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选举:政治信任是公众参与的前提
基层选举:政治信任是公众参与的前提
#中国大陆 #政治参与 #治理 #选举
□“政见”观察员 王磬
中国县乡两级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近期的时政热点。这是选举法修改后的第一次选举实践,政府通过城乡同比、结构优化等举措,试图扩大公民的参与程度。
不过,公民的政治参与还与很多其他因素有关。在 《政治信任与公共参与——宗族政治视阈下的农民政治信任》 一文中,大陆学者 邱国良 选取了中部某省四个大姓家族及二十个小姓家族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了“政治信任”与“公众参与”在中国农村呈现出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政治信任与公共参与之间呈现正相关,即公众对政府越信任,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反之,积极性越低。
有趣的是,这种“正相关”与西方恰恰相反。作者表示,“在西方民主制国家,政治信任的下降并不必然导致公共参与程度的下降”。他援引了Hetherington在1999年所做的研究,指出“政治信任下降和投票率下降之间并无关联性,只是与投票选择(即政治支持)具有关联性,即在两党竞争中,政治不信任的投票者支持在野党的竞选者。”
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作者认为原因在于体制环境的不同。西方国家由于实行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尽管民众对政府不信任,但并不会必然导致对整个政治系统的不信任。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中,投票是具有选择权和决定权的,因此民众可以直接影响到政府的重组,进而恢复对政治系统的信任感。
然而在中国大陆,由于政党与政府的一体化,“对政府的不信任将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政治系统已发生某种危机”,民众对于通过投票选举优化政府并无信心,因此会导致公众参与程度的降低。
在这项实证研究中,作者还区分了大姓家族和小姓家族,并调查了它们对不同层级政府的信任程度。
在对高层政府的信任方面,大姓和小姓家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小姓家族比大姓家族对基层政府的评价更为积极,亦即信任程度更高。例如,在回答“村里是否会重视群众意见?”时,小姓家族和大姓家族认为村里“重视群众意见”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61.2% 和46.1%,两者相差约15个百分点。
作者认为,这与大姓家族曾在改革史上长期遭受政府敌视与不公正待遇有关,也深远地影响了大姓家族的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例如,47%的大姓家族受访者表示愿意积极参加村集体事项的讨论,而更为信任政府的小姓家族受访者的这一比例为54.3%,后者比前者高出近7个百分点。
这说明,尽管小姓家族在村庄权力格局中处于边缘化,但由于其对政府和村级组织具有较高信任度,其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这也再次证明了“政治信任”与“公众参与”之间的正相关性。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