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就义八十周年祭

2008-05-15 作者: 汤益民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8年第5期 夏明翰就义八十周年祭 作者:汤益民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在英勇就义前留下的。夏明翰是我党早期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80年前,他留下的这首就义诗,是他大无畏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夏明翰,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和家组人。1900年农历八月初一日,夏明翰出生在他父亲任知县的湖北省秭归县。夏明翰有四个兄弟和四个姐妹,他排行第三。夏明翰的童年是跟随祖父、祖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过的。夏明翰12岁时,全家回到湖南衡阳,由他祖父高价租住在今衡阳市湘江东岸一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里。

当时的夏家,书香门第,世代为官。祖父夏时济是清光绪壬辰(1892年)科进士,曾任京官。外祖父陈嘉言曾中进士,任过翰林院编修。夏明翰的父亲夏绍范,衡阳县学优增生,以优贡入仕,1901年钦加三品衔,任州、县一级官吏凡13年,清廉正直。他1903年,东渡日本,考察政务,思想开明,拥护变法维新,向往科学民主,参加了伟大的辛亥革命,1914年不幸因病壮年(终年45岁)早逝。夏明翰的母亲陈云凤,能诗善文,武艺高强,1922年当选为衡阳县参议员,成为衡阳县历史上第一个参政的女性,不仅是才女,也是巾帼英杰。她支持儿女们冲破封建传统网络,让儿女们自己选择人生之路。夏明翰在开明慈爱的父母身边长大,童年、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善良、刚强、自立、向上的优良品质和性格,养成了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他不以“夏府少爷”自居,经常做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扫地、挑水等等。

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校址在今衡阳江东区湖北路)机械科第一班。他满怀“工业救国”的理想来这里学习,但目睹军阀统治下的黑暗政治和民不聊生的景象,心中充满愤懑情绪,组织了革命团体“砂子会”,并用诗歌和绘画,揭露军阀卖国贼的丑恶嘴脸,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一次,同学们在一起作画,夏明翰铺开一张纸,挥动画笔,几笔便勾出一个凸眼阔嘴,长臂矮身,身着军服,佩着短剑的奇形怪状的人跪在地上,高托一个装有“大好河山”的盘子,向一只黑手送去。同学们不解其意,他挥毫写出一首讽刺诗:“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拍马吹牛,手长能多捞名利,身矮好屈膝磕头。”标题“军阀形象”。这一张诗画把军阀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同学们不由得一起放声哈哈大笑。他同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址在衡阳江东岸晏家坪)学生蒋先云等组织“衡社”、“湘滨诗画社”等进步团体,以诗歌漫画揭露军阀政客的丑恶嘴脸,成为学生运动的带头人。

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衡阳后,夏明翰、蒋先云等联络教育界和工商界,以衡(阳)、耒(阳)、郴(州)、桂(阳)各界人民名义通电全国,声援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他带领一个演讲团,经常到各地演讲宣传。他们的演讲宣传,常常是“讲者声泪俱下,听者掩面而泣”。6月17日,湖南学生联合会在衡阳成立,夏明翰当选为湘南学联第二任总干事,主编和发行《湘南学生联合会周刊》。

在查禁日货的斗争中,夏明翰首先发动自己的弟妹夏明震、夏明霹、夏明衡等,把祖父藏在夹墙中的日货都搜出来烧掉;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商同各界人士,到各处清查日货,并把查到的日货,特别是那些大奸商的日货,集中到湘江边的空坪上,举行声势浩大的焚烧日货大会,用纸捻点火,把日货付之一炬。当时称火柴为“洋火”,故点火不用火柴,而用纸捻。

夏明翰这些活动,触怒了一些富商绅士,他们纷纷要求夏明翰的祖父对夏明翰严加管束。为此,夏明翰被爷爷关到一间小屋里。爷爷声称:夏明翰一日不悔过,一日不准见天日,如果再不老实,就把他沉潭。后来,夏明翰在母亲和弟弟夏明震的帮助下,破窗跳出,然后砍倒后院的一棵桂树——这棵树被爷爷看成是象征官运亨通、家庭兴旺的宝树。从此,他离开了夏府,再也没有回来,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920年秋,在何叔衡的帮助下,夏明翰来到长沙,认识了毛泽东,先后在通俗报馆、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处工作,并进入毛泽东等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兼任《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的编辑。1921年,夏明翰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2年9月,夏明翰任湖南自修大学补习学校教务主任。10月8日,夏明翰发动了长沙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1923年长沙发生日本水兵枪杀中国工人、学生的“六一”惨案,夏明翰与郭亮以“外交后援会”名义在省教育会坪召开了有6万人参加的抗议大会。因此,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不仅通缉夏明翰等人,还于1923年11月,以自修大学及其补习学校“所倡学说不正,有碍治安”为借口,查封了湖南自修大学及其补习学校。中共湖南省委为掩护革命活动的开展,遂在长沙创立一所正规中学——湘江中学,校长何叔衡、夏明翰名义上任数学教员,实际上任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干事长和《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周刊》第一编辑。

