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回归“温良恭俭让”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年的不间断的文化传统。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所以中华民族能够维系五千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是百姓之间的关系是良好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人们之间遵从不彼此伤害,而且互敬互让、礼貌相待的原则。如果我们提倡互相斗争,把斗争深入到每个家庭、学校、单位,中华民族早就自我灭亡了。几千年来中国人遵循的规则就是"温,良,恭,俭,让"五个字。它非常恰当地规定了人与人相处的原则。一个具有这五字修养的人,是温和的,善良的,对别人恭敬的,讲究节约的,不事夸张的,而且是谦让的,不争先恐后的。如果我们周围接触到的人都具有这五字修养,我们一定生活在一个和平,友好的环境里。不会有伤脑筋的争端,更没有对自己安全的威胁。
其实,这种讲究人和人相处的道理,在各种不同的文明中都是存在的。比如在英国,人民讲究绅士作风。所谓绅士作风和"温良恭俭让"差不多,不过更在乎外在的表现,不像我们所崇尚的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但不管是外在表现也好,内在修养也好,其结果都是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它保证了我们生活的安定、有秩序、不受伤害。
没有了这五个字,会是什么结果?看看文化革命的惨痛教训。用暴力代替了温和,用丑恶代替了善良,用蔑视代替了恭敬,用张扬代替了节俭,用斗争代替了谦让。这是全民族的浩劫,是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十年"文革"中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革"后中国倒过来向西方学习人与人相处的规则。开始学习讲"谢谢你"( thank you )"对不起"( sorry 或 pardon me ) , "请原谅"( excuse me )。文革中从来不讲"谢谢",不讲"对不起",更没人会讲"请原谅"。尽管回过头来学了西方,我们还远远没有恢复到"文革"前,或解放前的人际关系。马路上常常能看到人与人吵架,城管打人,张口骂人。更不用说,开车骂人,抢行,不排队,板着面孔训人,把"温良恭俭让"远远抛在了后面。今天我们不但要捡回温良恭俭让,更要加以发挥,我认为,最重要的发挥是把这个中国的优秀传统推广到国际关系方面。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是金玉之言。但是我们看看国际关系中从来也不用这五个字。有哪位外交官在外交场合上向对方说"对不起"?更不会在正式文件中写上"请原谅"?相反,倒是经常用马路上两个人吵架的语言,生怕向对方屈膝,丢了面子。今天我们看看南北朝鲜互相说的话,极其典型地抄袭了马路上吵架的话,不过更强硬,更难听。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的事所用的语言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样对两国的百姓有好处吗?百姓们也不知不觉地觉得强硬才有面子。从来也不想一想外交场合是不是也应该讲"温良恭俭让"?到底怎样对两国人民更有利?人类文明积累的精华难道只适用于个人关系,不能用于国际关系吗?
战争与和平的大事至今仍然是全世界百姓最为关心的事。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太深刻了。用这么大的代价获得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深记住。消灭战争要多管齐下。国家要走上民主政治之路。像朝鲜这样的国家最容易发动战争。二战后的几次战争多半发生在独裁国家之间,或与独裁政治有关。两个民主国家不可能会打仗。裁军也是一条重要的避免战争的方法。再就是外交场合下的礼仪,防止越走越偏,擦枪走火。战争最终的受害者是老百姓。可是老百姓又是被欺骗上战场的主体。他们往往上当受骗。百姓的觉醒是消灭战争的最根本的道路。希望我们的百姓能监督自己的外交官遵循"温良恭俭让"的原则处理外交事务,不让他们拿战争与和平开玩笑,像马路上吵架的人那样。
2013-4-2
中评网
- 与 FT 中文网同步首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