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民:醉心梦语(四十)潜伏:办公室政治学?

2009-12-05 作者: 海伦民 原文 #智识 的其它文章
海伦民:醉心梦语(四十)潜伏:办公室政治学?

海伦民:醉心梦语(四十)潜伏:办公室政治学?

一位朋友向我力荐《潜伏》电视剧,并送给我一套潜伏的DVD。我虽然几乎不看电视剧,但盛情难却,便每晚潜伏几集。一旦开头,兴趣还真的潜伏进去了。

一.故事说的是一个女游击队长与男特工假扮夫妻的曲折经历。当然,如用“女游击队长勾引男特工”之类的题目,虽然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毕竟有些不雅。“潜剧”一些情节显然经不起推敲,例如无论出现了怎样的紧急情况,中共地下领导也不至于如此冒险,匆忙派遣一位粗糙冒失的女游击队长,去做事关大局的地下工作。不过,观众不久就把这些疑问忘在脑后,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编导设定的诱惑逻辑:扮演假夫妻的孤男寡女,究竟会发生什么?实际上,“潜剧”可以看作《刑场上的婚礼》的另一个版本。在那个故事中,陈铁军和周文雍假扮夫妻从事地下工作。他们虽然产生真情,但迫于严酷的现实,无暇顾及男女之爱,只能在刑场上用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那个感人的故事虽然浪漫中透出庄严和崇高,但观众看了毕竟存有些许遗憾。“潜剧”通过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填补了这种缺憾。可见编导对观众的心理把脉确实很准。

二.在男女情感上,通常都是男人主动。然而“潜剧”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女游击队长主动进攻,而男特工保持矜持和理性。这样一来,剧情就好看了:观众非要看看那烈火怎么点着,那干柴怎么点不着。当然,为了不让观众失望,干柴不能始终点不着,但也不能烧成一团火、一堆炭。到了故事末尾,干柴烈火烧上一把,戛然而知,可谓恰到好处。常言道,美味不可多贪。

三.如果故事就限于孤男寡女的打情骂俏或欲亲不敢,欲罢不能,那就显得缺乏思想深度,甚至会蜕化成“红瓶梅”。于是,军统天津站的明争暗斗才是故事的主线,埋下的包袱是,国共特工在一个办公室里会发生什么。男女同住的性别潜伏是一重结构,国共同站的潜伏是另一重结构,这种双重结构使得“潜剧”显得立体化和复杂化。站里的骨干人员不多,但各揣心腹,各怀城府,一方面是国共特工之间的博弈,另一方面是国民党特工之间的内斗。办公室里云翻雨覆,波诡云谲,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时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每个人都施展六韬三略,把厚黑学运用得炉火纯青。许多国人看后感同身受,竟认为这是对中国办公室政治的活写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实是真正的舞台,生活是真实的戏剧。虚拟的历史只有反映现实,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那个谢瑞林让人联想到现实中唯利是图的红顶商人?那个吴站长名言,“当官不就是为了这些真金白银吗”,不正道出了许多贪官的心声?

四. 孙红雷演把角色拿捏得很准确,引而不发,藏而不露,不仅暗合“潜伏”的意蕴,且深得麦克卢汉关于电视乃“冷媒介”的真谛。只是编导对这个角色的设定过于神奇了,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他的对手们显得过于拙笨,连一般反特工的技巧都不会用或用不好。当然,不这样设定,余则成提前露馅,剧情就不会连续那么多集,剧组的收入也大大减少,观众也会感到不过瘾。

五.“潜剧”结尾没有落入“胜利大团圆”的套路,而是留下了许多疑问。女游击队长归队收到了隔离审查,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许多特务、间谍都是双料的,女游击队长的上级自然深明这种玄机。余则成本来就有黑底,既然能够弃国投共,谁能保证没有不再弃共投国?一些民国革命英雄和早期共运领袖,后来竟蜕变成汉奸。因此,解放后,余则成被派遣到香港继续潜伏。这样的结局显得有些残酷,却更符合现实逻辑。历史上,脚踏两只船者大都没有好下场。

六.我们潜伏在贾雨村,过着真士瘾,把玩宝玉。我们潜伏在周公馆,趁着西江月,偷走小乔。我们潜伏在梁山水泊,打下祝家庄,专等招安。我们潜伏她的肚子,不交出扇子,就翻跟头。我们潜伏在八卦阵,放过中发白,自模老千。我们潜伏在办公室,夹着小尾巴,就等那天……。诌几句《潜伏之歌》,算是结尾。

11月10日

海伦民:醉心梦语

Leave a Repl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