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见书情(2012年7月)

2012-08-08 作者: 吴瑶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政见书情(2012年7月)

□“政见”观察员 吴瑶

2012年7月间,有哪些与中国政治相关的著作被人们关注和讨论?我们为你精选了以下书情。

应读者要求,从本月的书情开始,我们会增加对新近出版的中文图书的介绍。

【外交】


1、Modern China-Myanmar Relations: Dilemmas of Mutual Dependence
By David I. Steinberg and Hongwei Fan </br> </br> </img>

中国和缅甸自1950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又时时处于变化之中。乔治城大学国际事务学院特聘教授David I. Steinberg新近出版《Modern China-Myanmar Relations: Dilemmas of Mutual Dependence》一书,详细分析研究了62年来的中缅关系。本书提出的结论是,缅甸并不是作为中国的“附庸国”(client state)而存在,且两国关系的相互依存度已经越来越高。

作者参考了大量中方资料,记录若干重大事件和问题的协商解决过程,涉及边境划界、在缅的中国国民党军队、海外中国公民的地位、缅甸共产党等话题。作者的研究还记录了1967年的缅甸排华事件,以及随后两国关系的改善——1988年到1989年之后,两国密切双边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战略里缅甸的角色变化,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关系上,包括油气资源、水力发电、其他自然资源和不断改进的交通状况。当然,缅甸对中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些战略因素,而且从渠道上来说,中国可以依靠缅甸减少对马六甲海峡咽喉的依赖——过去,中国进口能源的80%都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此外,本书还概述了两国在军事合作、毒品控制和移民问题上的情况,也谈及美国、印度、日本和其他东盟国家对中缅关系的关切和回应——它们在面对变化的相互依存的中缅关系时,都会面临哪些困境?

2、China’s Changing Foreign Policy towards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Perspectives
By Franky C. L. Silalahi </br>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在几十年前,状况可不是这样的。印尼外交官Franky C. L. Silalahi的新书《China’s Changing Foreign Policy towards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Perspectives》中,就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例,分析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提出拒绝任何形式的干涉别国内政。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中国依然对维和行动采取过回避态度。但到后来,中国不仅参与到安理会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部署的决策制定中,也为维和行动的开支提供了资金支持,派出自己的维和部队。

作者使用了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这两种国际关系主要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立足于“自助”原则的现实主义理论并不能解释中国增强与别国合作的现象。后毛泽东时代的领导人认为,自力更生不再是有利的,这也印证了新自由主义的假设——合作符合一个国家的需求。然而,现实主义理论仍然能解释,中国的合作路径是为了增强国力,从而达到平衡其他国家发展实力的目的。现实主义者认为,这个变化是一种“为竞争而合作”的表现。

3、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作者:(美)布罗蒂加姆
译者:沈晓雷 高明秀 </br> </br>

中国在非洲到底是馈赠还是掠夺?这个问题一直被外界争论不断,国外作者也写出专著讨论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问题。2009年,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黛博拉·布罗迪加姆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由牛津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该书的中文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曾经在中国和非洲生活,长期关注亚洲和非洲。在这本书中,她回顾了建国之后中国向非洲提供帮助的历史,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比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当地的消费市场,几十年间,援助的角色和方式不断发生变化。

对于中国参与非洲发展,她抱持开放态度,她认为只关注中国威胁论会蒙蔽双眼,看不见中国的介入为非洲的发展所创造的机会。但她同时指出了中国的问题所在,就是外界并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没法了解中国在非洲到底干了什么。

4、斗而不破:北京与华府的后金融危机关系
作者:林中斌 陈奕儒 </br>

一边是金融危机的创伤,一边是经济形势的节节攀高,美国次贷危机后,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台湾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和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陈奕儒在《斗而不破:北京与华府的后金融危机关系》一书中认为,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与中国的实力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同时促使两国的合作更为全面和具体,对于分歧也采取更为积极协调的态度。

本书介绍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两国的应对与合作方式,进而拓展到对于双边关系、区域合作、全球治理等层面的探讨。作者指出,在双边关系上,两国深知合作乃双方最大利益,而区域事务,如朝鲜问题、南海问题等,中国的主导权将增加,美国影响力则将长期递减,作者还认为两国在亚太的分歧有可能增加但不会决裂。

