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关系的前世今生
中缅关系的前世今生
#中国,缅甸,国际关系,外交
□“政见”观察员 宿亮
中国和缅甸一衣带水,双边关系受到世界瞩目。不少西方分析师认为,中国对缅甸外交政策有较强影响,但从外交实践看,中缅在密切合作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日本广岛和平研究所教授N·加内桑(N. Ganesan)在《日本政治科学杂志》撰文,着眼中缅关系的“前世今生”。加内桑赞同这样的看法:从外部看,出于历史、经济和战略考虑,缅甸在双边关系中更依赖于中国。但他同时认为:缅甸民族主义和仇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取更加独立的政策。
谈及缅甸政策,不能绕开这一地区遭遇殖民的历史。
英国人19世纪开始殖民缅甸,期间与缅甸人爆发三次战争冲突,与缅甸政治精英结下仇恨。殖民时代,外来统治者的控制集中在平原地区,而对缅甸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能力不强,这导致后来的缅甸地区割据严重。1948年殖民时代结束后,缅甸没有像其他亚非国家一样与宗主国保持密切联系,而是形成了对外国人深深的不信任感。
缅甸独立后,政局在1962年、1988年发生重大军事政变和政治动荡。1990年实现民选后,军政府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后更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缅甸政治精英认为,缅甸曾被英国和日本侵略,后来在国际政治中被中国和印度夹在中间,呈“三明治”态势。同时,泰国在边境地区支持少数民族武装。在缅甸人看来,本国在外交上能够拿出的筹码不多,倾向于“自我放逐”式的孤立。
加内森认为,作为相对落后的国家,缅甸外交是“应激”型的,也就是被动对外界做出反应,而不是主动出击。这一点,从中缅关系的发展就能够窥见。
缅甸独立时,北部禅邦地区留有大量获得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的中国国民党军队,对新中国政府西南安全构成威胁。也就是说,缅甸被动进入冷战。1966年开始,中国“文革”时期向缅甸输出革命思想,也导致缅甸出现反华暴动。
1988年,缅甸军政府镇压国内抗议活动,导致与美欧国家关系恶化。此时,缅甸开始迅速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对中国而言,缅甸拥有印度洋出海口,合作能够促进中国获得港口和设施使用权,符合军事安全利益。同时,邻国的安全稳定也便于中国解决边境的不安定问题。从缅甸方面看,中国在缅甸遭国际孤立的情况下提供没有附加条件的强大支持,在国际上为缅甸发声;另外,缅甸可以利用中国的力量稳定边疆,打击毒品贩卖。
1988年之后,双方经济关系发展较快,特别是与云南的边贸发达。如今,中国是缅甸继泰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中国给予缅甸220种产品优惠关税。中方为鼓励贸易,修建大量基础设施。发展与缅甸“与生俱来的关系”。同时,中国还在缅甸勘探购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另外,一些西方国家指认,中国向缅甸出售不少武器。
这些行为强化了军政府与中国的关系。1996年,300名中国拖网捕鱼船获准进入缅甸水域作业,而同时期泰国的拖网捕鱼船则被赶出缅甸水域。
不过,加内森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缅甸的影响依旧有限。缅甸将中国视作平衡与邻国关系,也就是抵制泰国和印度的一种方式,并非在外交上“一边倒”。事实上,缅甸人对华人猜忌很重,发生过多次排华事件。特别是很多与军政府签订过停火协议又龃龉不断的少数民族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2009年,军政府打击北部果敢人,致使3万人流亡至中国云南。虽然官方辩称这一行动是打击地方武装和毒品贸易,但不少分析人士认定这是避免果敢人在大选中威胁政府。
1997年缅甸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2005年释放昂山素季。缅甸外交政策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开始与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开始发展较好的关系,不再依赖任何一方。随着西方经济制裁和大量非政府组织援助的开展,军方在缅甸的控制力不断减弱,与更多西方国家重建外交联系已成趋势。
从外部来看,由于中缅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会打破地区平衡,印度、泰国和其他东盟国家也在尝试加强与缅甸的关系,相对削弱中国在缅甸的影响。一些学者认定,推动缅甸加入东盟本身就是针对中国。
2013年3月,缅甸总统、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前秘书长吴登盛出访欧洲五国,是缅甸启动新一轮外交政策的重要风向标。对于在缅甸有重要利益的中国而言,一方面,缅甸完全倒向西方对中方不利;另一方面,从缅甸一直奉行的现实主义外交行为来看,急于发展经济、吸引投资的缅甸也不会失去中国带来的商机。
【注】
缅甸国名在英文中有两个名称,即Burma和Myanmar。官方称呼中,1989年之前,缅甸英文名称是Burma;1989年,缅甸军政府颁布《名称变更法》,更名为Myanmar。同时,缅甸当时的首都仰光英文名称从Rangoon改称Yangon。Burma是英国殖民者依据缅甸民族主体人种Burmese而起名;Myanmar则是参考缅甸语得出的音译名称。
在汉语中,“缅甸”意为“遥远的边陲”。
【参考文献】
N. Ganesan, Myanmar–China Relations: Interlocking Interests but Independent Output,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2 (1) 95–111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