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本土科学家还没拿到诺贝尔奖?
为什么中国本土科学家还没拿到诺贝尔奖?
#学术发展 #新加坡 #科学研究
□“政见”观察员 缪莹
又一个诺贝尔奖的季节,中国人不再寂寞。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民间热议,官方祝贺,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不过,莫言的突破恐怕仍然无法完全解开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心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科学家,为什么中国本土的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染指过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
早在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者 曹聪 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他看来,中国的科学研究缺少基本的创新,并没有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发展。就影响因子来说,中国的科学论文比其他国家低:中国论文的SCI指数是0.94,而日本是2.99,韩国是1.24。而中国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这样高调的期刊里发表的论文基本属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并不属于诺贝尔评奖范围内。
中国缺少诺贝尔级研究的原因之一是缺少资金。从购买仪器到订购高端期刊,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基础科学研究并不能马上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从而导致外部资金短缺。2001年,中国在研发方面仅仅投入的资金仅相当于GDP的1.1%,不仅远远少于美国,更是少于日本(3.12%),韩国(2.65%)和新加坡(1.88%)等国家。2011年,这一数据也只不过攀升到了1.83%。
在有限的研发投入之内,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从1993年的6.7%一路下跌至5%左右。在2000年,全中国只有将近8万人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历史和政治现状。文革使中国失去了整整一代可能做出伟大成就的科学家,又使另一代科学家改变了研究方向。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反右运动后放弃了对数论的研究,转而投向乡村工厂建设的计划。钱学森对粮食增产的建议使大跃进有了“科学”的基础。高层对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向来有着严格的控制,基层的科学家往往不能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尽管近二十年来这种控制有所好转,但中国科学界的不少人依旧觉得研究方向是从上而下指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研究也有一定影响。著名中国历史专家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经常强调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在他看来,儒家文化注重已有技术的实际操作,而非基础理论的研究,所以中国的发明在技术上很成熟,在理论上却很浅薄。中国社会看重年龄和辈分,中国的教育系统意味着严师如父,不可反驳——在曹聪看来,这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数学家苏步青曾经推荐了他的三名学生成为中科院院士,但同时警告他们,不可以让他们自己的学生超过他们。另外,儒家思想认为,“学而优则仕”,所以本身就稀缺的科学家们往往被行政岗位的工作淹没了,并没有时间开展自己的研究。
从时间上来看,曹聪认为中国科学家还停留在起跑线上:诺贝尔奖得主往往会教出新的诺贝尔奖得主,但之前在海外跟着诺奖得主学习过的科学家们,都在一系列的运动中倒下了。现在的中国科学家还很年轻,很“嫩”,需要时间成熟。
最后,中国的研究环境也不利于产生诺贝尔奖。曹聪用“南橘北枳”这个成语形容了曾经得过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在国外的自由研究环境。由于计划经济和研究的关系,中国并不鼓励基础科学研究,因为它们并不能得到即时的回报。一个令人惋惜的例子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王育竹,他对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提出比最终赢得诺贝尔奖的人要早至少五年,却因为资金缺乏等种种原因,王比他的竞争对手们晚了一年才发表结论,与诺奖失之交臂。
在曹聪看来,尽管近年来中国正大力鼓励科学研究发展,但如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改变,中国将极难有巨大的科学成就。他认为,中国科学发展的未来应该向一句古话学习:水到渠成;应该鼓励自由的研究环境,鼓励跨学科合作,提高对失败的容忍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鼓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写道,“这最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Cao, C. “Chinese science and the ‘Nobel Prize complex’.” Minerva 42.2 (2004):151. </b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