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与互联网
讲师:苑明理
时间:2013 年 7 月 27 日 上午
地点:老 706 青年空间
整理:孙宇辰
简介:维基百科的最早的参与者,中文维基百科的创建者之一,维基百科软件最早的汉化者。后来一直参与维基百科。
作者博客: http://www.onecorner.org/
给大家介绍三方面内容:一,让大家看看维基百科有什么,让大家对维基百科有个感性的认识;第二,给大家讲一讲 Wiki 这种软件形式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分享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关于 Wiki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的一些想法。
维基百科简介
首先是维基百科一览。大家进入网站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我分成两个方面总结维基百科的内容。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观察者,另一种是参与者。这是源自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948 年发表的的一本讲建筑学的书《模度》。他在书中简单地提了一下这个事情,但整本书还是讲建筑的。他把生活的观察者和生活的参与者放在对立的角度上来看,认为写百科全书的人只是生活的观察者,但是还有一些人是风风火火地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这是柯布西耶 1948 年的一个观点。2012 年时的维基百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个人的观点是,仍然有生活的观察者和生活的参与者,但是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都通过维基静静的卷轴来完成了我们生活的创造过程。下面是一些示例。
比如说,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这是木星的一个卫星。这些都是维基百科的特色条目,大家如果能打开链接的话就能看见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一篇文章。每篇这样文章的背后都有相当多的贡献者付出了心血。这是爱因斯坦,这是牛顿,这是伽利略、开普勒。这个代表了科学发展的一个序列,这是苯,这是台风、雪暴、霸王龙、鲸鱼。这些都是维基百科的 特色条目。
观察者的维基百科
这一位是维基百科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贡献者,他信仰佛教。为什么说它是观察者的维基百科呢?他从来不参与社区里的争论,一有争论他就退出。但是他一直长时间地默默贡献着,他写的东西很多,很多都是博士课程里的东西,他把这些条目翻译过来,每一篇有大有小,但是他坚持了七八年,一直在做这样的事,甚至还有古文字;他还在学习印度的一些语言,比如梵语。这样的贡献者在维基里还有很多,这只是一个例子。我把他们都叫做观察者的维基百科,因为他们都不是那么多地参与。引力波与天文学也是一位美国的科学家撰写的一个条目,有几万字,很详细。
观察者的另一个体现是历史学科,它其实对应的是我们平时说的价值里面的「真」,无论是自然的真,还是人文历史的真,在维基百科里都有体现。圣女贞德在维基上有很详细的描述。
这些在维基百科上都可以找得到。
我可以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是维基百科很典型的一个代表。一个维基百科的贡献者制作了一个超长的年表——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这个年表已经做过一次改动,把原来的规模和体例变小了很多,但看起来还是很惊人,因为维基百科讲究每一个观点都要有引用和出处。当时注脚上把每一个尚书和都御史在明史里出现的那一段小的文字都引申出来。维基上有很多很惊人的东西。猛一看这个表好像无所谓,但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小的引用,引用自明史哪一段。有的是引自明史,有的是引自《明太祖实录》等其他文献。几乎每一个上面都会有这样的引用,因为维基讲究要标明出处。所以这个表在下面可能总共有三百多个注脚。原来还要多,但是因为文章太大了,他做了一次重新整理,把大年代的很多地方拆开,文章的规模就缩小了很多,我印象中原来是有一千多个注脚。你可以想象这个人在写这个条目的时候是什么状态。他要把这一千多个人物出现在《明史》正文里的地方都找到,然后把文字挑几句,因为你没有现成的资料可查。可以想象这个条目花了多少工夫。维基上有一群这样的人在做贡献。
刚才说了真的话题,现在说美的话题。石器时代的维纳斯,辽代的佛像,在辽宁。这是石器时代的壁画。这个是中世纪的镶嵌画。这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是一些特色图片,这是很萌的小松鼠,这是费雯•丽。除了那些严肃的条目之外,还有一些关于美的条目。我认为这些可以构成观察者的维基百科。写这一类条目的人很多是不严格的,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反省我们的生活。
参与者的维基百科
还有一类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是即时地参与到现实事件里,把现实事件即时地反映到维基百科里。有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 汶川大地震 这个条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很长,大家贡献了很多内容。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代表就是「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事儿发生以后很快就被整理成一个 条目。还有 2010 年的撑粤语行动,还有台湾的新店救护车阻挡事件,还有八八水灾。
这是参与者的一类情况。还有一类最典型的代表是香港的一个社群学生,他们把身边的各种小事物都写成了维基百科的条目。他们把香港的小街道小角落都写进了维基百科。这也是一种参与者的维基百科,把自身的生活都写进去了。
我觉得维基百科就是在这两类人的共同作用之下写成的。
现在全球所有维基百科——包括中文和英文——总共有 2.30 千万篇文章,1.33 千万张图片,每月有 4.69 亿独立访问者,有几万的编者,是世界第六大网站。在这个网站里大家有一个梦想就是把人类的知识都汇聚在这里,而且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存取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就是这些简短的介绍,大家可能对维基百科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现在可以讨论一下。
问答
学员:如果有一些观察者,他们写了一些条目,是不是要经过维基的审批?
