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和毛主席的活动密切相关。

1960年10月23至26日,毛主席召集华北、中南、东北、西北四个大区和省、市、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开会。听取有关农业情况的汇报和如何纠正“共产风”的问题。26日毛主席收到“信阳事件”的材料,与会同志听到“信阳事件”的情况,十分震惊!

1960年刮起的“共产风”,其范围之大、危害之大、持续时间之久,都远远超过1958年,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这时,毛主席看到“信阳事件”的报告,看到反映农村饿死人等严重情况的报告越来越多,震动很大!

从这时起,毛主席不吃肉了!

11月15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指示说:“发去湖北王任重同志报告一件,湖北省沔阳县总结一件,沔阳县通海口公社纠正错误后新情况报告一件……”他要求“省委一级要下决心,现在是下决心改正错误的时候了!……”

从这时到1961年2月即这年的春节前,中央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的严重局面。1961年2月12日毛主席到广州,在这里过春节(正月初一是这年的2月15日)。之后,听取了他派出的三个调查组的报告。3月5日在珠岛宾馆三号楼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陶铸同志参加。

会议决定起草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毛主席指定:起草工作由陶铸同志挂帅,陈伯达为副帅。

3月14日,在珠岛餐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公社工作条例初稿。这个文件因共有60个条例,故又称“六十条”。

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中写着:“毛泽东十分关切群众对‘六十条’的反映,而且很急切。广州会议结束后他为什么一直到3月29日才离开广州,就是为了等陶铸、陈伯达从番禺大石公社回来,听他们下去以后群众对‘六十条’有些什么意见。毛泽东听完汇报后第二天就离开广州。”

这就是中南局成立不到半年时间中所发生的情况。虽然,当时中南局机关还没有建立起来,但陶铸同志从解决“信阳事件”到在大石公社蹲点,到负责起草“六十条”,都为中央改变当时严重形势,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六十条”下达后,农村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大跃进”加上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力造成的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所以,存在的困难仍然不少。

1962年夏天,陶铸同志和王任重同志到广西的龙胜县做调查研究。他发现当地联系产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实就是“包产到户”)很好,当即由他主持写了《龙胜座谈纪要》,准备在中南五省推广这一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做法。7月初,陶铸同志到粤东检查工作,一路上他都讲龙胜座谈纪要。到了汕头,刚好澄海县委在召开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他在会议上又讲,非常激动:“我们不搞贫穷的社会主义,要搞富裕的社会主义”,“增产就是马列主义”。我和他的秘书都很担心,私下里说:“糟糕,又走火了!”有时候他一激动起来什么话都讲得出来。

第二天,就接到中央的通知,要到北戴河开会。到北戴河以后,他把《龙胜座谈纪要》送给毛主席,毛主席看了以后,于7月22日亲自写了一段批语:“这个文件所作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之后所提出的意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否还有可议之处,请各同志研究。并且可以发给省、地两级去讨论。”得到毛主席的肯定,陶铸非常高兴,打电话到汕头,要我再补充一个公社的材料,一个大队的材料,一个小队的材料。我赶紧组织好了三个材料派人连夜送到广州,再送到北戴河。但是毛主席又改变主意了,又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批“单干风”、“翻案风”,《龙胜座谈纪要》从此没有了下文。但陶铸同志说的“我们不搞贫穷的社会主义,要搞富裕的社会主义”,这句话就一直激励着我,我办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我们不能再搞贫穷的社会主义。”其实这个话是他说的。

陶铸同志最光辉的还是到北京以后他生命最后的那一段日子,他在“四人帮”穷凶极恶的时候,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尽一切努力保护挨揪受斗的老同志。为了这,他敢于当面谴责江青。“四人帮”说他是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这件事足以使他流芳千古。

当然,人无完人,陶铸同志在工作中也有失误甚至错误。广东两次尤其是第二次“反地方主义”运动,伤害了一大批广东地方干部,陶铸同志肯定是要负责任的。但我认为,他如果在文化大革命中幸存下来,也一定会勇于承担错误,为“反地方主义”受伤害的同志平反。

话要再说回来,陶铸同志犯错误也与当时的政治大气候分不开,其实解放后我们搞那么多运动又有多少次是对的呢?像文化大革命,真是十年浩劫啊!为什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归根结底是我们的体制有问题。因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不讲民主,不讲法治,什么时候、任何惨剧都可以发生的。1958年3月,毛主席在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说:“反地方主义,全国各省、市都需要进行。地方主义者,实际上是右派,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对地方主义者不要让步,要派一批外地人去广东,广东干部可调一批到北京来。……应采取列宁的办法:‘与其你专政,不如我专政。’”②这就说得很清楚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只有实行民主和法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纪念陶铸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意义所在吧!

①标题选自《陶铸诗词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前句自《登庐山》,朱陈:指朱元璋和陈友谅;后句自《赠曾志》

②引自《习仲勋主政广东》(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作者系广东省原政协主席)

(责任编辑 杜 晋)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