作者之一的林中斌在自序中也提及了中美关系对于台湾的影响,他指出,台湾将不可避免地在中美之间采取避险策略,另外,他强调“美国高姿态提升东亚军事部署是两手策略之一面。另一面是长期军力消减。台湾若只看表面而兴冲冲唱和,难免不会误踩流沙,陷身困境”。

【防务】

5、The China-India Nuclear Crossroads: China, India, and the New Paradigm
By Lora Saalman

全球权力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该区域吸收了全球大部分的武器支出。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当中,军事首当其冲。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逐步增减各自的核力量,而美国、法国和英国的力量有所减弱。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增核能产品的最大市场,而印度也渴望走上同一条路。

这些趋势越来越明显地为人所看到,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多为专家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The China-India Nuclear Crossroads: China, India, and the New Paradigm》这本书就收录了他们对中印核力量的思考。作者们从政治、军事、技术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两国核关系所受到的影响。本书编辑、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核政策项目研究员司乐如(Lora Saalman)为这些文章设置了一个全面的框架结构,分析中印两国如何提升合作的空间,同时避免在安全困境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6、The Chinese Navy: 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
By Phillip C. Saunders, Christopher D. Yung,. Michael Swaine, and Andrew Nien-Dzu Yang

对美国国家安全分析人士来说,很少有问题的重要程度会比得上中国军事现代化——毫无疑问,它直接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本书侧重介绍了从军费上涨中获益最为明显的部队:中国海军。

这本书2011年曾由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再版。它的内容脱胎于美国国家战略研究所(INSS)、兰德公司、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EIP)等联合主办的学术会议。

本书强调了中国海军所取得的显著进步,专家们观察到了一个亮点:中国海军正在为一系列不同任务发展自身实力,进行训练。

具体来说,中国海军必须应对台湾海峡“事态发生”,这是最为紧迫也是最为实际的任务。此外,其他类似军事外交、非传统安全任务(如亚丁湾护航)等任务,也都要求不同的武装力量和操作观念。

2004年末,胡锦涛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作出了概括,强调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因此,中国海军着眼于他们自身能发挥有效作用之上的更宽广的角色和使命。在海军现代化利用更多资源时,中国海军不断“将自身定位为中国经济的保护者”。当然中国海军也有执行效率方面的弱点,如果要改正这些毛病,还需要有技术、人力、设备、理论发展等方面的持续投入。

【两岸】

7、剥复之间: 两岸核心问题探索
作者:张亚中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从事两岸关系研究多年,此前曾出版多本关于两岸关系的作品,他新近出版的《剥复之间:两岸核心问题探索》,以《易经》的“剥卦”和“复卦”为题,取“剥复”二字,从历史脉络、政策论述、先发、国际法、国际关系和中华文化等多个层面入手,尤其以史观探索为重,探讨了两岸的核心问题,包括认同、主权、治权、互信及和平协议等议题。

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在本书序中认为,两岸关系曾经历风雨侵蚀、基础剥落,所谓“剥”,而循序运动、衰极必盛,则为“复”。从对立统一规律来看,表明两岸关系的内部矛盾是两岸关系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马英九政府上台已四年,两岸关系取得良性进展,但两岸认同却并没有因为两岸关系改善而有所拉近。因此,张亚中直言,两岸问题的核心“一言以蔽之”,正是认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史观、论述、政策等方面同时发力,修补认同的漏洞。

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对于两岸关系的期许,比如在追求两岸和平上更为主动、积极,主动面对主权与治权争议,破两岸政治僵局。

【政府治理】

8、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s Control of Local Elites in the Post-Mao Era
By Pierre F. Landry

和其他威权政体一样,中国也在这样的一种紧张关系中挣扎:一边是为经济发展而向地方放权,一边是通过国家命令进行政治上的控制。耶鲁大学政治学副教授Pierre-François Landry在这本书中,研究了中央怎样管理地方政府,让一个分散化的威权政体得以长存。这本书于2008年推出了精装版,2012年出版平装版。

