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媒体说话天塌不下来等三篇邓

2008-02-15 作者: 邓 海等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重庆自主新闻发布会:“让媒体说话天塌不下来”

●邓海

11月15日下午3时,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副主任文天平走上新闻发布台,重庆市自主新闻发布会自此正式登场。35岁的文天平脸有点涨红。发布厅里早已坐得满满的,除了记者,还有外国驻渝领事馆的新闻官。

新闻发布会前23分钟,文天平先作授权发布,澄清了“重庆三峡库区二次移民400万人”的说法,并对解决交通拥堵、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户免税、轻轨老年免费卡等问题做了说明,其中部分是对市民投诉的回应。

随后,问答开始。11个问题,三个来自境外媒体记者。提问热烈,也不乏“刺激性”,现场甚至有性急的记者抢话筒,场面有些火爆。

当地媒体主要问的是一些地方性很强的具体问题,比如油价上涨后政府对长途客车的补贴、生猪非法屠宰、跨区域医保。而中央媒体则毫不客气,家乐福踩踏事故的善后、交通意外如何避免,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都需要发言人打起全副精神。

最后,一家境外媒体向发言人求证有关“重庆人事变动”的传言,并问文天平对于“民间组织部长”预测准确性的看法。文天平在正面回答之后,不忘幽上一默:“如果真预测这么准,我倒有一个建议,他们与其当民间组织部长,还不如炒股。”

发布会结束后一个多小时,文天平还被记者团团围住,难以脱身。

这个正式确定在每月第二个星期四举行的发布会,因其“定时、定点、定人、开放式”的特点,被视作国内“一项重要的突破性、填补空白的新制度”,此前仅见于上海市。

媒体可以提任何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政府新闻发言人原则上不得以“无可奉告”来搪塞,不会以打招呼、发通稿等形式限制媒体报道发布会内容——这些事先披露的“亮点”,人们急于在文天平首次亮相时求证。

文天平会后向记者概括其首次亮相的感受时说,“三句话,责任巨大,压力巨大,心态平和”。

另一位确定的新闻发言人是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波。发布会结束后,他告诉围拢过来的记者,如果满分是100分,文天平今天的表现可以打80分。

有关人士表示,自主新闻发布会除为媒体释疑解惑外,更关注市民所需,强调“民生”色彩。为此,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已建立专用邮箱,及时收集市民和海内外媒体的有关问题和意见,在新闻发布会上予以答复。

据称,有关部门计划在全国推进自主新闻发布会制度,而重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尝试,饱含示范意义。

“重庆必须有所突破”

在成为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一举一动更受关注,不久前的农地入股探索,就曾引发热议。

此时推出自主新闻发布会,如果涉及改革试验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应对?舆论的反应是否会影响改革举措?实际上,在重庆市政府内部也曾对此颇有顾虑。

市政府第110次常务会对此进行了专项讨论。市长王鸿举表示,不管有多少困难,也不管有多少压力,要建立现代政府都必须迈出这一步,所以,“重庆必须对此有所突破!”

“实事求是是基本要求。”文天平说,“开放的社会不仅允许试错,同时也能广泛地汇集信息,让改革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在充分尊重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之下,也才有突破和持续的可能。”

他介绍说,重庆2006年境外媒体采访量仅为20多次,而今年截至目前已超过80次。“为弥补记者获得信息不足和保障群众知情权,有必要进行更为广阔的拓展。”

2005年底,在重庆市,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公民个人隐私和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之外,所有政务信息都必须向市民无偿提供。

2006年3月初,被称为市政府24号文的“关于建立健全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的意见”公布,明确规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除了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改革措施等,还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针对外界对我市有关问题的疑虑、误解,需要通过媒体统一对外说明、澄清的情况”。还规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由市长指定。

在此次自主新闻发布会推出前,重庆市已有市政府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其他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据统计,2006年,政府部门举行的各类新闻发布会平均每周1.4场,2007年截至目前平均每周4场,最多时一天就有3场。

在月度新闻发布会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以上官员和部门领导经常亮相。文天平说,副省级干部每月发布新闻,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逐步派人到上海、南京等东部城市学习,认为上海的自主新闻发布会不错。文天平总结说,这项制度有三大突破:变单向为互动,变被动为主动,变宣传为营销。“在新闻发布上语言要灵活,少讲枯燥的语言,少说官话,让大家都能够听得懂。”

这位年轻的官员喜欢引用这样一句话——“让媒体说话天塌不下来”。“中国的改革创新是个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传媒既是这个过程的受益者,也是这个过程中众多推动者之一。”他说。

“人民群众是讲道理的”

重庆看好自主新闻发布制度,而国新办等有关部门正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此项工作,两相呼应,重庆很快就由申请转入了筹备。实际上,重庆的自主新闻发布,2006年就开始有所尝试。

2006年初,重庆市大足县人事局副局长李福多在家中切腹自杀,此事随即引发轰动;种种猜测此起彼伏。在对此事的报道上,重庆放开手脚,不再要求媒体发新闻通稿。大足县政府的反应速度很快,事发次日上午,县政府新闻发言人便就此事对外发言并接受记者采访。而随着公安机关调查的逐步深入,发言人几乎每天都要向媒体公布最新调查进展。

