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历史本来面目

2010-02-15 作者: 杨 军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10年第2期 还历史本来面目 杨 军 ]

《炎黄春秋》编辑部:

我是一名基层离退休人员,今年82岁了。最近看了《炎黄春秋》2009年11月号《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和2010年1月号《对(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一文的批评》、《刘少奇是被迫害致死的》等文章,感触颇深。愿借贵刊一角,谈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首先我认为,贵刊编辑部把不同观点、不同论据的文章,原汁原味地摆在读者面前,不仅是尊重作者,而且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兼听则明。读者自会去比较、思考,从而把问题引向深入。何况编辑对文章的论据也不可能一一去查核,只能由作者“文责自负”。所以,我以一名读者的身份,肯定编辑部的这一做法,期望有这方面的文章继续问世

其次要说明的,我虽不是刘少奇专案高层知情人员,也不是接触到刘少奇去世前后的有关监管、医护、运输等工作人员,不可能写出关于刘少奇之死的有分量的文章。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又亲身经历过文革,从关心国家大事的角度出发,有权利和义务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来龙去脉提出质疑。我赞同《炎黄春秋》2009年第12期上《不该忽略的大事》一文的观点,建国60周年历程,应该全面回顾。伟大光荣正确的光明一面,固然应该大书特书,错误过失的阴暗一面,也应该秉笔直言。否则,共和国史中缺了文革十年,岂不成为不完整、不连贯的“断代史”吗?堂堂国家主席,以“莫须有”罪名,突然成为阶下囚,含冤而死,能说不算一件大事吗?

刘少奇之死,已有平反结论,似乎不必再翻旧账,但很多细节,尚有待厘清。例如:对生命垂危的刘少奇在抢救中是善待。还是虐待?有没有大小便在病床上,不给换洗衬裤?刘去世后火化,为何要用“刘卫黄”之名?医疗救治中的干预。是谁在指使?等等。这些疑点的澄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深刻地知道“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重要。我诚恳地希望,凡是接触过刘少奇冤案的有关人员和刘少奇亲属,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讲实话,让广大读者了解真相。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全党提倡独立思考、敢讲真话的精神,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我衷心祝愿,贵刊在改革大潮中脱颖而出。独具时代特色,继往开来,成为敢讲真话,敢讲心里话的广大民众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在党和国家复兴之路的跋涉中,迎风飘扬,永不褪色。

写于2010年元月12日

南京读者 杨军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