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产能过剩

2009-12-18 作者: 卢锋 原文 #天则双周论坛 的其它文章

治理产能过剩

时 间: 2009-12-18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卢锋

主持人: 张曙光

评议人: 张汉亚 宁向东 郑超愚 赵京兴 周景彤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实录

张曙光:
今天是天则经济研究所第400次学术报告会,我们有幸请到卢锋教授为我们就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做演讲。下面有请卢锋教授。
卢锋:
产能闲置超出合理界限就导致了我们常说的"产能过剩",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经常发生的现象。我国上世纪90年代告别短缺经济后开始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市场竞争度提升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控制污染、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诉求相互作用,使得产能过剩在我国表现形态更为复杂。近十来年,我国多次集中治理产能过剩,目前,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也正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今天很荣幸能来到天则经济研究所,将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我首先介绍一下基本的概念关系和几次治理的概况,然后对存在的若干问题跟大家进行讨论。
对广泛使用的产能过剩概念给出一个适当定义并非易事。产能过剩以特定产品和部门为对象,应属微观经济现象,然而在微观经济学标准理论基础上定义这一概念存在困难。经验研究通常采用就事论事(ad hoc)方式,提出某种工作性定义作为概念依据。根据这一理解,我们把产能过剩定义为主要发生在工业部门的闲置富余产能超过某种合理界限的现象,通常伴随价格下降和利润减少以至持续亏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对象是"工业部门"。服务业和农业的能力配置及其与产量或需求关系通常不适用产能过剩等概念。此外,宏观总量分析时,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也不称作"总产能过剩",而称为"总需求不足"。在宏观总量大体均衡的前提下,产能过剩部门与产能不足行业可能同时存在,因而产能过剩本质上是部门性和微观性问题,而不是总量性与宏观性问题。
另外,一定程度的产能闲置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具有积极功能。例如,一定程度闲置产能有助于调节和平滑需求波动,发挥类似于合理库存的调节功能;一定程度的产能闲置剩余,作为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一个因素,还可以推动优胜劣汰、提升消费者福利;在宏观总量周期变动过程中,库存调整也需要通过产能闲置程度变动加以实现,产能闲置率变动从而发挥了蓄水池的功能。
区分适当产能闲置和产能过剩的关键就在于"合理界限"的认定。这也是产能过剩定义的一个实质困难,即缺乏普适性的"黄金分割率"标准。因此,需要在逻辑分析和经验研究基础上,通过适当观察指标加以区分和识别。我们在研究当中采用的是两阶段识别方法:首先,静态产能的利用率偏低是识别的必要条件;然后,再结合价格走势、财务盈亏、需求增长等方面情况,对是否存在产能过剩进行严格的综合考察。
下图是对不同区段产能利用和闲置率的初步分类。产能利用率以左端为零右端为100,闲置率则相反。总共有八个性质不同区间:产能力用率30%以下即闲置率70%以上为产能极度过剩,利用率在30%-60%之间为产能严重过剩,60%-75%为显著过剩,75-80%为轻度过剩,80-85为基本适度,85-90%产能显著不足,90-95为严重不足,95%以上为产能瓶颈状态。

点击: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