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内在矛盾
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内在矛盾
#政党 #欧洲 #歧视 #现代化 #理论
□“政见”观察员 汪吕杰
中国的发展方式是否是全新的?这种发展方式能够实现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是否又适合中国?
当我们还只是对“四个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此类政治语言还停留在耳熟能详和被动接受的阶段时,英国学者 伊莲娜·芭拉班泽娃博士 (Elena Barabantsew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在新近发表的论文 “另一种方式的追求?中国官方发展理论的现代化陷阱” ( “In Pursuit of an Alternative Model? The Modernisation Trap in China’s Official Development Discourse”, East Asia, DOI:10.1007/s12140-011-9158-8 ) 中已经开始这这些发展理论和中国的现代化进行梳理和反思。这篇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官方的现代化理论以及它的两个表现。
芭拉班泽娃博士首先将邓小平重申的“四个现代化”界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并将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界定为邓小平理论的后续发展。当中国的政界和学界试图以这些理论指导并合法化他们所领导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极力强调这些理论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时, 芭拉班泽娃博士着重发现了这些理论所包含的矛盾。
第一,中国共产党现在虽然已然放弃了马克思式的阶级斗争理论,但依然沿袭着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线性的发展方式,而这种以科学为武装的发展方式却是根植于西方的历史,但在西方已备受质疑,甚至被证明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平等。
第二,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中国的政界和学界如今致力于从中国古代智慧中寻找积极的因素,例如儒家的“和”的观念和“人本”思想。但这些因素与现代化理论所标榜的科学和理性却存在着某种不可克服的冲突。孔子像从天安门广场被搬离正是这一矛盾的展现。
中国目前的现代化理论通过两种现象被集中展现,其一,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现代化报告》;其二,2009年的国庆大游行。
芭拉班泽娃博士认为,《中国现代化报告》正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的集中体现,却也同时完全揭示了这一理论的潜在弊端。《中国现代化报告》以长江流域为例,暗示着中国的发展将遵循着“大江东去”的态势,从上游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过渡到下游三角洲地区先进的都市生活。 芭拉班泽娃博士直指这一比喻所潜在的对中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歧视,并认为中国社会目前这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将是中国与世界的对立,东部与西部的对立,城市与农村的对立,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对立。
不同于很多国外学者重点关注于09年国庆阅兵以充实他们的“中国威胁论”, 芭拉班泽娃博士更多地着眼于更能代表大众的大游行。但是她发现,中国政府通过对游行方阵的组织,标语口号的选择,也在“无意”中宣传着她所认为的这种“线性”而单一的现代化发展理论,也在有意无意中宣传着中国单一的“美好”未来。
最后,芭拉班泽娃博士总结说这种线性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所谓“中国特色”,而是在西方历史曾经出现过,并被质疑的一种理论,而非客观真理,因为这种单一的方式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某些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尊严和基本权利,而这必然带来社会的不平等。只有当我们中国人以更加平等和开放的心态去对待社会中的每个群体,而不是滥用手中的话语权,中国或许能获得更为美好的未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