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见书情(2012年11月)

2012-12-22 作者: 吴瑶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政见书情(2012年11月)

□“政见”观察员 吴瑶

2012年11月间,有哪些与中国政治相关的著作被人们关注和讨论?我们为你精选了以下书情。

【史论】

the-formation-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

1、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y Ishikawa Yoshihiro </br>

中国官方在讲述中共的兴起和形成时,往往有淡化和简化复杂性的倾向。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石川祯浩(Ishikawa Yoshihiro)通过参阅英文、俄文、日文和中文的公开资料,重新整理线索,加以考订,从四个阶段讲述了这段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开端;中共的创建活动;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书的日文版早在2001年由日本岩波书店出版发行,英文版新近出版。石川在《我怎样写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文中曾经指出,创建时期的共产党是一个由极少数知识分子组成的秘密组织,因此一手史料一直十分稀缺,研究者主要依靠回忆录进行研究。他写作这本书时,试图多利用确凿的一手史料。

石川从1919年写起,当时的知识分子普遍用笔名进行文字创作,实际上翻译和介绍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书中探究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日本的关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开始从日本那里获得材料,日本左翼倒台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转向美国和英国,翻译引进那里的资源。石川在广泛挖掘了论文、报纸和其他出版物之后,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网络,让读者了解先进知识分子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参考了哪些外国文献等——这是在中国国内的党史研究中没有得到重视的。

这本书还研究了早期党组织与苏俄、共产国际的关系史。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者许多早期的集会,涉及到一系列的组织,但只有其中一部分后来被纳入了中共。同时,他也研究了有中国代表参加的苏联会议,他们被要求为早期的中共发声。这本书研究的历史到1922年为止,当时中共刚成立一年。作者厘清了过往研究的模糊时期,也为研究中共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作为和表现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依据。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研究员陈永发曾就日文版写过 一篇评论 ,可作延伸阅读。

mao

2、Mao: the Real Story
By Alexander Pantsov and Steve Levine </br>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这本关于毛泽东的最新传记挖掘了大量此前从未披露的俄文资料,展现了毛泽东获得权力的众多详尽细节。

美国首都大学(Capital University)历史学教授Alexander V. Pantsov和蒙大拿大学莫林与迈克·曼斯菲尔德中心高级助理研究员Steven I. Levine在这本书中展现了毛是如何追求成功的,他们生动描述了毛的地位在中共成立初期如何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毛的私生活,两位作者也提供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事实。毛被定为成“忠诚的斯大林主义者”,值得玩味的是,斯大林死后,中苏关系破裂。

与此同时,人们必须承认: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贫穷国家迈向了现代,登上世界舞台。尽管如此,毛泽东还是对于六十年代的一系列错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跃进、三年饥荒和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由他一手造成。毛当政的晚期,中苏关系破裂,与苏联的对手美国建交,这是他留给中国外交的遗产。

两位作者还留意了天安门广场上的“毛文化”:小贩和纪念品商店兜售毛的像章、明信片、半身像和《毛主席语录》,他们认为“毛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纪念品”。哈佛大学教授马若德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说: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学者还是游客,人们都要考虑购买还是不购买的问题——购买,因为他是民族革命英雄;不买,因为他曾犯下的错误。

【外交】

Security

3、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By Andrew J. Nathan and Andrew Scobell </br>

尽管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生机勃勃,军事实力增强,但中国还是一个容易受到攻击的国家,它被若干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和潜在敌人包围着。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就需要完全认识到这些地缘政治的挑战——虽然中国对邻国的影响力已经不断提升,这些挑战仍然存在。

在这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和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施道安(Andrew Scobell)从国内、邻国、周边地区体系和亚洲以外国家等四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的安全忧虑。他们阐释了影响中国政策的若干事件,对中国崛起和平衡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提出了新的看法。

除了聚焦当下局势,两位作者还利用了大量史料,从历史的角度看过去的人和体制怎样塑造了今天的战略。他们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的看法,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对日本如此担忧,也披露了中国在“问题国家”(如朝鲜、伊朗和苏丹)的利益。海峡两岸的战略部署也在书中被提及。在这些关系的背后,作者评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软实力的优点及缺点。

