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该有新内涵了

2011-12-06 作者: 陈磊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为人民服务”该有新内涵了

“为人民服务”该有新内涵了
“政见”观察员 陈磊 </br>

</br>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口号。自毛泽东时代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之一,曾给中国社会和共产党自身都带来过巨大的影响。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句老口号或许该有些新内涵了。

日本教授桥本逸男最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是日本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曾经担任日本驻中国公使和上海总领馆总领事。他在日中友好协会机构刊物上发表了《变化的中国和“为人民服务”》一文阐释自己的意见。

桥本教授的文章以今年发生在浙江温州的高铁事故引入。他说,事故发生后,受害者家属和当地群众的不满情绪和言论被不断披露出来。在围绕政府的事后应对救援问题上,对立不断加深。虽然事故发生后政府马上全力采取了救援,并在第二天处分了铁路系统的责任官员,但有关政府力图推卸责任、优先恢复通车等不信任的流言层出不穷。

由高铁事故中表现出的民间对政府信任感缺失,桥本教授想起了一位杭州市民对他说过的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既然有了‘为人民服务’这样高尚的宗旨,还会发生腐败事件,不得不说让人十分遗憾。现在时代变了,最高层的领导人虽然还在坚持,但下面的官员很多在实际操作中早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他们中的部分人更多是从个人的经济利益出发,‘一切为人民币服务’,脱离了群众。”

作为一名曾经常驻中国的外交官,桥本教授从与中国打交道以来,就接触到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周恩来生前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种种事迹,这与如今一些官员脱离“为人民服务”的信条蜕化变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认为,“为人民服务”的主体,即官员发生的变化值得关注。

同时,桥本教授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客体,即“人民”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化国家,而根据2010年最新的数据,中国城市化人口已经达到6.6亿,占到了总人口的近一半。显然,越来越多中国人更适应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在这一部分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的目的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养家糊口,而是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和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部分人口,必须采取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否则就会导致类似去年富士康员工连环自杀的震惊社会的事件。

如今也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的说法可以完全抛弃了,但桥本教授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句传承几十年的口号在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心中还有很深的精神寄托。不过,在实际的社会管理操作层面上,经历了30年的变革,社会发展阶段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传统的“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做法可能已经过时,执政者需要结合变化的社会情况探求“为人民服务”的新措施,发展一套对社会经济发展更有利的政治经济体制。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