苑明理:是这样的,每篇文章上来的时候并没有所谓的审批。有同行评审的过程,但是并没有审查的过程。不存在审查,但是存在同行评审。同行评审可能会给你挑错误和投票,就变成共同编辑的过程。
学员:怎样保证词条的质量?
苑明理:有赖于你写的词条的关注度。有些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可能就有很多人在写。但比如我刚才给大家说的那个相信佛教的贡献者,他写的相对冷门的条目就只能靠他自己一个人默默努力。这个群体,特别是中文的群体还少。中文维基百科非常活跃的贡献者可能才几百人,活跃的有几千人。这个规模相对于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来说还是很小的。英文有中文的十几倍,他们有上万人的规模。
学员:什么能往上写?
苑明理:有几个原则。第一,不能是自己原创的研究。第二,必须是经过正规的同行评审,发表在正规刊物上的文章内容是可以写进去的,你要给出一个引用和出处。
学员:比如说刚才香港的同学们把身边的生活写进去,他们的引用在哪里找?
苑明理:那可能有啊,比如地方志。
学员:这涉及到版权问题?
苑明理:不能随便用别人的东西,你得自己来写。
学员: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苑明理:我现在是一个工程师,在谷歌做一些算法方面的东西。我是中文维基百科的最早的参与者,做维基百科软件最早的汉化。后来一直参与维基百科的计划,一直到前几年。
wiki 的历史
接下来介绍 Wiki 的历史。如果 Wiki 溯源起来,我想从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说起。他是在美国生活的一个建筑师,但是在英国受的教育,在剑桥读的博士学位。因为有在剑桥受教育的经历,他一直很怀念剑桥。不论牛津还是剑桥都是一个小的城镇,而这个城镇本身就是大学。里面有各个小的组成部分。欧洲许多古老的大学都是这样的。他比较怀念那个自然生长出来的建筑群体。他有一个想法,城市规划领域的事情不应该仅仅由少数人决定,而应该由生活在当地社群的本地人决定。为了实现这个思想必须有方法论的支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支持方法就是设定模式。举例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大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最后发现有一些解决方法很经典,就把这些解决方法固定下来。比如说屋子都会有门,大家可以进出。这个门就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这个解决方案太经典了,以至于所有的文明都有这样的方法。可能这个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出入口,还有样式和各方面的规定。这也形成了一个解决方案,它是为了解决人进出的一种常用方案。这个概念就是设定模式的概念。我自己个人的理解是,设定模式其实是总结交流社区本地经验的一种方法,它是社区生长。这是我理解的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想法,让建筑和社区共同缓慢地生长出来。
他也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俄勒冈实验。俄勒冈的一所大学进行校园规划的时候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让同学和教师都可以参与校园规划。他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进行了这个实验,一直坚持到 80 年代。因为我不是建筑领域的工作者,所以我不可能对它的成效做更多的评述,大家可以查找更多的资料。它的核心想法是让建筑和社区的人共同缓慢地生长,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是更好地服务于本地人。
这是建筑师亚历山大提出的想法,为什么从建筑说起呢?因为 Wiki 软件的来历与设计模式是相关的。在 1987 年的时候,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跟另外一个同伴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论述在程序设计语言里使用设计模式这个想法来解决技术社群的问题。这个想法当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后来他架设了一个在线 模式资料库,因为他要让本地社群的人发现模式,通过一种标准语言把这种模式记录下来,然后再达到更好的交流推广的目的。这样,社群才能更好地生长,因为要把经验总结下来并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时候他设定了一个软件,这就是最早的 Wiki 软件,到 1994 年才逐渐成型,1995 年 3 月 25 日才正式上线。设计模式的想法是从建筑领域推广到计算机软件开发。
吉米•威尔士(Jimmy Donal “Jimbo” Wales)在 2000 年的时候就尝试做一本在线的百科全书,但不是大家撰写的,而是少数专家撰写的。那个计划运行了 1 年,只收集了 15 篇文章,没有很好的效果,没有人愿意给他写百科全书。后来有人说 Wiki 软件很好,后来他实践这个想法。他和一个雇员一起开始了维基百科的计划。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计划突然就在互联网上爆发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因为维基百科巨大的成功才让 Wiki 技术变得更广为人知。
这是国际上 Wiki 发展的脉络。其实大家也可以想象,原来是说让建筑和社区共同缓慢地生长,到了这里就变成让知识和人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里自我组织成长。其实有很多东西是共通的,有些想法一脉相承。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强调共识。其实有很多想法都是期望社群的人都广泛参与到这样一个过程,这种想法是很普遍的。
问答
学员:现在我突然想到一点。Facebook 是以人脉关系为主,微博是以兴趣为主,而维基百科更多强调以概念为主,知乎更多是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动态的个人见解。那么未来人类会不会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一些事情,这四种都是可以积累大量的用户,建立一种概念,那么路在哪里?
