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中国经济前途荆棘密布

2012-01-16 作者: 刘岩川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美国学者:中国经济前途荆棘密布

□“政见”观察员 刘岩川

图片来源:REUTERS

</img>

经过政府数个月的努力,中国的通胀势头终于放缓了。与此同时,某些地区的房价也在一系列的调控中出现了回落。在许多人眼中,物价飞涨和房价过高这两条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似乎都已经被有效抑制。但是,新的危机或许正逐渐成型,而真正的经济平衡依然任重道远。

2011年底,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会发表了客座研究员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的分析报告《中国经济:走在一条荆棘密布的轨道上》。他毫不客气地预言:未来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在他看来,控制通胀和房价自然有其必要性,但要想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还需要把目光放在更复杂的经济结构调整上。

众望所归的房价下跌为何引发鲍泰利的忧虑?这位长期研究中国经济的美国学者认为,房地产业的萎靡不但会沉重打击开发商和建筑商,也会殃及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今年1月5日《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似乎印证了鲍泰利的观点:连续四个月的房价下滑不仅影响了房地产业本身,而且大幅压低了装修材料、家具和家电的销售。换言之,如果房地产业持续萎缩,中国经济可能会全面陷入的低迷。

中国领导人并非对房地产业下滑的风险充耳不闻。虽然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一再表明要对房地产进行持续的管控,但他们也意识到房价下降过快会引发更多的经济波动。鲍泰利指出,中国政府很可能会通过两种途径回应房价下降的不良影响。一是逐渐调整限制炒房的行政手段,从而延缓房价下跌的速度。二是加大保障房建设,以弥补商业房地产缩水造成的需求下滑。

在鲍泰利眼中,房地产业只是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风险源之一。要想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还需改变其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美国的经济衰退和欧债危机已经降低了欧美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而中国国内的劳力成本却在不断上升。屋漏偏逢连夜雨,人民币的升值也在挤压中国出口业的命脉。对于中国出口商的困境,鲍泰利提供了极具经济自由主义色彩的建议:只要经济波动是市场规律引导的,政府就必须接收大批出口商破产的现实,并且不需要给失业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以外的支持。

根据鲍泰利的分析,“影子银行”是中国经济面对的另一个风险源。虽然中国在2008年的救市行动中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政府对金融业的管控并未放松。由于人民银行指定的利率过低、银行贷款对象集中在国有企业,急于盈利的银行和许多非金融机构向市场发放了大批理财和信托产品。这些游离于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资金虽然支援了企业发展,但其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鲍泰利建议,中国政府应适当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从而使“影子银行”阳光化。

过分依赖房地产业和出口的中国经济体系已经要走到尽头,而政府对金融业的种种限制促成了非常规信贷活动的兴起。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表明,放任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并不可行。同时,过分的管控不但会威胁增长,也会促进影子银行的发展。寻找一条中庸之道困难重重。诚如鲍泰利所言,中国经济的前途“荆棘密布”。

相关资料: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是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他目前担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和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会的客座研究员。

Pieter Bottelier, “China’s Economy: On Track, But Challenges Abound,”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2 November 201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