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好读书”——2012私人阅读书单(2)

2013-01-15 作者: 政见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政好读书”——2012私人阅读书单(2)

(续 “政好读书”——2012私人阅读书单(1)

research

7、《转型社会的研究立场和方法》

主编:李友梅,孙立平,沈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3月 </br> </br>

推荐人:张跃然 (“政见”团队成员,杜克大学学生)

当下中国,正走在一条世所罕见的社会转型道路上。在这前所未有的转型历程面前,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显现出无力性和局限性。层出不穷的现实“怪象”逼迫社会科学不断调整自身,打破陈规,拓宽视野,从而将人类认知的边界一点点向前推进。

这本书旨在揭示:中国的转型社会研究需要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立场与方法,需要社会科学界掀起一次大变革。书中萃集的文章,均来自于社会发展与转型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从不同方向,为“新的社会转型研究”探寻可能性:研究者积极介入干预、强化实践取向、打破价值中立……这些迥异于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原则的“异端邪说”,有望将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带入一个新的高度。

oraclebones

8、《甲骨文》

作者:何伟
出版社:八旗文化
2011年6月 </br> </br>

推荐人:苏颢云 (“政见”团队成员,密苏里新闻学院学生)

我想推荐何伟(Peter Hessler)写的甲骨文(Oracle Bones)。

《甲骨文》是何伟中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一个外国人写了本关于中国的书,这一点都不稀奇。然而何伟书写的是一个我再熟悉不过、习以为常却其实知之甚少的中国。他书写了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对于人情世故的观察与描写琐碎却不失深刻。书中线索复杂而凌乱,像极了这个变化太快,高深莫测的国家。

我不敢说他的笔锋触及了中国的内核,可是读罢怀有深深的羞愧:对于自己的祖国,我是否曾经竭尽全力地去了解、探索、剖析过?对于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们,我是否真的好奇过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与灵魂?

仅此一点,我感激何伟那么耐心地展示了他的视角,他的思考。
(本书在译言网有全本译文,爱看豆等电子书网站也有全本下载) </br>

neverforget

9、《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勿忘国耻)》

作者:汪铮(美国西东大学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br>

推荐人:赵蒙旸 (“政见”团队成员,香港中文大学新媒体系学生)

今年看的新书里,印象最深的是汪铮老师的《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勿忘国耻)》。从鸦片战争到战后重建,从北约轰炸到汶川与奥运,现代中国的每一次转折都是建构集体记忆的绝佳素材。作者通过对会议记录、新闻报道、历史教材等的内容分析证实:国家通过宣传机器的强大作用,将精心选择的政治语汇与过滤后的事实一起烹煮,从而一方面强化了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成功动员起大众的民族主义心理。当历史缠绕上政治权力,真实历史已然被塑造成第二历史。而民众对于第二历史的信奉,是中国崛起的叙事与现实下不容忽视的一个面向。

censoring

10、《审查历史》

编者:劳拉·赫茵,马克·塞尔登
社会文献出版社
2012年6月

推荐人:吴瑶 (“政见”团队成员,南方都市报记者)

本书讨论了日本、德国和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审查问题。其中,以二战和越南战争为代表,如何讲述战争成为最核心的议题。是反思民族主义,正视人性当中不光彩的一面,还是为国家利益辩护?伴随着战争史叙事而出现的诸多问题在两位编者看来“直切国家观和公民观的核心”,它将决定国家的未来走向和地区局势。

因此,这本论文集探讨的其实是政治与历史的关系——政治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历史教育的内核,塑造出国民的历史记忆和历史观,两者正是国民身份认同的基础,这对于社会的维系和发展至关重要。从这点上来说,本书与美国西东大学怀特海德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汪铮的“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勿忘国耻》)有着相似的初衷,只不过后者剖析的是中国的历史教育。两书对比阅读,理想的历史教育的轮廓将更为明晰。

history

11、《中国政治制度史》

编者:左言东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推荐人:刘岩川 (“政见”团队成员,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政治经济官员)

比《资治通鉴》更简短,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更厚重。虽然对历史细节的详实描写偶尔让读者感到乏味,虽然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频繁引用时常让读者感到疲倦,左言东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仍然抓住了一条有趣的历史线索:中国古代的诸侯列国,闭关自守、拒绝改革、并且由权贵阻碍社会进步者亡;对外开放、招贤纳士、不计谏言人出身卑微而推行变革者昌。

纵观历史,刚刚享受了改革红利的当权者,往往在新兴权贵或旧势力的胁迫下,牺牲了改革家甚至改革本身。因此,旧时代的改革者无不面临着权贵的反扑,以及随之而来的身败名裂、人头落地的危险。如今,改革之谈再起,今日中国是否已经逃脱了历史的窠臼呢?

peacekeeping

12、Does Peacekeeping Work

作者:Virginia Page Fort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7月

推荐人:周航 (“政见”团队成员,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助理)

21世纪以来,维和行动获得国际和地区组织的青睐,成为解决内战冲突、恢复和平最常使用的政策工具。然而,维和部队90年代“兵败”卢旺达和索马里的阴影仍历历在目。维和行动真的能如其名维持和平吗?倘若维和行动本身的有效性尚未得以证实,政策制定者对维和行动的再次热衷为内战国家带来的恐怕不是和平的曙光而是再次重复的历史悲剧。

这本书通过缜密的定量研究对这一疑问给出了答案。作者的研究并未仅仅停留在回答这一“是否”的问题之上,而是透过在数个内战国家详尽的田野调查,尝试揭示维和行动是如何具体影响交战双方的动机与行为,从而影响国家战后的持久和平。本书重新审视了当下的维和行动热潮,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设计也为冲突调解研究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范本。

(待续)

各位亲爱的“政见”读者: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你们读到了哪些社会科学类的好书?这里是我们提供的一份书单,汇总大家的阅读经验。

“政见”团队成员将晒出他们的年度最佳,学界业界的老师们也将给出他们心目中最佳图书的推荐语,我们同时接受读者们的投稿,请您将书目信息和推荐语发送至我们的邮箱 ,或以微博私信形式发送给 @政见CNPolitics 即可。期待您的参与! </img>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