苑明理:我在后面会讲到。我认为维基是最成功的。知乎/Quora 也是一种知识整理的方式。但它们知识整理的方式不是以概念为核心,是面向 how 的知识,而不是面向 what 或者 why 的知识。它们可能各自有优势。就知识整理而言,知乎和维基来比,我感觉对人类更有根本性贡献的是维基。
学员: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比如 200 年后大家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可能对这方面投入的感情会减少,他们还有动力来编辑吗?
苑明理:作为一个百年的计划来看,是有很多挑战。就像你刚才说的一样,老的编者有一部分退出,因为它已经十年了,不是新鲜的一个计划。比如说如何获得持续发展的资金,这些都是前进过程中的障碍。目前来说还是有一些方法,只是这些方法在二三十年这样更长时间的规模上能否持续?在十年的规模上大家已经看见了,我们的资金是依靠大量分散的小额捐款。维基百科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是来自用户或者一些热心读者的小额捐款。
学员:到了后微博时代,人们对微博的兴趣减弱的时候它可能要借助其他的资本手段,比如和淘宝合作。那么维基百科有没有「后维基时代」?
苑明理:我不太清楚。微博的确有下降趋势,你刚才说可能是需要有一些资本的介入让它更红火,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一个工具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这个工具内在的逻辑与社会发展的状态能不能匹配。如果能匹配的话它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维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没有任何大额资本的注入,现在吉米•威尔士也不是一个百万富翁,维基百科至今也是还是非营利组织,但它是世界第六大网站。资本有很强大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作用。这里面有技术、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中文维基的发展
刚才是国际 wiki 发展情况。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中文 Wiki 的传播过程。在 2001 年的时候有一个开源组织叫索秘软件工作室,他们自己发布了一个技术文档管理工具,据我所知他们做了最早的中文 Wiki,在 2001 年末的时候发布了系统。到了 2002 年的 5 月份,有一种编程语言叫 Python , 中文叫做「大蟒蛇」。有人做了这种编程语言的社群,叫做 中蟒大杂院,当时也是很热闹的一个 Wiki 站点。到了 2002 年 10 月份,中文维基百科建立起来,这是我参与的一个过程。同年 11 月,对外经贸大学的 Wiki 站点也建立起来。在台湾,也有一个很传奇的人物叫徐子涵(Schee),他是台湾最早的博客写手,也是最早的 Wiki 实践者。他是一个摩托车手。现在,他在台湾致力于 open government 运动。台湾另一个代表人物叫薛良斌。基本上,台湾和大陆都是在 2002 年、2003 年开始探索 Wiki 和 blog 技术。大家如果了解 blog 进入中国的历程的话,也会发现其实都是同一拨人。
下面要讲的就是贸大 Wiki 最早提出了一个口号: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 Wiki 将永存于世。但不幸的是,贸大 Wiki 很快就关掉了,因为没人维护。可能当时实验室的老师搭起来后人走了。但是它的口号很有意思,因为维基百科就是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 Wiki。「民有」指的是维基百科开源,在所有权上有一些法律保证,保证这些知识不是被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公司所拥有,它是为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存取的一些知识;同时它是一个社群自治的状态;它所有的成果都能够被所有人自由地获取。我觉得维基百科和这个口号完全一致。
wiki 在 blog 空间里的传播
