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没有宪政,改革是扯谈

2013-08-07 作者: 张千帆 原文 #天则观点 的其它文章

我认为天则经济研究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研究的不纯粹是经济问题,同时也研究国家制度甚至宪政等问题。天则所好几个朋友都对宪政很有兴趣。我个人不懂经济,但是我参加过天则所组织的很多活动,表明它的研究领域远远超过经济领域之外。我认为天则这么做是对的,因为在中国,从来不存在纯粹的"经济问题",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这个论断可能对哪个国家都成立,但是对中国来说尤其成立。
天则和中国近 20 年改革,也就是邓小平南启动的新一轮改革是同步成长的,但是据我观察,天则发出的声音和改革的主旋律差别很大。在我看来,天则提出过很多很好的改革建议,比如说在我参与天则活动比较多的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盛洪起草过很好的《土地法》草案,但是我相信,天则的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方案都不会被采纳,因为和政府所能接受的实际政策差距太大了。在座各位可能也提出过许多对中国改革很好的建议或策略,却得不到采纳,可见改革绝对不只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信息问题,关键还是人的问题;或者说你如果真的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就必须把人——决策者——的利益和动机给考虑进去。经济学家是很理性的,我认为必须要把这个理性贯彻到底,尤其是贯彻决策者身上。否则我们呼唤改革,只能是空谈。
在这个方面,我和中国经济学家对改革尤其近 20 年改革的评价是不太一样的,我的评价是比较悲观的。当然, 20 年肯定取得过很多的成就,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代价也很高。可能我们看的是同样的半瓶子水,经济学家看到更多的是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空气,是改革的成本和代价。但不可否认,我们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刚才吴敬琏老师谈到腐败,我们几乎可以说改革必然会有腐败,不腐败是不会改革的;没好处,谁改革?近 20 年改革不就是这个逻辑嘛。吴国光教授曾经比较过前十年( 1989 年以前)的改革和近 20 年改革的不同点,最重要的就是官员对于改革的态度:前十年热情不高,近 20 年干劲巨大。你说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可以腐败嘛,改革和他们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了。我这么说不是贬损他们的人格,理性人都是这样的。如果权力可以兑现为利益,不兑现才是傻瓜。
但是这种形式的改革是否还能持续下去?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的自然资源、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民心还能否承受这种"改革"、这种"发展"?我是非常怀疑的。这样改下去,腐败成本会越来越高。最近,社会上一小部分人泛起反宪政言论,也正是因为宪政是反腐败的,但是如果说没有腐败的话,他们是不会干的;没有好处,要改革干吗?我的结论是,如果没有一个宪政的大环境,如果政治和法治环境没有一点基本的改善,我们的经济改革会继续沿着扭曲的方向发展下去,最后产生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很高兴有天则所的朋友作为同道,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经济学朋友一起关注宪政问题。总之一句话,没有宪政,改革就是扯谈。
谢谢!
提问:谢谢各位嘉宾精采的发言,我想有几个问题请问台上各位嘉宾。第一,我们体制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路线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体制改革是在缺乏明确目标,又没有权威理论体系指导的这么一场改革,所以至今我们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那水浅摸着石头可以,到黄河还能摸着石头吗?
第二我感觉中国社会是两个社会,嘉宾们关心的和更多的中国老百姓所关心的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说你们所苦苦不能得到答案的,我们改革为什么受到了这么多的阻碍。请问,更多的中国人民,老百姓现在他们所关心的是什么,据我看,我就看《人民日报》全国论坛这么一个官方的论坛,从老百姓来的更大的声音关心的是公平,现在产生的不公平,在改革中刚才也有人提到,但是我觉得没有把更多老百姓的利益考虑进去,所以你们的改革受到人民的抵制。
张千帆:既然没有别的嘉宾自告奋勇,我先抛砖引玉。你刚才讲,我们的主张包括经济学界的主张受到老百姓的抵制,这是没有证据的。刚才诸位都已经提到"思想市场"这个概念,你说受到老百姓的抵制,证据何在?光是看一个强国论坛有人抵制,显然是不够的。在中国近 30 年,我认为一个最大的突破就是思想自由市场正在形成,虽然仍然受限制,虽然仍然受到扭曲,但它正在形成,对于某些问题甚至可以说已经基本形成。我个人的判断,天则所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就是经济市场化、自由化。也可能薄熙来的"重庆模式"具有一些表面诱惑力,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真正讨论清楚,考虑不同建议的利和弊,我相信相当多的人会支持天则所的主张。同时,也不能说我们都没有站在公平或者平等角度,这么说也是不确切的。茅于轼老师曾在富平搞小额贷款试验,帮助普通老百姓创办实业,这不是促进社会公平是什么?
长话短说,老百姓的利益怎么办?由谁来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你刚才所流露出来的这种思路其实还是传统思维,让我们的领导人学者来替老百姓考虑。我们不是这样想的,老百姓的利益最终要靠老百姓自己出来维护。国家未来的方向不应该由领导人决定,而是要由我们大家通过民主程序一起决定。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刚才总结出来的这两个市场:一个健康的国家不能只有经济市场,同时还必须有思想市场和政治市场。大家经过自由讨论、理性辩论,最后确定下来未来方向,这就是思想市场在发挥作用;然后让这个结果去主导政治市场的运作,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宪政的作用就是要保证这两个市场运行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既得利益要反宪政,这是他们的本能。刚才茅老师讲到,近 30 年的一个成果是打破了市场经济这个壁垒;以前是禁区,现在可以谈了,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现在最大的禁区就是宪政,这个还没有打破。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国家的宪政事业,尤其是经济学界,尤其天则所的朋友,我知道你们也非常关心宪政。希望经过这一轮包括以后的辩论,最后能突破宪政这个禁区。
(本文是作者在 2013 7 26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成立 20 周年庆典上的发言)
[ 张千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