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关系能否拉动中欧关系?
中德关系能否拉动中欧关系?
#外交 #德国 #欧洲
□“政见”观察员 宿亮
最近十年,中国和德国经贸关系迅速增长,特别是德国对中国出口超出预期。当下,中国是德国在欧盟以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并且极有可能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在欧洲人眼中,中德经济关系的迅速升温一方面代表了欧盟整体对中国外交的话语权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外交战略,一些欧洲学者也担心这种趋势会导致德国过于强调自身经济利益,而忽视欧洲整体利益。
欧洲外交委员会学者 汉斯·孔德纳尼和乔纳斯·帕雷洛-普莱斯纳 的文章《中国与德国:为什么日益升温的特殊关系关乎欧洲》就反映了这种担忧。
两位学者认为,德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行结构调整以来,形成了出口依赖型经济,眼下半数国内生产总值依赖进口。在外交政策中,德国开始以经济利益作为驱动,对华外交上尤甚。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存在经济互补性的国家,“中国需要技术,而德国需要市场”。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德国与美国、日本都在竞争进入中国市场,也因此调整对话战略。
外交政策上,德国奉行与当年对苏联的“东方政策”类似的策略,即以经济推动更深层次的对话。总理安吉拉·默克尔上台时一度对中国施压,但随后态度逐步弱化。
而在中国方面,与德国合作被看成是促进国内经济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扩大内需背景下,德国的制造业在未来与中国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另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带动下希望增加对德投资,这一点与德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不谋而合。
事实上,在欧盟宪法条约被法荷否决后,中国越来越认识到欧盟内部存在的分歧。在外交战略上,中国倾向于与成员国打交道,特别是经济危机背景下,德国成为中国眼中欧盟的决定性成员国。
中德两国在经济危机中发现,彼此的共同点越来越多。二者开始执行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并于美国在货币问题上发生冲突。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认为中国是问题的人一定会认为德国也是个问题。”矛头直指中德两国估计控制币值以获得贸易盈余。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下降,德国甚至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成为比中国更为棘手的经济难题。
虽然中德两国有较多的共同经济利益,但说双方存在战略关系尚为时过早。经济利益之外,德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还有诸如全球治理、地区安全等利益诉求,也依赖大西洋联盟解决这些问题;而中国方面也把主要力量集中在中美关系上,还没有有效途径把德国、欧盟纳入中美欧复杂的三边战略框架中。
一直以来,德国努力推动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最高代表阿什顿制定整体的对华战略。在缺乏这一战略的情况下,德国在涉及经济利益时更多采取单边行动,这种情况无论对德国还是欧盟都是危险的。
基于上述分析,孔德纳尼和帕雷洛-普莱斯纳呼吁,欧盟应努力完成整体对华战略的制定。一方面,找出联盟与德国的共同点;另一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的对外行动总署能力建设,将德国以及其他成员国外交纳入欧盟整体外交。
孔德纳尼和帕雷洛-普莱斯纳的研究涉及中欧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外交中,较多中方外交官抱怨与欧盟打交道的困扰,因为联盟和成员国、联盟不同机构之间都存在不同利益、不同立场,难以形成一致,导致中方更愿意和成员国打交道。另一方面,由于欧盟主权让渡存在,成员国在很多问题上又不能绕过欧盟,直接造成外交困境,对华问题上尤甚。从中国的角度看,债务危机造成欧盟成员国矛盾,加之德国与中国经济利益上接近,发展对德外交是推动欧洲在多项对华议题上达成一致的可能策略。
【参考文献】 Jonas Parello-Plesner,Hans Kundnani, China and Germany: Why the Emerging Special Relationship matters for Europe,ECFR policy brief,May, 2012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