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多面而复杂
中国年轻人:多面而复杂
#中国 年轻人 社会
《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Young Chinese in Urban China)》 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 阿历克斯·考克凯恩(Alex Cockain) 关注中国城市年轻人的现代生活和心理构建,试图描画出与西方媒体、主流学术界那种“标签化”的中国青年不同的一种形象。
如作者所言,中西方对于青年的理解存在差别。
西方世界,“青年”意味着没有经验、冲动、叛逆;在中国,青年带有希望、勇气和活力的意味。青年是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内的中国20世纪大多数政治运动的主角。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中国青年代表了理性、现代和科学。新中国成立之后,多种概念也在试图强调青年人的力量,例如“知识青年”、“红卫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舆论中第一次开始讨论青年问题,当时的青年文化被称为“意识形态危机”、“自我的一代”、“个人主义”等等。进入90年代,“抱大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文化孤儿”、“令人失望的一代”频频见诸报端。90年代末、21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关注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一代,“小皇帝”、“小太阳”、“富二代”、“啃老族”这些词汇开始流行。
这些词汇足以描述中国的年轻人一代吗?考克凯恩认为,这些说法太简单、太天真。
中国青年的形象取决于他们所处的背景。一个年轻人,可能在家里是“小皇帝”,但在学校中他们变成了思想上受到压制、仅仅关注于考试的学生。他们或许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关注西方世界的“明星产品”;但面对诸如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受到阻挠等情形时,这些年轻人又变成了挥舞着国旗的愤怒民族主义者。在现实中年轻人可能是一个样子,但在网络里,他们又换了一种妆容。
考克凯恩在书中引用了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强调社会话语和机制对人类行为模式塑造的作用。他提出,有一些主流观点对年轻人产生影响的过程是复杂的。例如,“好学生”、“好儿子”、“好女儿”这些观念的作用。
一方面,年轻人对父母的要求和时不时提出的“杞人忧天式”的担忧感到无奈、气恼;另一方面,这些要求让他们有了目的感和安全感。一方面,他们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苦苦挣扎;另一方面,他们对有明确的要求感到舒服。一方面,他们在网络上拿政府“开涮”、挑衅权威;另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对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站到维护国家的立场上。
这些都表明,中国年轻人是复杂的,不是传统观念里简单非黑即白的概念。
考克凯恩提出,在他的受访者当中,普遍存在一种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中国年轻人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面对与长辈的代际冲突、学校带来的压力以及年龄的增长。例如,一些年轻人在网络上交朋友,原因是在现实中人们“过于复杂”,总不是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而是存在利益诉求。
又如,年轻人往往故意对家长隐瞒一些信息,平衡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和自我独立的关系。通过这些年轻人的生存之道,考克凯恩认定,在中国当代社会中,青年人的“次生文化”有特定的文化逻辑。 </br>
《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一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改编成书的。从读者的角度看,作者为了满足博士论文理论框架的需要,使用大量后结构主义术语和概念,增加了阅读的困难,但其关注的话题无疑使有趣味和价值的。“青年中国”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命题,新的年轻一代值得学者分析、解读。
【参考文献】
Alex Cockain, Young Chinese in Urban China, Routledge, 1st edition (November 21, 2011) </br>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