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中美冲突并非必然
基辛格:中美冲突并非必然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外交 #美国
针对悲观者对中美关系的消极预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最近在《外交事务》杂志中撰文解析中美合作的空间。在这篇题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冲突是选择而非必然”的文章中,基辛格直言:中国实力的相对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衰退,而要想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双方都必须坦诚评估自身行为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影响。
疑虑重重的双方
“中美竞争不可避免”的悲观情绪为何始终存在?基辛格认为,虽然许多美国的战略学者相信中美军力尚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现有实力已经足以将美国屏蔽在亚太地区大门外。更令美国学者忧心的是,一旦中国在双边博弈中占据上风,美国在东南亚的盟友将像墙头草一般倒向北京。
在基辛格看来,酿成悲观情绪的另一个元凶是美国独特的意识形态。不少美国人都认为美国与不奉行多党制民主的国家存在天然的对立。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佛莱斯伯格教授就曾经断言,一旦中国采取了类似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中美间的矛盾将不复存在。
无独有偶,与“中国威胁论”相对应的是中国对美国的疑虑。据基辛格观察,虽然中国从未表明要取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但双方在南海的角力已经开始。同时,中国怀疑美国在亚太区域的一切军事部署和外交行为都旨在抑制中国崛起。
美国曾经试图将中国纳入泛太平洋合作组织,以此增加双方的默契。然而,基辛格认为美国为中国开出的入盟条件过于苛刻,以至于中国将美国的邀请视作又一个牵制中国发展的阴谋。中国不但没有加入泛太平洋合作组织,反而在加深与日韩和东盟的贸易关系。从基辛格的角度来看,中美的隔阂在相互排斥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加深了。
在疑虑远远超过信任的环境中,寻求合作还有意义吗?回顾20世纪的人类历史,基辛格感叹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经足够多了。他建言,采取对抗政策对美国而言是极不明智的。在冲突的环境中,中美都可以给对方造成巨大伤害,而且中国在历史上又擅于将强敌拖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更有甚者,如果世上最庞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全球化的时代断绝往来,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越冷战时美苏对峙。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并未引起基辛格的焦虑。他认为,如果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能源进口国不把一部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力,那才是天方夜谭。倘若美国将中国军力的每一寸进步都视作威胁,那么美国将把双边关系卷入无尽的争议中。
抛开军事问题,基辛格断定美国无法通过外交影响中国政治转型。基辛格列举了中国正在经历的一系列变革:东西之间的经济差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即将进行的领导换届。他警告说,在变革的时代,如果美国明目张胆地采用系统性影响中国内政的策略,那么中国的改革派将在爱国主义压力下显得更为尴尬。
安抚对方的恐惧
中美合作的前景如何?基辛格认为,确立合作关系的想法对中美双方的想象力都是挑战。美国从来没遇到过与其面积相当、经济发展迅速、而政体与文化又截然不同的对手。中国也没遇到过长久驻扎亚洲、价值观与自己大相径庭、同时与其他亚太国家关系密切的外部势力。中国最忧心的莫过于对本土构成威胁的外来军事部署,但中国自身的发展已经造成了邻国的不安。美国最担心的无外乎丧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但美国维护自身地位的种种举动给中国带来了焦虑。
基于此,基辛格判断:因为中美找不到共同的敌人,建立合作关系的途径只能是相互安抚对方的恐惧。
那么,中美之间的恐惧该如何消除?基辛格指出,凭借其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亚太地区的首要力量。从美国的角度讲,星罗棋布的海外军事基地和充满意识形态气息的外交策略不能带来任何安全感,而当务之急的是保持对潜在威胁的远程威慑力。基辛格因此建议中美合理规划双方竞争的界限,防止矛盾升级。
与此同时,基辛格认为中美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辞令也应有所收敛。美国经常将中国称为崛起的势力,并且强调中国务必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更为成熟和负责。类似的言辞对中国构成了巨大的侮辱,因为中国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回归巅峰的势力,而远非正在脱颖而出的新生。同时,历史悠久的中国也无法接受“不成熟”、“不够负责”的指责。中国外交中的某些说法同样不能让基辛格放心。在他看来,“民族复兴”的说法在中国国内无可非议,但在曾经臣服于中国的邻国眼中,类似的说法无异于危险讯号。
中美合作的起点在哪里?基辛格认为双方应当从两个方面感到释然:美国从未阻止当代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而中国国内的发展将消耗本国的绝大部分资源。中国的发展和美国的衰退自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都应当三思而后行。即使中美两国无法从大国竞争的窠臼中超脱,世界也需要它们付出努力。
【参考资料】
Kissinger, H. A. (2012). The future of U.S.-Chinese relations: Conflict is a choice, not a necessity. Foreign Affairs, 91(2), 44-55. </b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