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天则的费边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信革命而信渐进”
大家好。 20 是个大数还是个小数,要看你怎么算。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性命搁进去,想一想 20 年前你的年龄,就会明白这个数目有多大。 20 年前张曙光先生 54 岁,正当年。盛洪先生 39 岁,风华正茂。而茅于轼先生今年已经 84 岁。
大家,包括我自己,目睹了 20 年来天则曾经拥有的辉煌。紫竹苑双周演讲,人才荟萃,场场爆满,应该是它的辉煌的最小的证明。以后,天则也有它的无奈的寂寞。退缩到自己的斗室里,以 20 、 30 人的规模来保持双周演讲的香火,既显示出你们的坚韧,也透出一丝凄凉。我既是天则活动热情参与者,又是冷静的边缘人,双重角色使我当年这样评价天则:在中国的智者当中,他们最像费边社。什么是费边精神?我以为,就是努力和政府合作,努力向政府建言,但是绝不隶属于政府,坚持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不信革命而信渐进。
天则能够在他的起步的时候像我所判断的那样,像费边社,首先得益于天则创始人茅于轼先生。茅先生的家庭出身,个人天赋,个人性格,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又有平和的心性,所以能走上这条道路。当然,费边道路能不能走通很难预料,合作取决于双方的意愿,这是需要缘份的,所以我刚才说到天则人后来的无奈。
在 20 周年这样的门槛上,想对天则说一句什么样的话呢,我希望天则能够坚持这种很难走通的费边道路。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走不通,你怎么还出这样的主意。我想反问:哪条道能走通?做政府的帮闲文人,还是打倒政府。我是不可知论者,我不知道是这条道能走通,还是那条道能走通。但是我以为,在多支政治力量、多种思想流派、多个选项所构成的当下中国社会中,费边道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认准了它就坚持走下去,哪条道能走通,不是我们说了算,也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天则在他的 20 年来的历史中,已经感动了社会,其中包括很多官员。把你的道路接着走下去,一定能感动更多的人。至于最后能有什么收获,在一个如此扑朔迷离的时空下,是一个最好不必关心的问题。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