最后,作者试图为美国应对中国崛起提供政策建议。中国的执政者深知这个国家的繁荣稳定和安全离不开与美国的合作,因此作者相信,如果处理得当,中美关系可以为亚洲和世界提供更多的互利成果。

BeyondtheVeto

4、Chinese Diplomacy and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Beyond the Veto
By Joel Wuthnow </br>

在21世纪,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往往扮演着一个复杂的、有时很有争议的角色。从伊朗核问题的磋商,到推动达尔富尔地区的和平进程,众多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然而,中国的立场并不固定,有时它与美国保持一致(比如利比亚问题),有时又站在与其他对家对立的一方(比如缅甸问题)。这些立场是如何形成的?它寻求保护什么利益?国际社会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在这本书中,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员Joel Wuthnow试图厘清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并且分析背后的动机和意图。这本书脱胎于他攻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

作者指出,中国一方面要保护在所谓“流氓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在世界舞台上塑造负责任的、正在崛起的大国形象。这种平衡十分复杂。作者采访了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士,结合朝鲜、伊朗、达尔富尔、缅甸、津巴布韦、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剖析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行为及安理会的决策过程。

这本书考虑的不仅仅是世界如何影响中国,还强调了中国在联合国这个关键的国际机制中如何影响全球秩序。作者总结指出,中国的立场变化受到战略和政治目的的影响。在可靠的外部选择出现,或者当中国倾向于美国及其盟友的立场时,中国的谈判能力达到最高;而在处于反对的状况下时,中国的谈判能力最弱。他还为美国提供了政策建议,认为美国政府应当灵活地运用外交战略,知道何时反对、何时妥协。他也指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立场还是基本可预测的。

ECFR66_CHINA_30

5、China 3.0 (ECFR policy report)

中国不仅是一个变化中的领导者,它也正在进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在这本论文合集中,中国问题专家们就中国发展模式的前景、政治体系和外交政策展开了大讨论,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洞见。

作者们认为,中国正处于第三次变革的前夜——这场变革与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及邓小平的市场改革一样重要。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编者把这称为“中国3.0”。

这本书可以免费下载: PDF版 MOBI版 EPUB版

【政经】

6、Chinese Village, Global Market
By Tony Saich, Biliang Hu </br>

1976年,哈佛大学教授Tony Saich第一次路过盐田,那里还是农村。他没有料到,多年后盐田已经变成中国一个制造业和出口重镇。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盐田的发展为研究中国农村的转型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案例。于是,哈佛大学教授Tony Saich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合著了这本书,对盐田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两位作者对这个地区进行了将近二十年的田野调查,揭示路径依赖、社会结构、经济资源和地方企业对塑造盐田的作用。盐田的成功有赖于新的集体经济形式的出现,也跟它距离香港很近有关。正如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Dwight H. Perkins评论的那样,盐田转型的过程中,是中央政府、地方领导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之间产生的互动催生了创新。

作者之一的Tony Saich此前曾接受《华尔街日报》 采访 ,从访谈中可以更多了解他对盐田发展的理解。

7、China’s Urban Billion: The story behind the biggest migration in human history
By Tom Miller </br>

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亿,占世界人口的八分之一。10亿城市居民将过着怎样的生活?中国城市形态将是怎样的?中国经济季刊总编Tom Miller在自己的第一本书中详细探讨了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增长了5亿。毫无疑问,其中很大部分的城市居民是来自农村的新移民,他们大多过着“二等公民”的生活,无法充分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是土生土长的城市居民的处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住在密密麻麻的高楼中,必须面对拥堵的交通、糟糕的空气和不断延伸的城市空间。中国城市化发展之迅猛令人惊讶,但也要有新的配套政策跟上,才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这本书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的一手报道和最新的研究资料,解释了为何中国没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建议。他认为,如果执政者能够处理好城市化问题,中国超过美国并巩固世界经济第一的位置指日可待。但如果决策失误,中国或将在将来二十年受困于中等收入陷阱,城市里会出现更多的贫困区。

8、Capitalizing Chin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onference Report)
Edited by Joseph P. H. Fan and Randall Morck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爆炸式发展令许多分析人士惊讶。当下的发展轨迹已经毋庸置疑地显示出:中国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有观点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最终将给政府施加压力,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开放空间。

