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民:醉心梦语(三十五)高楼万丈平地倒

2009-11-24 作者: 海伦民 原文 #智识 的其它文章
海伦民:醉心梦语(三十五)高楼万丈平地倒

海伦民:醉心梦语(三十五)高楼万丈平地倒

记得有一首红歌的一句歌词是“高楼万丈平地起”。窑洞里有这种理想,确实有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概。在红区窑洞时代,高楼万丈,直接使人联想到当时的上海滩。

一.49年后,上海几十年面貌依旧,只有一些保留下来的洋建筑虽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其他地方到处是破旧的楼房,拥挤的弄堂。上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目睹上海的破败景观,感慨不已。据说当时的香港到处高楼万丈拔地起,美元港币落玉盘。90年代后,上海才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几日一高楼,五年一变样。

二.近年来,关于上海的新闻很多,随着政要陈良宇的倒台,09年6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在建13层高楼,整体訇然倒塌。当然,这两者没有任何联系,楼倒桥塌的事件屡见不鲜,其本身的新闻价值不大。笔者的兴趣在于这个事件引发的相关思考。

三.要说这楼体不结实,那是冤枉了设计和施工者,因为楼体倒地后,仍然团结一致,没有分裂。上海“楼倒倒”与近日曝光的重庆“楼脆脆”不同,前者倒而不脆,后者脆而不倒,两者要想分出个仲伯来,实在不易。换言之,它们根本就不可比。当然,最近烟台汽车东站的“楼垮垮”属于另类。

四.在建的高楼平地倒塌毕竟算个事故,人们免不了议论纷纷,并要求追查原因和责任。原因发生在结果之前,但总是结果的产物,没有后果就根本无所谓原因。对于结果,回头给个说法,那也倒容易,例如当年饿死人那么多人,就说是自然灾害惹的祸,也就得到理解了。至于倒楼责任,总得找几个替罪羊,否则难以平息民怨。有人怀疑,这事件可能涉及公权力的腐败,但这类议论只要挺过一段时间,也就风平浪静。人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向更具轰动效应的事件。

五. 然而,倒塌楼房的买主看着自己的楼房长大,没等入住,生活蓝图就化为泡影,自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重新买房,房价已然飞涨,多少赔偿才能弥补自己的损失?楼倒倒的姊妹楼虽然保持立正姿势,但房买主也难免担心:他妈是否也会随时卧倒?当然,市政为了安抚民心和平息舆论,会尽量让他们满意,反正纳税人的钱随便用,这一小撮房户还摆不平?

六. 据说当代政权的合法性在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指标在于鸡的屁,拉动鸡的屁关键在于基建,基建的核心在于房地产。在房地产业,政府、银行和开发商合作得天衣无缝,如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开发商要拿到项目,必须不惜巨资运作攻关,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当然计入房价。承包商经过几次辗转层层拔毛,楼房承建商要想赚大钱,就必定在偷工减料上下功夫,于是,倒倒和脆脆们就如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七. 经济危机以来,房地产市场一度疲软。6月的北京,忽然拍出一个40亿元的心地王,南京也不甘落伍,一天拍出三个“地王”,而三个月来全国拍出10个“地王”。等待和观望的购房人这下子全傻眼了,赶紧排队抢房;普通工薪阶层则陷入了绝望,一个司局级高官都说,自己的工资无力支付目前的房价。据说政府、银行和开发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谁让你们贱,买涨不买落!许多新地王都是国企,有银行做后盾,私人地产大鳄都在竞拍中败下阵来。据说近几个月经济回暖,鸡的屁在猛增。有人暗中微笑,更多的人捶胸顿足,甚至咬牙切齿。

八. 有位地王一不留神泄漏了天机:楼房是为富人盖的。这话虽然显得冷酷,却是实情。对于市民来说,住房之重要,如同土地之于农民。当年没有土地的农民,在绝望中操起镰刀和斧头,打土豪,分天地;现今住不起房的市民,是否会抓起砖头和钢筋,愤怒地倒地王,分楼房?这种担心也许并非杞人忧天。

九. 鉴于种种担忧,有人建议再次进行房改,房地产由政府统一开发和出售。但经历过计划分房时代人,都知道政府垄断和配置资源的无效率与不公平,武汉经适房6连号的丑闻,为这种模式蒙上了新的阴影。

十. 有好事者,曾经把的“楼倒倒”现场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更大胆的创意是让“楼倒倒”列入世博会。当然,倒掉的雷峰塔早已重建,楼倒倒自然还会在“起来”的雄壮国歌和国际歌声中重新站起来,而它的这段经历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

11月7日

海伦民:醉心梦语

Leave a Repl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