下面我要讲的一个主题是 Wiki 形式在 blog 空间里传播。因为 blog 有更强的传播性,Wiki 早期的大量用户是通过在 blog 空间里传播而被更多人认识。我也算是早期的 blog 关注者——2002 年开始关注 blog,2003 年开始写 blog——我搜集了一些 blog 写手提到的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我觉得至今仍然可以反复揣摩他们当时想的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我看到中文博客写手最早写 Wiki 的人叫 goghs,他是南京的一个博客写手,在 2002 年 11 月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wiki/Wakka/Blog 一点浅见」。Wakka 也是一种类似于 Wiki 的软件形式,因为当时大家都在尝试各种各样的软件。他就对比了 Wiki 和 blog 的区别。 blog 是一个展现个性式的东西,但是 Wiki 可能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他对这些谈得很深入。他的一个主要观点是 Wiki 有点严肃的感觉,有共同的目标,内容要有高度相关性,文体上有限制,不能像 blog 里随便抒发个人个性的问题。它是一个工具,比如写一本手册,写一本百科全书,它有很严格的目标。个性化对 Wiki 来说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完整性、充分性、权威性才是 Wiki 写作的目标。这样大家对于 Wiki 和 blog 的区别也能有理解。
这里有意思的是他提到「共同关注」,就是说 Wiki 是多人撰写的,有共同的关注点,但是很可能众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在实际撰写中会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对进化论在英文版关于神创论和进化论争论的时候出现问题,他们都对万物的起源感兴趣,他们有共同关注,但是观点是截然相反的。维基的一个原则就是保持中立。保持中立的意思并不是说在 A 观点和 B 观点之间选择中间的观点,也没有所谓的 C 观点,而是说我让 AB 观点都得到呈现,至于应该是哪个观点,在文本的描述里不做判断,而是让读者自己做决定。也就是让各方都能够参与到对话的过程中,整个文本是敞开的,可以持久对话。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共识建立过程。所以共识对维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也和我刚才提到的善意推定一致。Wiki 有一些社群的规则,比如共识、善意推定,这些在内在精神上都是一致的。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意见,然后相互争论,最后各方达成一个共识,把各方的内容都写入维基文本,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作「维基过程」。
另一个写手说 Wiki 上的东西都是有序的、经过整理的,但是整个互联网杂乱无章,各种链接连起来什么都有。而 Wiki 是人们在无序中寻找次序的本能。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比如说 2004 年印度洋发生海啸,在几个小时里一篇很短的文章成长成为很长的一个条目,各方的报道都加进去,大概有几千人在写。里面可能也会有些协调的问题,但是文章还是很快被写出来,大家可以回去查一查。其实,维基上历次大灾难条目撰写都是相当活跃的。wiki 讲有序和无序,你可以对比一下,当时灾难一发生,各方面的报道很多很多,处于无序没有被整理的状态,而维基可以把这些信息整理起来,建立一定的结构在里面。
维基也有分类体系。比如说我想看独立书店,可以点开 这个链接,就可以看见世界上哪些城市有哪些独立书店。它不但有书店的介绍,还有一个分类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分类下有哪些东西,这就需要有整理的过程。这点可能也不是那么奇怪,因为 Wiki 本身就是在整理知识。但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大家在用 Google 搜一个人物的时候在右侧会出现人物的介绍,Google 把这个产品叫做知识图谱,原来的搜索只是搜一些相关的链接,但最近 Wiki 的知识图谱能把相关的知识点展示出来。图谱用的数据大多来自维基百科。知识图谱和链接就是有序和无序的过程。这一点还能继续深入讨论。
清华的一个博客写手当时看到了 Eric Nash 的博客,发表了一段评论,说任何人都可以写 wiki,而且观点完全不同,理想状态是达到共识,但是人的偏见和狭隘是很难克服的一件事情。他对 Wiki 能否长期成功运作持怀疑态度,认为达到共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在 Wiki 里也能看到,因为我们说共识是一个貌似很和谐的东西,但是你会发现共识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而实际的状态是我们天天在打架,天天在争吵,天天在闹不同意见。我觉得理想不要定那么高,稍微放低对理想状态的理解,我们不追求理想状态,追求自然状态。这是我对于他的观点的评论。自然状态就是这样。
学员:你刚才讲到的这个问题,维基是怎么解决的呢?
