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梦”:国际学者眼中的孔子学院
“孔子梦”:国际学者眼中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 国际关系 教育 政经
□“政见”观察员 宿亮
孔子学院从2004年开始启动,到今天已经历了8个年头。根据国务院汉办官网的数据,截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相较同类机构发展相当迅速。外国一些学者也孔子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解读这一机构。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技术大学的 福柯·哈丁格 (Falk Hartig)对孔子学院的定性与多数学者相同,他认为孔子学院应被视为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工具,其目的是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哈丁格以德国的孔子学院为分析对象,列举这些机构的具体行为。他指出,这些机构的主要活动包括各种级别的语言学习、多种文化活动,如展览、电影展映以及各种民间对话。这些活动并不过多涉及中国政府意识形态的宣传,而是关注与文化传播,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另外,各地孔子学院也较有默契地回避关于中国的敏感问题,以避免失去中方支持。
从活动内容上看,孔子学院符合美国南加利福亚洲大学公共外交中心学者 尼古拉斯·卡尔 对文化外交的定义,即通过传播文化资源和成就来改善国际环境。
从组织形式上看,孔子学院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协会、法语联盟并不完全相似。不同于这些由国家政府全额资助的机构,孔子学院有三种组织方式:中方单一管理、与当地合作方共同管理、授权当地合作方全权代理。其中第二种方式最为普遍。
美国学者 约书亚·科兰滋克 以及诺丁汉大学的学者 赖弘毅 都曾称赞这种组织方式有效率,能取得花最小的钱、做最多的事。著名国际关系专家 约瑟夫·奈 也曾经大赞孔子学院能够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都对孔子学院唱赞歌。北海道大学斯拉维克研究所的 Ren Zhe 就撰文反对奈的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由于担心中国文化扩张,对开办孔子学院较为犹豫;另外,由于缺乏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有待提升。Ren Zhe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调研,受访学生和老师都知道学校中有孔子学院存在,但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也不记得这一机构曾经主持过任何活动。
Ren Zhe认为,孔子学院关注与传统文化,没有强调当代文化。而当代文化代表新一代中国人,这种文化比传统文化更容易让外国人接受。与之相比,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接近,但都有自己的当代文化,并在全球引起了或大或小的文化风潮。如果中国希望通过孔子学院传播文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共同点,找到关键概念,才能更容易被人接受。
事实上,除了在对文化的定义、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之外,孔子学院还面临更多严肃的质疑。有学者指出,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机构,但汉办旗下的企业与孔子学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家企业的领导又是汉办副主任,这种制度设置可能会造成问题。
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也给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邻国带来了影响。印度学者 帕拉马·辛哈·帕里特和阿米坦都·帕里特 指出,孔子学院在印度被视为中国实现更深远战略目标的工具。他们把孔子学院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宝莱坞电影以及印度语言进行类比,突出孔子学院的政治功能。
在他们眼中,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是中国政府的“民间外交官”,是中国在这一地区获得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的关键人力资源。而印度显然在这方面落后与中国,需要迎头赶上。
除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外,国外一些学者还试图在孔子学院与中国对外经济活动之间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孔子学院能够加强驻在国与中国的关系,提升亲近感,降低交流的成本。同时,孔子学院作为信息交流平台,能够开放更多市场流通的渠道,降低经济交流成本。
美国学者 唐纳德·里恩,吴昌勋,特拉维斯·塞勒米尔 在《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杂志上撰文发表他们数据化模型的研究结果,证明孔子学院总体增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48%到118%,但在发达国家中这一数字并不高,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数字是46%到130%,而对外贸易仅仅在发展中国家得到4%到27%的增长。
事实上,基于“经济账”的研究也增加了对孔子学院实际功能和可能产生的“搭便车”行为的担忧,成为外国学者热议的焦点。
在中国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孔子学院。他们普遍认为孔子学院能够传递正面的中国形象,是中国提升软实力和开放经贸的重要方式。
无论如何,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国海外形象中的最突出现象之一,对孔子学院的研究也越发成为热点。当然,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本身也对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跟踪动态的必要性。对于中国人而言,如何有效地利用国家资源和文化遗产,真正实现外交或文化传播目标是最重要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更多“开眼看世界”,对孔子学院展开深入的探讨。
【参考资料】
Kurlantzick, Joshua (2007):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Cull, Nicolas J. (2008), ‘Public Diplomacy: Taxonomies and Historie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616, no. 1, March, pp. 31-54.
Donald Lien, Chang Hoon Oh, W. Travis Selmier,Confucius institute effects on China’s trade and FDI: Isn’t it delightful when folks afar study Hanyu?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1 (2011) 147-155
Falk Hartig,Confusion about Confucius Institutes: Soft Power Push or Conspiracy? A case study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Germany, 1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in Adelaide, 5-8 July 2010.
Parama Sinha Palit&Amitendu Palit, Strategic Influence of Soft Power : Inferences for India from Chinese Engagement of Shouth and Southeast Asia,ICRIER Policy Series, No.3, Aug.2011
Ren Zhe, Confucius Institutes: China’s Soft Power?, Sigur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Policy Commentary, June 2010
LAI Hongyi,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Going for Soft Powers, EAI Background Brief No. 308, 26 October 2006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