这本书针对近来中国的经济表现提供了详尽的分析,并把中国独特的经济体系归纳为“中国特色的市场社会主义”。虽然中国经济制度的组成内容中有许多地方与“利伯维尔场经济”相似,但很多实践仍然保留了社会主义的模式——其中以战略性部署的国有企业为代表,国家得以对经济中主要的领域加以控制。作者们发现,中国的历史遗留特征也对经济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作者们还研究了中国的金融监管、企业管理规范、破产法、税收和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的问题。

【公共政策】

9、Governing Heal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By Yanzhong Huang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医疗保障问题,这给中国的转型提出了一个问题:改革驱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奇迹,为什么却没能在卫生领域取得相同的成绩?西东大学怀特海德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严忠在本书中检视了后毛时代的中国健康领域的政治和政策动力所在,并研究了公共卫生的制度性根源、卫生领域的挑战以及多年来卫生政策的演变。

作者认为,改革引发的制度动力与毛时代威权统治下的卫生政策体系发生相互作用,给中国带来了更多挑战,也影响了中国卫生体系转型的模式和成果。以公共卫生治理入手,读者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和中国崛起的复杂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一国爆发疾病,都可能波及世界上其他地区,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所以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也必须受到关注。

10、中国NGO口述史(第一辑)
王名 主编

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志于投身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中,但早期的创业者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却不一定为人所知。这群人希望以行动改变社会,有着专注的理想和情怀,如果说他们的行动开启了中国公民社会的进程,并不为过。

他们的故事需要有人记录。七年前,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开始组建口述史研究团队,对70多位NGO和公民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创业者们进行深入访谈,现在出版的《中国NGO口述史》第一辑只是几十万字的书稿中的很小一部分。其中所展示的NGO也非常有限,尚不足以窥见中国NGO发展全貌。

王名在序言中把这次口述史研究称为“中国NGO研究的‘抢救工程’”,因为这些创业者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仙逝。如今再看创业者们当时面临的艰辛,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进步正在发生,从这本书里读到的实际也是中国NGO的成长史。

【文化】

11、My First Trip to China: Scholars, Diplomats and Journalists Reflect on their First Encounters with China
Edited By Kin-ming Liu

不要被这本书的标题欺骗了,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而是30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从初访中国的视角写下的观察和记录。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到访过中国,那时中国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从他们后来发表的观点和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对于那些想了解西方对中国态度演变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提供许多直观而有趣的认识。

这本书的作者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历史学家梅兆赞(Jonathan Mirsky)、曾翻译《西游记》的英国汉学家W. J. F. Jenner,《西行漫记》作者斯诺的第二任妻子Lois Wheeler Snow、美国外交官Morton Abramowitz等等。

12、Sonic Multiplicities: Hong Kong Pop and the Global Circulation of Sound and Image
By Yiu Fai Chow and Jeroen de Kloet

香港流行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人,它对于文化研究的价值亦不可忽略。在这本书中,香港著名填词人周耀辉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介研究助理教授Jeroen de Kloet通过香港流行音乐这面镜子,剖析了音乐生产和消费中素材、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内涵。

基于丰富的实证研究和从业经验,两位作者还探究了流行文化如何在更广的世界范围内传播,因而让读者了解到这类文化的传播对于世界有怎样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当然,作者也没有忽略全球化和香港回归的背景,并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流行文化的变化。比如,书中第一章就探讨了“龙的传人”与家国关系。

【两岸】

13、第三种中国想象
吴介民 著

面对中国大陆的崛起,台湾的出路在哪里?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介民通过近二十年来对中国草根社会的深入观察,提供了具有台湾视角的中国书写。作者并不在既有框架内处理国家定位问题,也没有通过“统独辩论”要求表态,只是希望从一手资料和田野调查的成果中,呈现真实的中国。

吴介民在这本书的序中表示,期待读者们调整对中国的“态度”,在“机会”与“威胁”之上扩展视域;分辨中共与中国、政权与社会、统治菁英与庶民大众之间的差异。“当你领会庶民的黑色幽默,理解中国林林总总的正负形象,不为其炫目的外观所迷,不为其政治恶行辩解,而仍旧愿意与中国社会对话,这就是一种态度。”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