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见书情(2012年8月)

2012-09-11 作者: 吴瑶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政见书情(2012年8月)

□“政见”观察员 吴瑶

2012年8月间,有哪些与中国政治相关的著作被人们关注和讨论?我们为你精选了以下书情。

【外交】

1、Tangled Tita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By David Shambaugh </br>

当下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莫过于中美关系,它的发展走向对世界政治格局、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未来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本书对中美关系的现状作出全面评估。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教授David Shambaugh担任编辑的这本论文集中,多位知名中美关系专家从历史、国内、双边、地区、全球和未来发展等语境下,通过研究两国合作与竞争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不少中美两国交往的详尽细节,对这段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作者认为,这段关系意味着深入的相互依赖、有限度的合作与增强的竞争相结合,它是独一无二的:现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两个大国如此紧密相连的情况,当然也没有这么强烈的不信任和潜在的对抗性。

今年10月5日,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将举行新书研讨,包括David Shambaugh和书中的作者如葛莱仪(Bonnie Glaser)在内的多位专家将到场发表演讲。

2、Sino-Japanese Relations : Rival or Partner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By Niklas Swanstrom </br>

既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有历史与现实的交缠,中日关系的起起落落总值得书写。进入21世纪以后,中日关系出现过几个改善的节点:2006年9月,安倍晋三上台,10月访问中国,被认为是“破冰之旅”,2007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实现互访的“融冰之旅”,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5月访问日本,则称为“暖春之旅”,这一系列访问使得中日两国在共同战略关系的基础之上,维持互利关系框架,双边关系得到改善。除了高层互访外,一系列持续的周边活动也预示着两国关系改善的积极趋势正在持续。

然而,期间也发生过一些阻碍着两个亚洲大国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事件,虽然总体关系得到了提升,但如何往下一个阶段发展,怎样在地区和国际层面确立安全对话制度化,对于这些问题的结构性思考尚有所欠缺。

本书希望提供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解答,除了对于中日关系等当下局势的总体介绍之外,还提出了在非机制化层面之上对于东北亚合作的建议,尤其对于六方会谈给出了分析。作者还关注了中日双方对于双边关系现状、

本书提供了当下局势的总体介绍,也给出了东北亚合作的非机制化层面之上所需要的建议,尤其是似乎已经崩溃的六方会谈。本书也关注了中日双方对于双边关系现状、多边关系结构的潜力和需求等的看法。

3、Sino-Russia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 The Reality and Implications
By Keun-Wook Paik </br>

一直以来,能源合作都是中俄外交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本书就系统介绍了中俄油气合作的现状和启示。作者首先剖析了从90年代到现在两国能源合作的变化,分析中国何以成为俄罗斯的重要石油出口国,而天然气出口却远远不及石油,本书也试图解释这样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怎样造成的。本书作者、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eun-Wook Paik认为,考虑到两国的能源储量和需求,中俄开展规模可观的油气合作不可避免,但他也指出,石油贸易的必要性和影响力更强于天然气。

本书也从俄罗斯的角度,观察了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勘探和开发的进程,估算这些地区的产油量,能为中国和东北亚地区提供多少出口,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发展为重要的油气进口国的背景,提供了与中亚诸国油气贸易额的一系列数据。

作者通过深入的评估,还对中俄油气贸易合作的前景作出预测,看它对两国、地区乃至全球将带来哪些影响。

【经济】

4、The Glass Ceiling in Chinese and Indian Boardrooms: Women Directors in Listed Firms in China and India
By Alice de Jonge </br>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给予女性高级管理者的发展空间几何?本书关注了中国和印度著名公司董事会中女性的表现、角色和地位状况。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不断强化,不少公司已经意识到应该给权力的性别平等以“最低限度”的保证,因为他们知道不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同样,一些社会组织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在欧美国家,已经有持续的调查和研究跟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也保障了企业中女性高管的地位。比如,挪威通过法律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女性比例至少达到40%,而这一规定收到了积极成效,女性比例从2003年的7%上升到了2008年的39%。

印度的公司法修正案草案曾经于2003年允许部长提出公司董事会的男女比例的要求,但到2008年正式实施时,这项条款却消失了。而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也就是说,这两个国家并没有针对女性进入董事会,提供正式的制度和规则支持,关注这个问题的书籍也寥寥无几。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商业法律与税务系高级讲师Alice de Jonge写了这本书,意在填补这个问题研究的空白,她尤其强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政策改革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

