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民:醉心梦语(四十六)“大江大海”是常态

2011-01-11 作者: 海伦民 原文 #智识 的其它文章
海伦民:醉心梦语(四十六)“大江大海”是常态

海伦民:醉心梦语(四十六)“大江大海”是常态

听说“小龙女”的新作《大江大海:1949》颇有新意,与同事闲聊偶尔提起此书,没有多久,他就从台湾把这本书带回来,并慷慨相送。一口气读完,掩卷而思,始则心潮起伏,感慨不已,继而转入了平静甚至麻木,觉得她写的实在是家常便饭,历史和现实都不过如此。

一.日本人投降,中国出现了和平的希望,然而国共开战,一打就打了三年,战场上是血肉横飞,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后方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小龙女”对中国人的自相残杀,深感惋惜和不解,但她哪里知道,这才是历史的常态。秦末项羽和刘邦联手反秦,推翻了秦朝,两家就打起来了,打的时间比现在还长。一个家庭也是这样,有外人欺负时,共同对外,没有外人欺负时,兄弟之间就个个乌眼鸡似的,明争暗斗,整个一个小宫廷。

二.常言道,钱到赌场不是钱,人在战场不是人。据“小龙女”考证,长春围困期间饿死人达30万!人们很快就遗忘了这些死难者,而相比之下,南京大屠杀的30万死难者毕竟还有人悼念,作者对此感到不平。然而她没有想到,死在外国人屠刀下和死在同胞的枪炮中毕竟性质不同。如果说大规模杀人的行为都是丑行,后者至少属于家丑,家丑不可外扬。史书记载,白起把赵国的降兵四十余万活埋,而项羽把把俘获的20余万秦兵也给活埋了,活埋的古代说法是“坑杀”,现代说法是消灭有生力量。据说埋秦卒的地方沙化了,尸体没有腐烂,后来化成了兵马俑,挖出了中国式木乃伊,成为中国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战场上,生命的死伤不过是个数字,胜利者作为战绩,还可给死者立个纪念碑,而失败者则作为教训,或称胜败乃兵家常事。

三.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在长春读书时,还听人常常讲起当年围城中挨饿的情景,说是一个窝头可以换一块金条,两个馒头可以领走一个黄花姑娘。记得人们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有人喃喃自语,赶上那年头,自己有几个窝头和馒头那多好!记得在文革期间,我们村的一个光棍,用200斤全国粮票就从四川领回一个姑娘当老婆,但那年月,200斤全国粮票可不是好攒的。要说饿死人,战争期间饿死30万也许算不了什么,在和平后的所谓“自然灾害”期间,据说饿死3000万!这数字可能有夸大的成分,我们不妨打个一折,就是300万,那也一个一个血肉之躯。如果说这也是民间的说法,官方为何不把准确的数字公布出来?

四. 四平战役之惨烈,在东北广为流传,说是战后下雨,地上的流的是红水,真正的血流成河!我的二伯父就牺牲在那场战役中,家里人从来没有见到尸骨。作为失去儿子的母亲,我奶奶的痛苦可以说是撕心裂肺。当年村里放的电影多是战争片,我奶奶说就不能看这种片子,而我们却对战争片十分兴奋,村里要放电影,总是过年似的,奔走相告,看到那写厮杀肉搏的场面感到很过瘾,不时还模仿几下。每年春节时村里拥军优属,给家里送几近肉,我奶奶看到那肉就默默落泪,从来不吃用这种肉做成的菜,而我们却高兴地狼吞虎咽。回头想想,自己当年是多么不懂事。后来乘车每次途径四平,心里就咯噔一下,但从来也没有勇气下车,去寻访二伯父的足迹和遗魂。逃避不仅是一种怯懦,也是一种冷漠。

五. “小龙女”感叹战争期间个人的命运如风中残叶,涛里流沙。其实,和平时期人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在穷乡僻壤,吃饭喝水都成问题,幸运考上大学并倾家荡产读完大学生,也会成为流落在唐家岭的蚁族。生在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如果家庭背景是高官和款爷,那命运就大不相同,唱红漂皇交黑吃绿,屁颠屁颠的。对于这种不平,无奈的说是命,不服的说是不公,得势的说是发展的代价,看破的说这是政治弱肉强食。“太多的债务,没有理清;太多的恩情,没有回报;太多的伤口,没有癒合;太多的亏欠,没有补偿……没有一声‘对不起’”。看来“小龙女”实在是心太软,不懂得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如果说政治是战争的继续,那么其真谛就是一个“狠”字。

六. 历史是英雄的历史,一旦成王称霸,就有人树碑立传。作为源代码,不准解码,作为正统之尊,是不能被颠覆的。因此,《达·芬奇密码》就犯了大忌,而把中正纪念堂改为民主纪念馆很难成功,国民党掌权就改回去。所以,无论为王为寇,关键要做大,个人杀人是犯罪,族群杀人叫除恶祛邪,黑社会杀人叫清理门户,国家杀人叫执行死刑。“小龙女”不写大历史而写小历史,不歌颂大人物而悲悯小人物,已经是犯忌了。

2009年12月20日

海伦民:醉心梦语

Leave a Repl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