作者收集了关于市、县、村各级的书籍和资料,仔细研究了地方干部的提拔机制。中央通过提拔,鼓励这些官员给地方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不削弱中央的政治控制。作者的研究显示,中共的人事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解释了威权主义何以维持,也令人相信非集权化和威权主义可以契合。

威权主义政体常常被认为是中央集权。然而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并不是中国威权主义的形态。中共在几百个城市任命党委书记和市长,赋予他们广泛的权力,这也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发挥关键作用的层面。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首次厘清了这些地方大员能够掌控预算上和政治上的权力多寡,而晋升的激励机制使得他们往往首先考虑中央的需求。

本书聚焦于权力分配,对地方官员如何任命以及评估的话题关注稍微少一些。后一部分的难题还是有必要书写的,因为它能让读者明白为什么地方的治理行为和职业战略会有如此多的变化。

【公共政策】

9、Social Capital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Taiwan and the US
By Joonmo Son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在近几年经常被人提起,北美、欧洲和东亚等地区的研究项目也都纷纷关注:社会资本怎样在职业流动、社区构建、社会运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其重要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Joonmo Son在其撰写的这本新书中,引用一系列经验数据来说明,社会资本如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迥异的社会中运行。

作者在本书中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观点,那就是制度的限制——一方面是社会政治经济,一方面是文化,将深刻地影响社会资本的构成与使用。

作者使用比较方法关注了中国、台湾和美国的情况,揭示了获取与激活社会资本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书中还涉及了社会资本与地位获得、社会资本与制度限制等内容。本书尤其希望求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差异、西方与儒家的文化差异,是否能造就不同的个人社会网络及其使用形态。

【史论】

10、史家高华
主编:熊景明 徐晓

2011年12月26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去世,被认为是中国史学界一大损失。他写作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等书被认为超越了官方历史话语,在当代中国历史研究中具有独特地位。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史家高华》一书,收录三十多位大陆、港台、海外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以及十多位高华学生为他撰写的纪念文章。这些文字不只追忆高华,也有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环境现状的重新审视。借重温高华学术精神之际,探讨中国历史研究的前景。

该书纪念文章的作者包括了秦晖、杨奎松、袁伟时、许纪霖、张鸣、崔卫平、钱钢等多位知名学者。

11、杨奎松著作集:革命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新近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著作。《革命》四书包括了《“中间地带”的革命》、《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和《西安事变新探》。其中,前两部着眼于中国革命的内外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讨论了中共革命受到俄国革命影响的国际背景,后两部着眼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自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分合纠结、胜负较量和力量消长的动态变化。

杨奎松7月在北京出席新书活动时曾表示,为了写这部历史,他从中共诞生之前,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从共产党和苏联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入手,已经做了差不多三十年的研究,建国之前历史的研究已基本算告一段落,接下来要全力以赴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

【传媒】

12、特首选战·传媒·民意
主编:苏钥机

新一任香港特首已经上任,回顾特首选举过程,有许多问题值得再行探讨。政党、议员等各方表现固然值得关注,媒体态度和民意走向亦不可忽视。

近日,香港新闻教育基金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出版了《特首选战·传媒·民意》一书,复盘特首选举过程中媒体报道的表现,了解民意的形成和作用,也试图教育市民如何阅读和分析新闻,以及解读民意调查结果。编者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希望以特首选举新闻为例,示范如何做报纸内容分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在本书的编者序中表示,“今次选举可说是‘假戏真做’,后期气氛异常激烈,丑闻不断,传媒有过度介入之嫌,民意发挥了若干作用,成为众候选人争夺的一个主要阵地……传媒和民意的角色非常重要。各种现象纷陈,选举文化正在改变,值得留个详细的记录,及从不同角度作分析思考。”因此,他与同事从今年4月开始构思,收录更多文章,编写了这本书籍。

香港新闻教育基金主席陈淑薇则指出,读者除了可以从书中阅读研究传媒与政治的关系之外,更可以令新闻工作者检视自己在这段香港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处理相关新闻时是否持平中肯,有无忠于香港市民。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