苑明理:它提出了一个好的原则,比如共识的原则,中立的原则,大家也都承认、遵守这些原则,但实际状态是大家还是经常吵,因为理想状态是达到共识,但是要达到共识肯定要先有不同理解,有不同理解当然要吵,换句话说吵是个自然状态。
学员:知乎有观众点击,可以选择有用无用,可能每一个词条答案有很多。
苑明理:知乎把两种不同的观点分离了,但是在维基百科里没有分离。所以这时候大家为了不同的观点争夺这一个公共空间。因为知乎里面是分离的东西,所以就不会争抢。但这里说的是现实例子,即便是像知乎这样两个人有两种观点,但是这两种观点在同一个提问之下,支持和不支持的可能还是会截然两分,只是没有更多地吵而已。争吵的过程中能让各方的理解得到充分表达。从更长远的观点看,十年以后,原本争吵的东西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当时争吵的记录留下来了,这个记录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觉得维基就是知识考古的过程。各种争论、妥协、新观点的加入,然后对一个事情的整理、重构,这些过程就是现实中知识成长的过程。在维基百科里每个版本都能得到一个记录。这个博客写手说按照传统理解,词条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可以把握的东西,但 Wiki 使它流动起来,回归到知识的本来状态,在人和人之间传递。比如说大家可以到 Wiki 上看一看全球变暖,近几年争议小了——大家都认为全球变暖是趋势,但转基因、伊拉克战争、小布什等等,还是争议性特别大的条目。大家可以看一看编纂的历史,会发现各方吵来吵去。
学员:维基对每个历史修改记录都会有吗?
苑明理:对,每个历史记录的原文都被忠实地保留下来。像刚才说的伊拉克战争,据说有人把它所有的版本都打印出来,编成了一本很厚的书。
它不对每个版本归类,只对最新的版本归类。历史的版本只是作为存储的数据,作为一份原始记录保留在那里。之所以做原始记录,还有软件因素,多人编辑时如果有人捣乱,可以恢复到以前好的版本。还有版权的原因,因为大家集体贡献,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小的贡献,你不能把这些小的贡献遗忘。当这篇文章有版权问题的时候,都能查证出来。
学员:如果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样增加了数据库的荷载。
苑明理:是会增加。但是这样更有意义。
Zheng 也是早期知名的 blog 写手之一。他撰文探讨 Wiki 无穷尽的生成能力和蔑视时间变化的特性。
如何才是 Wiki 区别于其他 Web 应用的不同之处呢?应该是如下两点?1. 无穷尽的网页自动生成功能:Wiki 创建页面的方式一直让我很着迷。对其他文档处理程序来说,可以通过创建命令来创建出很多很多的文档,但是文档之间并没有彼此的联系,它们就像散沙。可是 Wiki 不同,它不用特别的创建命令,在人们需要的地方,它就能够自动生成,并且所成的页面和原来的页面存在一个由词构成的联结点。人们可以在 Wiki 上无限制的创建出新的页面,而这些页面,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不断的、没有终结的在扩展的书。这种扩展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缝隙都能成为一个无穷尽迷宫的入点。它没有距离、没有空间,但却有无穷尽的可能出现。它像不像人们所拥有的知识本身?像不像人们海阔天空的联想本身?2. 它超出时间之外,也就是它是可逆的:这实际上来源于 Wiki 的版本记录和恢复功能。和其他文档处理程序不同,Wiki 把过程也作为他重点处理的对象和最终的文本地位一样。所有的变化都被记录,能够任意恢复到变化前的某一点。从这方面来说,时间对它无效。从前台看,它一直向前,但是在后台,所有的历史、所有的数据都被保存。这是一个经典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奇妙变异体。一方面,谁也无法预知它的未来,另一方面,却可以回到过去。作为一个对比,人的状态可以被记录,但老去是不可逆的。 Wiki 却可以。那是否意味着,Wiki 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空间无穷尽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的蔑视?
流动性和蔑视时间的变化并不矛盾。蔑视时间的变化并不是否认流动性,而是把流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员:和普通网页相比,Wiki 的互动性非常好,网页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是怎么做起来的?普通网页就是一个个链接, Wiki 呢?
苑明理:也是这种链接,但是有所不同。
Wiki 的成功
-
Wiki 为什么在维基百科获得那么大的成功,除了维基百科以外其他 Wiki 站点大家都不是很知晓,为什么会这样?
