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蒋介石研究:爱国者还是卖国贼?

2012-04-11 作者: 刘岩川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冷战后的蒋介石研究:爱国者还是卖国贼?

□“政见”观察员 刘岩川

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系列事件将逝世于1975年的蒋介石重新拉回大众视野。先是蒋介石的遗孀宋美龄于2003年去世,翌年美国的胡佛研究院又决定公开蒋介石日记。紧接着,研究蒋介石的学者和学术单位收到了丰厚的资金支持,促使学术界涌现出一大批有关蒋介石的中英文刊物。这股“蒋介石热”究竟收获了怎样的学术成果?海峡两岸和海外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定位是否出现了转变?

在2012年初发行的《当代亚洲研究》杂志上,谢菲尔德大学的Jeremy Taylor教授与圣劳伦斯大学的Grace Huang教授联袂评估了学术界的“蒋介石热”。两位作者认为,海峡两岸对蒋介石的评价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Taylor和Huang观察,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在台湾曾长期悬而未决。一方面,过去的国民党认为自己终有返回大陆的一天,因此没必要梳理1949年至“光复大陆”之间的历史。另一方面,国民党严格控制着有关蒋介石的史料,将学者拒于千里之外。

情况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转变。为了维护国民党在台湾日益衰微的正当性,蒋经国允许出版宣传蒋介石功绩的著作。当然,在特殊的年代,允许出版的作品无一能对蒋介石做出客观评价。在蒋去世前后,柏杨、李敖等一批反对集权统治的知识分子都曾因言获罪。

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台湾经历了一场“去蒋化”。不但蒋介石的画像与雕塑逐渐退出公众视野,其生评事迹也在教科书上较少出现。

美国对蒋介石的研究集中在国民党内战失利的历史节点上。Taylor和Huang指出,许多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学者认为蒋把原本带有进步意义的国民革命扭转成一场独裁运动,最终铸成大错。著名史学家费正清毫不客气地指出,蒋介石赋有中国传统帝王的权术才能,但他无力把中国带入现代社会。直到九十年代,美国学界关系的话题依旧是蒋介石如何“失去了大陆”,而对他1949年以后的历史置若罔闻。

大陆对蒋介石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Taylor和Huang认为,陈伯达撰写的《人民公敌蒋介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着大陆民众和官方对蒋介石的定位。书中的蒋介石是镇压工人运动、剥削农民阶级、附庸美帝国主义、代表大商人和地主的反面人物。解放初的漫画家们也用夸张的笔墨把描绘蒋介石,其“艺术形象”与抗日宣传画上的日本兵极其相似。相反,蒋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很少被提及。

Taylor与Huang注意到,大陆近年来逐渐认可了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献礼片《建国大业》中,蒋介石更是爱国心切却“误入歧途”的男二号。许多历史新发现也表明蒋曾非常崇拜共产党发动群众的能力,极度痛恨帝国主义,并且希望通过革命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中国。随着两岸关系的舒缓,更多的学者开始强调蒋介石与大陆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一致性。

蒋介石日记的开放无疑给学术界带来了新认知,却也带来了新的疑问。一方面,学者发现蒋不只一味担心苏联、依靠美国,因为蒋的日记多次体现了他对英帝国的忧虑。同时,蒋介石的日记证明他也像毛泽东一样希望以革命的形式促成中国的现代化,而且前者对迅速整顿军纪的信心与后者在大跃进时迸发出的浪漫情怀如出一辙。然而,公布的日记中不包含有关20年代清共、抗战中引爆黄河大坝和228事件的内容,因此学者还有很大的猜测空间。

日记开放的另一个后果是“蒋介石产业”的兴起。Taylor和Huang指出,台湾再版了许多有关蒋介石的过时著作,甚至有商家发行了以蒋介石为模型的玩偶。

蒋介石热还有其政治用途。据Taylor与Huang回忆,在2010年举办的一场以蒋介石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致开场词的马英九强调了蒋如何在1950年开放了花莲县的选举,从而为后来的台湾民主开了先河。马英九的致辞表明,蒋介石既以他的那颗中国心得到了大陆的同情,又被国民党领导层奉为台湾民主政治的引路人。

冉冉兴起的蒋介石研究还有诸多局限性。正如Taylor与Huang提出的,现有的研究往往试图解释蒋介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忽略了解析蒋在亚洲地区和冷战历史上的作用。再者,学者们一如既往地拿毛泽东与蒋介石做对比,但与蒋介石有高度可比性的,还有亚洲其他国家的“反共”领导人,比如韩国的李承晚和越南的吴廷琰。海峡两岸对蒋介石的定位,不仅是研究进步的结果,也是各自政治需要的体现。如果将蒋介石放在国际舞台上衡量,其历史定位是否也会面临戏剧性的变化?

参考资料:Jeremy E. Taylor and Grace C. Huang. “Deep Changes in Interpretive Currents? Chiang Kai-shek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9, 1 (2012): pp. 99–12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