5、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尼古拉斯·拉迪著 熊祥译 </br>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中国安然度过,这些政策对中国后续发展有何影响?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在本书中解读了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政策,包括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拉动内需,以应对国际贸易波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此举行之有效,然而作者更为关注中国采取的这一政策组合在未来可能不会“再现辉煌”,经济不平衡状况亟待解决。

作者首先分析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也提供了国内外对于经济刺激计划的批评,他在这一部分提出结论称: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牺牲私企来支持国有企业。同时,书中剖析了2002年之后中国出现的经济不平衡状况,包括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等等。作者紧接着提供了解决这些不平衡的一些政策建议。他认为,恢复经济平衡目标需要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根本性改革,核心是金融体系深化改革,推动利率自由化政策。

【公共政策】

6、Health Care Reform and Globalisation: The US, China and Europ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y Peggy Watson </br>

在每个国家,医疗保障都是政治、经济等考量因素中的重要部分,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进行医疗改革,美国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改,希望建立广覆盖低成本的全新医疗系统,引来不少反对。而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医改也曾经招致争议和抗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医疗改革则放慢了市场化层面的步伐,回归基本、均等原则。

由剑桥大学哈默顿学院研究员Peggy Watson担任编辑的这本书对美国、中国和欧洲的医改进行了分析,谈及根本性医疗改革的多个层面的问题。这三个地区,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不同,来自各个国家的作者们分别从独立的框架检视了三个地区的医改。虽然每个国家的出发点有所区别,但最终都朝往全球共享的医疗网络而努力。

全书潜在的主线是人们享受医疗救护和保障的路径,作者们也探讨了各国的医疗体系如何受到道德经济(moral economy)、现有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权力的影响。你还可以从书中听到医改实践中不同角色的声音,比如病人、医疗行业人士以及政治家的经验等等。

7、Role of American NGOs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 Invited Influence
By Norton Wheeler

作为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一部分,美国NGO开始谨慎地参与到文化、教育、政策交流之中,反过来也加强了新的安全和经济联系。从那时开始,中美之间的联系开始变成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这本书从根源、活动、特殊的角色和影响等角度深度挖掘了NGO在中美关系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南密苏里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Norton Wheeler研究了在中美NGO关系中占据前沿位置的三家NGO: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一九九十学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作出介绍,他揭示了美国NGO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环境、财政政策、公民社会问题中的影响。这本书也阐明了NGO在补充正式外交和展示社会与社会关系模式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关系超越了文化帝国主义既有的争论。章节分别为对政策环境的影响、培育公民社会、影响教育交流。作者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研究,对中美双方的人物做了访谈。

8、Food, Farms and Fields in China 2030: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a Modernizing Society
By Luc Christiaensen

中国国内的学生们接受国情教育时,一定有这样的一句,“中国用世界上4%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确实,在过去几十年中,养活13亿人口,并且让农民脱贫也许是这个国家最值得书写的成绩之一,但是现在农业的新挑战和老问题同时出现在执政者面前。

比如,农村人口收入的增长和数额远远比不上城镇人口,收入问题会在无形中破坏和谐和稳定,令小农模式遭受压力。另外,愈发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土地降解问题致使现有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变得不可持续,农民们还必须承受日益突出的土地问题。而三年来农产品价格两次出现两位数膨胀的状况也不可忽视,集中的国内农产品供应可能存在隐忧,他们必须同时应付数量快速增长的农畜对农产品饲料的需求。

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比如变得多元化,这无形中给农民带来新的奇迹,他们种植产品的回报率可能更高,土地和用水集约化程度可以降低。

基于这些历史和现状,本书描述了203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化和全面发展的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支柱作用。而在将来,农业问题往何处去,应对新挑战和老问题同样重要,因为它对中国在2030年实现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目标,会产生决定性作用。

【社会】

9、The Market and Temple Fairs of Rural China: Red Fire
By Gene Cooper

对于中国人来说,“庙会”是个并不陌生的词,可是几十年来,它的内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庙会曾经被压制,或是还俗,脱离宗教色彩。政府还关闭了很多庙宇,认为他们的活动时封建迷信。情况最严重的时期出现在文革,即使那些存活下来的庙会,已经彻底被改造成没有任何宗教色彩的单纯的贸易场所,也还是受到了压制。

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之后,世俗的商品交易集市被允许开放,政府认为这些集市可以作为刺激乡镇商品流动和商业发展的手段,因此加以鼓励。

美国南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Gene Cooper在这本书中揭露了这些世俗化的“没啥庙味”的庙会是如何存在的。他认为,庙会不仅是多种类大众文化表现形式的繁殖地,也是宗教符号复苏再生的场所。庙会在中国很多地方出现,经历了转变之后他们有足够熟悉和肥沃的土壤来繁衍。

