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并不必然让国人幸福
钱并不必然让国人幸福
#世界观 #中国大陆 #价值观 #经济
(本文已刊发于2013年2月6日出刊的《 青年参考 》)
□“政见”观察员 陶郁
过去三十年间,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人看待生活的态度。
今天,许多中国人在对自身生活状态和社会发展程度进行评判时,已不再满足于仅仅追随冷冰冰和硬梆梆的经济统计数据,而更在乎自己内心的实际感受。甚至连一向严肃正统的央视新闻,也于去年中秋国庆前后主动向街头巷尾的普通人问起了“你幸福吗”。
随着这个简单的问题迅速走红全国,各式精彩回答也层出不穷,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有些使人唏嘘感叹,也有些促人长思久虑。而对于这个简单问题的回复如此五花八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国人不仅对生活水平的满意程度各不相同,甚至在界定生活是否满意的标准上也存有差异。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助理教授韩春萍博士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普通公民的生活满意程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话题。在其他国家进行的大量调研数据表明:经济条件的改善,并不必然会使人们感觉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相反,与经济发展所伴生的社会地位、文化价值、生活态度和心理气质等方面的改变,同样可能塑造人们评判生活是否满意的标准,而上述因素对于不同背景人群的影响往往也各不相同。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鲜有针对当今中国人生活满意度和满意观的系统研究。而 韩春萍 通过分析自己与不同领域多位专家合作收集的数据,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白。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韩春萍及其合作者与中国23个省份中的3267名受访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受访者年龄介于18岁到70岁之间,其中1295人拥有城市户口,1776人拥有农村户口并居住在农村,196人拥有农村户口但居住在城市。
韩春萍的分析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有32.3%的受访者对生活表示满意,有29.4%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另有38.2%的受访者则表示自己的感受介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那些拥有农村户口、教育程度较低或者生活在西部地区的人们,虽然从经济收入等客观指标上看在社会上处境并不妙,却往往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与此相反,那些拥有城市户口、接受过良好教育或者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往往对生活现状更不满意。
可见,与其他许多国家的情况一样,经济收入远非影响当今中国人生活满意程度的唯一因素。从韩春萍的分析结果来看,即便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在对不平等的体验和感知、对物质的欲望以及对人生的目标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产生完全不同的生活满意程度评价。而人们对不平等的体验和感知,既有可能直接形成于在生活中遇到的坎坷,也可能是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和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
更加有趣也更有意义的是,韩春萍发现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与流动人口判断生活满意程度的标准存在显著不同。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城市居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更容易受到收入、教育、生活经历、处境变化、物质欲望等因素以及与他人比较的结果所影响。而从总体上来看,流动人口对于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比较一致——这个群体的生活满意感主要受到个人生活目标取向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的家庭收入有关。
韩春萍的研究成果,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国社会。满意感和满意观,虽然听起来可能不如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那样直观和实际,但它们却与每名中国人都息息相关。它们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质量,更深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执政者而言,“让人民满意”具有比“让人民富有”更丰富的内涵,或许也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但是,只有让富有的人民满意起来,才可能真正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Chunping Han (2012). Satisfaction with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Reform-Era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 212, pp 919-940. </b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