-
用 Wiki 管理一些网页很成功,而用在开发文档和在公司里做知识管理为什么就不成功?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首先,Wiki 技术里有 「Wiki 第一原理」,这个技术特点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是我的想法。
刚才有人问到网页链接的情况。两个[]
的开和关之间包了一个文字,就构成了一个链接。那么大家分析一下,这有一个网页,这有一段文字指向这个网页。也就是说指称的文字跟这个网页是两个东西。每个网页都有一个 url , 其实就是网页的名字。网页的名字和其中的內容是两个东西,所以,在一般的网页中写一个链接比较麻烦,需要设定两个东西。在 Wiki 里不是这样的,而是一段文字加两个中括号就完了。换句话说构成链接的就是你要指向的对象。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技术特点。
我们做个实验。大家看这个图,脑子里都会迅速出现一个词。比如说我问同学你脑子里是什么词?(苑明理:苹果)我说的相同是严格相同,我说的是「苹果」两个字,而你们大脑里想的也是这个词。在 Wiki 上大家写一段文本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这时候在维基里就开始写这个东西,这样彼此能够很好地通达。
同一件事,那么长的一个句子,他说的事儿可能跟你说的事儿是一样的,但是在 Wiki 里面做链接的时候,那么长的句子,你想的跟他想的就很可能不一样。所以大家在 Wiki 里写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写的和他写的就很可能构不成一个有效的链接。知识像一个个颗粒,在 Wiki 软件里彼此通达的程度不一样。小颗粒的东西容易彼此通达,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共同协作凝聚汇聚的作用。
这是 Wiki 很简单的软件特性,跟知识本身结合起来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效果。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是用 Wiki 概念本身进行写作的话,它能够有很好的通透性,达到很好的汇聚作用,所以它的威力特别大。但是放到公司环境里,大家想想会出现什么问题?比如我写 7 月 28 号工作汇报,可能别人也写 7 月 28 号工作汇报,但是他写的和我写的内容完全不相干。所以在企业里和在公共领域里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Wiki 开放给全世界的人用来写公共的知识时能达到高效率。
为什么把它称作维基第一原理?除了它能够解释汇聚效果的不同之外,公共性知识才能起到汇聚的效果,不同的人对公共性知识有不同的理解,面对不同的理解需要有处理的方法,就是刚才说的中立原则,引出维基过程。这些都是从汇聚知识的原理出发,自然地引申出来。所以我把这个原理叫做维基第一原理。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学员:其实后来新浪微博也用过这种形式,两个井号中间加一个云词,这样跟这个相关的话题就都汇聚到一起了。
苑明理:对。
学员:它像一个菜市场,它不卖菜,只是提供一个菜市场让其他人来买菜。
苑明理:但是为什么一个菜市场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其他菜市场就不能?
学员:因为它是在网络上。线下实体有地域性、物理性、时间性,而在互联网上是没有的。
苑明理:而且它卖菜是成功的,卖猪肉什么的就不成功,这是为什么?
学员:这可能和早期开发的定位有关?
苑明理:但是技术是中立的。技术可以既做这件事又做那件事,但是做别的事都没有做大,只做这件事做得这么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随机性跟它的发展路径有关,但是我的个人观点是一些技术的因素。我认为技术因素有时候能很好地塑造社会过程。
我觉得 Wiki 那么成功是因为它的技术,这套系统跟人类的知识结构之间发生了共振。它们有类似的结构。维基链接的结构,技术上的特点,这种结构方式,跟人的知识结构、概念之间的关联方式,这两个是同一种结构,就有一种共振的效果,所以知识能很容易地转移到这边。
我们的知识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也把它理解成是人和人之间的共振。比如大家说数字一二三四五,它们不仅存在于我的脑子里,它也存在在你的脑子里,数字就好像一个能够振动的声音。「生命度」是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提法,他认为建筑会有生命度,所有的器物——比如杯子——都会有生命度。我认为这些东西就好像一种振动。有一种东西振动得特别有效,所以它能够长期持久地存在。比如《庄子》里很早就有籁、地籁和天籁的提法。其实整个社会、大自然的每一个元素可能都有它内在的谱系、旋律、节奏。当节奏合拍的时候就能产生出更大的效果。再回头理解维基软件,正因为它跟人类的知识合拍了,所以它才有那么大的幸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