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已有两个失去动力

2013-09-12 作者: 归宿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已有两个失去动力

(本文已发表于2013年09月11日出刊的 《青年参考》

china-economic-grow-big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致召开时间已于日前确定,这次全会广受关注,会上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当其时。一方面,中共新领导层换届已有一年,各项磨合已经完成,人事布局也以调整到位,正是“施展拳脚”的时候;另一方面,今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和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关键时刻。

关于中国改革特别是经济改革的下一步方向,国内外各界人士有诸多分析和评论。近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网站刊登了前世界银行驻中国项目部主任、该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黄育空(Huang Yukon) 的文章《中国的生产力挑战》(China’s Productivity Challenge),提出:提高生产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文章认为,尽管习近平主席已明确提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要保持在7.5%以上,但实际仍有下行到6%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近十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引擎已有两只逐渐失去了动力。

一是中国正在逐渐丧失劳动力优势。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每年可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1到2个百分点。但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接近饱和,并开始萎缩,未来扩大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越来越小。

二是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政府投资拉动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政府投资每年贡献了超过4%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但在2009年4万亿天量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下,投资带来的边界递减效应更趋明显,投资已经无法使中国经济保持原来的增长速度。事实上,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就已经比近些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了3到4个百分点。

所以,中国经济发动机的最后一只引擎: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其实就是生产力重新解放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生产力仍然有进一步解放的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有可能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继续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在7%-8%的水平。

如何让这最后一只引擎保持动力?文章提出,中国政府应努力做好两方面改革。首先是提升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效率。城镇化近几年来是热点,但中国城镇化进程效率太低,在某些地方城镇化简单演变成了“造城运动”,新兴的城市并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当经济泡沫破灭时,这些大兴土木建设起来的“新城”也都成了“鬼城”。

文章认为,推进改革户籍制度有助于提升城镇化效率。目前很多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人,由于没有户口,享受不了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最终还是会离开城市。而只有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都聚集到城市的时候,商品、资本、信息的流通才会加速,市场的作用也才能更得到体现,生产力也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同时,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也是提升城镇化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尽管城镇化推进迅速,但当前城镇化率刚刚达到52%,仍然大有可为。

其次,中国应该鼓励私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尽管过去三十多年间,私人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当前需要私人经济发挥作用的迫切性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收益率一直高于国有企业,经过2008年金融海啸冲击后,这一差距又被拉大,私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凸显。

除了收益率之外,私营企业在负债产权比率(debt-to-profit ratio)上也占有明显优势。据统计,目前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负债产权比率比2008年时低了5%,而国有企业则平均上升了33%。

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应采取一些大胆的政策,进一步释放私营经济的活力,诸如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一些之前禁止进入的领域,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商业活动等。只有私营经济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了,中国的生产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政府目前已推出了了放宽审批程序、放宽资本流动限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这将有助于生产力的提升,刺激经济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如果前面提到的结构性障碍得不到解决,中国经济很难实现稳定的快速增长。中国领导人面临的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复杂。

【参考文献】
Yukon Huang, China’s Productivity Challenge 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13/08/19/china-s-productivity-challenge/gjev </br>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