作者以政府对庙会的态度和政策转变为出发点,揭示80年代之后国家主导的经济改革如何催生这些集市的复兴, 他也全面分析了庙会的现象,从经济、大众文化、宗教和政治层面剖析其含义,证明庙会在多个领域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庙会在拓宽可被大众接受的语境和表达边界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10、Scattered Sand: The Story of China’s Rural Migrants
By Hsiao-Hung Pai

农民工群体曾经是弱势群体,但他们的数量之大让人不得不关注。据称每年有2亿来自广大农村的工人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寻找工作机会,有人甚至夸张地说这是最大规模的迁徙。这支劳动大军为中国创造了半数的GDP,但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它是没有组织的劳动力,就像“一盘散沙”——这是华裔记者白晓红给这本书起的标题。

她花了两年时间游历中国,采访了在奥运工地、黄河流域的煤矿和砖窑,以及珠三角地区工厂打工的工人。她目睹了2009年新疆的骚乱,也亲历了2008年大地震之后四川乡镇从废墟中的重建。她还与失散已久的亲戚重逢,自从她母亲的家庭在国共内战后去往台湾之后,他们就没见过面了。这本书是她旅行的结晶,这是对被遗忘在中国巨大社会和经济进步背后的那些人们最精致的记叙。

白晓红拒绝使用以往对于中国带有恐惧心理的普遍的语境来书写,比如以量讲述中国,以前中国都被描绘得过于庞大,它最近的转变过大以至于难以了解,它的人口就是一支看不见的蜂群式的劳动力。然而白晓红艰苦跋涉,去到外地人鲜少拜访的地方,到偏门窄巷与穷人们交谈,了解每个人的故事。

《Doing the Dirty Work: The Global Politics of Domestic Labor》一书的作者Bridget Anderson如此评价本书:这本书捕捉了中国上百万迁徙者的悲伤、平复和愤怒。这本有启发性的书交织了以往很少被英文读者听到的中国普通人的声音,从这些声音中,你能听到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如何造就了移民者的故事,如何促成他们的选择。

【史论】

11、Imagined Civilizations: China, the West, and Their First Encounter
By Roger Hart

当人们回顾十七世纪进入中国的“传教”的作用时,通常会赞颂它是两种文明的伟大相遇。传教士认为他们是来自西方的智者,以数学和科学服务传教。中国官员徐光启(1562-1633)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引进中国,据说徐光启认可了西方数学和科学的优越性,他自己也转为信奉基督教。有些记载赋予徐光启和其他中国人以附属的角色,认为他们是传教士的翻译、随从和皈依者。而本书从中国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故事。

与以往这方面的英文书籍不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助理教授Roger Hart写作的这本书从中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传教士与中国的故事,他使用了一手的中文资料完成这本书,尤其关注徐光启。它的研究成果与之前的相比有着惊人的不同观点。

作者分析了那个时期中文的数学论文,认为徐光启和他的合作者们是不太可能相信西方数学的优越性这样的声明的。本书解释徐光启怎样成为一个关键的资源:以往传教士们通常把徐光启定位为一个皈依者,但徐光启也会把传教士描述成从西方远道而来,为帝王服务的角色。

12、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
By Zheng Wang

经历了八十年代末的那场民主运动,为什么中国的大众情绪仍然转向了反西方的民族主义?为什么中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外交政策要更为坚定自信,反而是在冲突中面对一些小国时表现出相对的安抚调和?执政党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美国西东大学怀特海德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汪铮在本书中对这些趋势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跟踪研究了公众接受的意识形态再教育——这里面,中国往往被描述为一百多年的耻辱历史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受害者。作者关注了当下中国讲述历史和教授历史的方式和内容,也了解了年轻爱国者们的思想,而这些人将来是要在二十一世纪中领导这个崛起大国的。

作者走访了小学和纪念景点,阅读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他认为中国的崛起不能仅仅从单一的视角来看,比如说只考虑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而是应该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来看,把国家认同和本土语境纳入考虑。历史是构建国家认同的最原始的材料,是解开中国内部秘密的关键。

作者追踪了八十年代后期之后,执政党对历史教育的利用,它们用来赞美这个政党、重新建立其合法性、巩固国家认同、证明其统治的正当性。这也影响和指导了国家的政治话语和外交政策,书中还证明了它在中国崛起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3、灰色上海,1937-1945
傅葆石著 张霖译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这本书的英文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傅葆石在本书中,以王统照、李健吾和《古今》作者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以“隐退”、“反抗”、“合作”为关键词,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文本分析,记录了当时文人纠结的生存形态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复杂性。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