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图避免在叙利亚问题上重蹈利比亚覆辙
中国试图避免在叙利亚问题上重蹈利比亚覆辙
#国际关系 #外交
□“政见”观察员 刘岩川
由于中国与俄罗斯的否决票,联合国安理会对叙利亚的制裁提议胎死腹中。国际对中国的批评不绝如缕,一时把中国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即便如此,中国的决定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北京方面的言行在其投否决票的前后完全一致。
虽然许多观察家都在分析中国投否决票的原因,但是布鲁金斯学院的客座研究员孙云认为,许多分析报告忽略了利比亚变局对中国回应叙利亚事件的影响。
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973号决议,在要求利比亚境内各派势力停火的同时,授权国际社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中国和俄罗斯既没有否决也没有支持,而是选择了弃权。这一决定无异于给欧美的军事干预亮绿灯,从而间接导致了卡扎菲势力的覆灭。孙云注意到,中国弃权的决定招致了海内外的猜疑:难道中国迫于西方的压力放弃了不干预原则?
在利比亚变革的过程中,中国的中立性也没能给北京创造外交红利。孙云指出,在卡扎菲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中国迟迟未与利比亚反对势力建立联系,反而因为与卡扎菲政府的经济来往而受到利比亚国内的诟病。同时,与卡扎菲政权大打出手的西方国家也因为缺少中国参与而心怀不满。总而言之,从卡扎菲倒台到新政权建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中立非但不感冒,反而继续认为中国在支持独裁政府。
除此之外,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下的那张弃权票也影响了北京与利比亚新政权的关系。在2011年夏天,中国敦促利比亚过渡政府保护其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但对方的回应让中国倍感冷落。孙云观察到,总部位于利比亚班加西市的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公开表明,该公司与西方国家没有瓜葛,但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交往碰到了政治问题。
截至2012年2月,中国的商务部还在与利比亚新政权协商如何保护中国的资产以及与卡扎菲政府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国媒体的报道显示,中国公司在利比亚变局中的损失超过200亿美元。
在叙利亚的问题上,中国正试图避免重蹈利比亚的覆辙。为了解释中国为何阻止安理会制裁叙利亚,孙云引用了战略学家阎学通的观点。阎学通断言,因为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国家并不感激中国在利比亚事件中的中立状态,所以即便叙利亚的反对派推翻了阿萨德政权,新政府也只会感激西方的军事支持。在阎学通眼中,中国投下否决票并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因为西方无论如何都将视中国为不尊重人权的非民主国家,而阿拉伯国家将始终和西方站在一起。同时,由于中国在叙利亚的投资规模有限,投下否决票并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不过,对中国而言,否决安理会制裁叙利亚的提议还有两点利好。首先,因为俄罗斯也否决了安理会的提议,所以中国的参与减轻了北方战略伙伴在国际社会中的尴尬。其次,中国的否决票既有益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又制止了西方国家挟民主和联合国之名对主权国家实施干预。
在阻挡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之后,孙云认为中国正在积极铺垫与叙利亚的未来。与利比亚事件中“静观其变”的态度不同,中国正与叙利亚当权者和反对势力同时联系。叙利亚反对势力的代表已经与中国就叙利亚的局势交换了意见,而中国外交部门也在为叙利亚的稳定积极奔走,争取和平解决其国内的争端。
诚如孙云所言,中国对阿拉伯之春的回应越来越成熟。鉴于利比亚的教训,中国在处理叙利亚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灵活。经过了阿拉伯之春,中国的外交技巧已经取得了新的进步。但要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中国也需要以阿拉伯世界的震荡为鉴。
【参考资料】
http://www.eastwestcenter.org/publications/syria-what-china-has-learned-its-libya-experience </b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