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者如何应对复杂的中国政治

2011-12-21 作者: 刘岩川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美国研究者如何应对复杂的中国政治

政见” 观察员 刘岩川

希望之后有担忧,担忧之后又有希望。总而言之,中国复杂的现状越发让研究中国政治的美国人看不懂了。从阳光的一面讲,中国早已跨进世界贸易组织,并且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还发射了载人航天器—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实力远胜当年。而与此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严重的环境污染、蔓延的腐败现象、普遍的社会不公等等一系列问题,又把中国推向了火山口。复杂的现实给美国观察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致他们对有关中国的研究常常得出差之千里的结论。

其实,美国对中国的研究从未轻松过。2011年秋天, 布鲁金斯学会发表了学者李成对中国问题研究领域的总结。 据他回忆,过去中国问题研究的最大困难是信息匮乏。以那些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美国研究者为例,在信息几乎隔绝的时代,他们的工作就是做无依据的猜测。但是这种情况在过去十年有了极大的改观,因为外国观察家可以通过许多网上渠道了解中国军事发展的情况,比如军官的生平、进口武器的活力、海军发展的目标等等。

李成说,现在丰富的研究资料来源于网络的兴起、中美的频繁交流和中国内部的信息流通。例如,自从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出版自传以来,著书立传似乎成为了领导层一项心照不宣的惯例。同时,诸如《南方周末》这样的商业化媒体也不时发布对中国领导干部的访谈。在权力圈之外,大批公共知识分子已经学会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一切似乎已经进入良性循环。但李成尖锐地指出,对于美国的中国政治研究领域来说,数量庞大、手到擒来的信息反而阻碍了真知灼见。不少观察者执迷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并且一味描绘一个消极的中国。他们依赖传言和猜测,而不追求可以考证的信息。学者章家敦的那部《中国即将崩溃》就是一个“危言耸听”的案例。另一些人沉浸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不能自拔,因而失去了判断现有制度弊端的眼力。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力地弥补了一党制度的缺陷,使政府的领导地位越发稳固。

悲观也好乐观也罢,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经常做出严重的误判。据李成观察,三十年前最乐观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没能预测到中国后来的发展速度,而且2001年前关注中国能源需求的专家寥寥无几。事实上,中国经济不但实现了飞速增长,其能源需求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因素。还有专家相信,受益于经济发展的中产阶级理所当然地袒护现行制度。但细心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中产阶级不但拥有更清醒的权利意识,而且对官员腐败、环境污染等等问题更加敏感。

近期最让李成担忧的是,有些乐观的美国专家认为,即将到来的中国权力交接会顺利有序地完成。然而,新一轮的交接很可能比上一次更复杂,因为现任的第四代领导人在就位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而即将登台的第五代领导人还需在百姓和同僚面前树立的威信。

研究中国政治的美国学者如果要摆脱误区,就必须摒弃一味地批判和赞扬这两种极端态度。如李成所言,中国社会在不断变化之中,甚至精英领导层的处事规则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美国的观察人员不及时调整心态和视角,他们将无法协助美国政府制定适宜的对华政策。

备注: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资深研究员李成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他的研究聚焦于中国政治领导人的转型和代际更迭。

参考资料: http://www.brookings.edu/articles/2011/1021_china_li.aspx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