1924年,夏明翰担任了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他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1925年,夏明翰又兼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长沙地委书记。他很注意农运干部的培养,在各县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县、区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农运骨干。他还选送了一批革命青年到广州“农讲所”学习。为了加强基层的农运工作,他动员自己的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回家乡衡阳县开展农民运动,使衡阳县农民运动很快蓬勃地开展起来。

1926年农历二月初四日,夏明翰与长沙湘绣女工郑家钧结婚。郑家钧心地善良,性格文静,但又非常正直坚强,敢作敢为。她非常钦佩夏明翰的学识和胆略。在这一对新婚夫妇的房里,仅摆着一张床、一张方桌和几条长板凳。这天,李维汉、何叔衡、谢觉哉等同志前来道贺,他们在帐帘两边挂一副别出心裁的描绘他俩至诚相爱的对联:“世上唯有家钧好,天下只有明翰强”。这是因为夏明翰平日提到家钧时,总是连声说:“家钧好,家钧好”的缘故。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工人代表大会联合召开,会议由夏明翰和郭亮共同主持,请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到会指导。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夏明翰陪同毛泽东,步行1400多里,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五个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并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文书起草等工作。同年2月,夏明翰接到毛泽东的信,到武汉担任了全国农民协会的秘书,兼任毛泽东的秘书和毛泽东举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秘书,并在农讲所授课。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夏明翰怀着满腔悲愤的心情,挥笔写下了“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的短诗以明志。夏明翰遂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第二次北伐的革命军,在邓演达主持的政治部里任宣传部长,并随军开到了河南前线。

1927年6月,党又将夏明翰调回湖南工作,继续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这时中共已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做好党的工作,夏明翰夫妇不得不经常变动住宿地点。在同年的七、八两个月中,他们先后搬迁住房十几处。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从武汉赶回湖南。8月16日,夏明翰参加了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秋收起义计划的沈家大屋湖南新省委会议。在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中,夏明翰主要负责联络工作,他经常装扮成农民、商人,向党的基层组织宣传、组织秋收起义。他还鼓励自己的亲人,参加武装斗争的行列,征得党组织的同意,他派七弟夏明霹到衡阳,五弟夏明震到郴州,四妹夏明衡到衡山,组织领导起义。后来,他的这三个弟妹均在起义中先后英勇牺牲。

10月,中共湖南省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他又组织了平江、浏阳暴动。

1928年初,党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参加省委领导工作。3月18日,由于叛徒告密,夏明翰不幸在武汉被捕。当时,敌人以为这个共产党要人的住处一定会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到他住处搜查,结果仅仅找到一只手电筒、一块怀表和一副近视眼镜。

夏明翰被捕后,只两天就遇害了。在狱中,他同审讯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敌人假惺惺地劝夏明翰不要固执,要他为自己年轻的生命、贤慧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三思。他放声大笑,回答说:“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的了。”他在狱中受尽酷刑,但未向敌人透露半点党的秘密。他用半截铅笔,分别给母亲、大姐和妻子写了三封遗书。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写道:“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在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夏明翰的女儿)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我志,誓将真理传人寰!”郑家钧没有辜负丈夫对她的期望,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她对革命毫不动摇,为革命做了很多工作。解放后,她也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不向党和国家要求照顾。她逝世前,还在遗嘱中写道:“死后不收圈,不收祭帐,不要浪费国家一分钱。”

1928年3月20日清晨,武汉上空乌云密布,烟雨,江风阵阵,敌人押着夏明翰来到汉口余记里刑场。面对敌人的枪口,夏明翰昂然而立。敌人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夏明翰大声说:“有,拿纸笔来!”他用带着镣铐的手,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一张雪白的纸上,写下了本文开头所述的四句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责任编辑 吴 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