这种做法取得的效果不错,谣言相继消解。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后来回忆说,由于民众掌握的信息不全面或不真实,难免以讹传讹,而政府公开、规范地发布信息,有助于释疑解惑。

2007年5月,重庆市江北区发生了开发商强拆居民楼的事情,包括公安在内的多个部门迅速出动,对强行拆迁者进行了控制。江北区政府也在当天通过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事件详情和处理意见。

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事件处理顺利,开发商后来也被送上了被告席。

江北区在总结时表示,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如果政府传播信息及时,危机是很快就能够得到解决的,“人民群众是讲道理的”。

不过,要及时透明地传播信息,制度保证是必要的。文天平认为,重庆设立的自主新闻发布制度就是有力保障。

为确保发言人掌握更多的信息,重庆市破例允许发言人列席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副市长主持召开的重要专题会议和工作会议,甚至市长的重要工作调研考察,发言人都可以参加。此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也将转由新闻发言人来承担。

“用外交辞令来回答群众提问不负责任”

承诺不说无可奉告,众目睽睽之下答不上来提问怎么办?文天平向记者解释说:“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民生,主要的对象是人民群众,用外交辞令来回答群众提问,是不负责任的。”

至于一些“技巧”,他认为“没有必要”。“对人民我们有什么可隐瞒的?玩弄花招,群众不喜欢!”

民生色彩是重庆自主新闻发布会的突出特色。事实上,此前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既能看到城乡总体规划、节约型机关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等宏大话题,也有稳定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等民生主题。

今年3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周慕冰称,重庆将在危化品运输车辆和加油站强制推行阻隔防爆技术,市民在加油站内可打手机的日子,为期不远。

这次向社会公布新闻发布邮箱后,每天都能收到数十条群众发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很多反思。比如说,有下岗工人称创业没有享受到法定优惠,去了解情况后才发现是他没有申报,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对政策的宣传还不到位。”

(转自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11月25日)

言论获罪版本不断刷新,值得反思

●叶祝颐

山东省高唐县民政局干部董伟因在网上发帖称“没钱了,还搞什么建设”被指诽谤县委书记孙兰雨,几天以后,即2007年1月1日,他因涉嫌侮辱罪被送进高唐县看守所,同时被关的还有王子峰、扈东臣。出乎意料的是,1月21日,撤销逮捕,他们被释放了。他们被当地电视台报道为“重大网络刑事犯罪团伙”。(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因为言论获罪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重庆彭水县秦中飞用手机编发了一首有关时事的打油诗,结果换来了牢狱之灾。安徽五河县一中的两名教师,因不满上级指定的校长任命考核,编发手机短信给有关领导,遭遇降级、撤职处分,还被拘留、罚款。

因为言论获罪的悲剧一再上演,笔者不禁想问,百姓说话到底犯了哪门子王法?惹得领导如此恼火呢?这不是压制言论、封堵民意吗?真是岂有此理!不让百姓说话,拘留敢说话的人,不仅没有任何民主可言,而且会加深百姓对权力层的怀疑和对立。百姓毕竟不是围着磨盘转圈的驴。

那么,董伟发帖的内容到底算不算诽谤姑且不论,即使真的“诽谤”了县委书记也应该是民事纠纷、自诉案件,由县委书记起诉他们,而不是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拘留、逮捕等方式来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如果官员工作做好了,根本不用担心百姓来“诽谤”。反之,如果贪污腐败、工作失职、“打肿脸充胖子”上面子工程,即使滥用权力去堵百姓的嘴,总有被舆论口水淹没的那一天。

讽喻社会现实的网络言论、短信、民谣之类,并非空穴来风,往往多被百姓言中了。安徽贪官王怀忠出事前,当地就流传“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抓住王怀忠”的民谣。王怀忠垮台以后,民间又流传“腐败坏种(怀忠)没跑掉,迟早抓住王昭耀”的民谣。权倾一时的王怀忠、王昭耀,不是在百姓的“诽谤”中倒台了吗?沸沸扬扬的彭水诗案,县委书记不是被撤职了吗?

(原载2007年12月21日《羊城晚报》)

政改指向权力过分集中

●杨琳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和不受约束的重要手段。我国近30年来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一向持积极、慎重、有序的态度。表现在具体方式上,即是广泛的基层试点。据悉,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所有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推直选等,均在县(市)或以下进行过试点。

与此同时,最近几年,我国政改的发力点逐渐上移。如对党内民主,中央在建立起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后,十七大又进一步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扩大政治局委员预备人选的范围,且媒体对此作了公开报道。这表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呈现“上下呼应”的新态势。

对政改的另一个促进,在于保持较为宽松的舆论环境。十六大以来,对政治建设的讨论更加充分,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各种不同思想观点的表达和争论。对此,党的决策层采取了相当宽容的态度。王贵秀教授认为,这对发展政治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专家普遍指出,随着十七大报告所说“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贯彻落实,自由宽松、民主讨论的环境定将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

专家们注意到,十七大前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乃至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将“权力过分集中和不受约束”作为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摘自《望》2007年第51期)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