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The Forbidden Zone) 2009-08-05 作者: 爱德布克 智识 原文 #智识 的其它文章 禁区(The Forbidden Zone) By: 爱德布克 . 2009-8-5. 6,966 《纽约客》 2009年7月20日 作者: EVAN OSNOS 译者: 方可成 译者按:这是7月20日出版的《纽约客》上写胡舒立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毕业于哈佛大学,驻扎在中国的美国记者Evan Osnos。和《纽约客》的其他文章一样,这一篇也非常长。我将分几次译出,与大家分享。如果翻译有不准确的地方,也请大家不吝指出。谨以翻译此文表达对胡舒立的敬意,文章版权归《纽约客》及作者所有,若要转载,请注意版权问题并请注明作者、译者。 禁区 (1) , (2) , (3) 英文原文在 这里 ,需要注册。 1 Comment SM · 2009-8-5 Reply 斗争技巧永远是重要的: 四川地震一周年之后不久的一个6月下午,我在胡舒立的办公室里问她:为什么其他媒体因为报道校舍坍塌而被处罚了,但《财经》没有?“我们从不用非常感性或者不正式的语言说话,比如‘你说谎了’,”她说,“我们尽力分析体制,谈论一个好的设想或愿景为什么无法变为现实。” 值得所有记者借鉴。当然,还有关键的: 我问程益中:为什么胡舒立的遭遇如此不同?他说,《财经》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这将它置于低级官僚的势力范围之外。但他同时指出了差别所在:他的报道旨在从根本上消减警察的权力,而《财经》的关注点则是提升政府的工作。“《财经》的话题没有影响到根本的统治体制,因此它相对安全,”他补充说,“我不是在批评胡舒立,但《财经》在某些方面是在为一个更具权力或一个相对更好的利益集团服务。” Leave a Repl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智识 的其它文章 --最新- -最早-- 2009-08-15 苏力:《波斯纳文丛》总译序 2009-08-14 王蒙:赵本山的“文化革命” 2009-08-02 《代码》Code 2.0 中译本出版 2009-07-26 里尔克:秋日 前一篇:《代码》Code 2.0 中译本出版 後一篇:为什么俺推荐 Python[0]:概述 后 前 左 右
禁区(The Forbidden Zone) By: 爱德布克 . 2009-8-5. 6,966 《纽约客》 2009年7月20日 作者: EVAN OSNOS 译者: 方可成 译者按:这是7月20日出版的《纽约客》上写胡舒立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毕业于哈佛大学,驻扎在中国的美国记者Evan Osnos。和《纽约客》的其他文章一样,这一篇也非常长。我将分几次译出,与大家分享。如果翻译有不准确的地方,也请大家不吝指出。谨以翻译此文表达对胡舒立的敬意,文章版权归《纽约客》及作者所有,若要转载,请注意版权问题并请注明作者、译者。 禁区 (1) , (2) , (3) 英文原文在 这里 ,需要注册。 1 Comment SM · 2009-8-5 Reply 斗争技巧永远是重要的: 四川地震一周年之后不久的一个6月下午,我在胡舒立的办公室里问她:为什么其他媒体因为报道校舍坍塌而被处罚了,但《财经》没有?“我们从不用非常感性或者不正式的语言说话,比如‘你说谎了’,”她说,“我们尽力分析体制,谈论一个好的设想或愿景为什么无法变为现实。” 值得所有记者借鉴。当然,还有关键的: 我问程益中:为什么胡舒立的遭遇如此不同?他说,《财经》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这将它置于低级官僚的势力范围之外。但他同时指出了差别所在:他的报道旨在从根本上消减警察的权力,而《财经》的关注点则是提升政府的工作。“《财经》的话题没有影响到根本的统治体制,因此它相对安全,”他补充说,“我不是在批评胡舒立,但《财经》在某些方面是在为一个更具权力或一个相对更好的利益集团服务。” Leave a Reply
斗争技巧永远是重要的:
值得所有记者借鉴。当然,还有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