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正在填补农村教育空白
非营利组织正在填补农村教育空白
#乡村 #香港
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政府和市场未能覆盖的区域,非营利组织正努力填补着农村贫困儿童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 周慧泉 指出:这些组织正填补着重要的空白领域;同时,不同的背景与注册身份影响着这些组织的工作模式与成效。
周的研究发表在 《中国教育学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杂志上,研究以雪球抽样法调查了464家致力于在农村推广义务教育的非营利组织。其中约一半(220家)正式注册为非营利组织,其中174家注册为基金会,7家无法识别注册类型,其余注册为社会组织或民办非企业组织。作者将所有组织按照“背景”分为九类:政府、企业、高校、非高校学术机构、宗教、名人、海外、草根、其他。其中草根组织最多,占到37.5%;政府、高校与企业背景的组织紧随其后。政府与企业支持的组织中,超过95%有合法注册的身份,而草根组织中只有不到15%曾正式注册。
这些机构在中国农村开展着不同类型的项目。其中,一对一资助是较为普遍的项目类型,大约42%的组织都有类似服务;30.4%的组织曾开展乡村图书馆建设项目;28.9%的组织对农村学生直接提供资助;27.8%的组织对农村学校进行实物捐赠。
有些项目中,注册组织占据了绝对优势,例如建设新学校、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农村教师培训和资助等。这些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及与当地政府、捐款者和学校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协商。对非注册组织来说,这种程度的资源动员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某些特定项目中,非注册组织正担当主力,例如短期志愿者支教、农村学生咨询服务、实物捐赠、家访、与农村学生互通书信、农村教育研究调查等。这些项目对资金要求不高,却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对于草根组织和高校背景的组织来说,较大规模的志愿者团队令它们更有机会开展此类项目。
机构背景和身份不仅影响着它们开展的项目,也影响着它们开展工作的方式。例如,在建设图书馆和图书角项目上,注册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更倾向于提供一模一样的设施和符合教育部大纲的图书类型,捐款数额也是预先设定好的“一刀切”;此外,这些组织往往会从捐款中抽取管理费用。相反,非注册组织通常更为灵活,让捐赠者在捐款数额和书目选择上拥有更多决定权,且一般不会抽取管理费用。
机构背景也影响着其项目规模。例如,尽管只有一家政府机构开展支教活动,其规模却胜过所有草根机构项目的总和。此外,政府机构对志愿者的遴选也严格得多;志愿者会获得补贴和证书,甚至能作为将来竞争公务员岗位的资本。
当然,机构背景也决定着其影响力。例如,在九家开展课程大纲研究的组织中,仅有一家真正能对课程内容产生影响,那就是与教育部关系紧密的中国教育协会。该组织甚至能直接参与教科书制定。但作者表示,很难判断究竟该机构究竟是在向教育部提供建议,还是在执行教育部的指令。
值得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在设计、实施和评价项目时仍然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例如,“图书角”类项目在建立之后往往处于半遗弃状态,缺乏维护和补充,也缺乏相应的鼓励阅读机制,往往沦为上层官员检查时才拿出来展览的工具。短期支教项目的质量也令人忧心,大部分志愿者并未经过系统培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还有可能由于来去匆匆而对学生造成情感上的伤害。
总体来看,非营利组织在义务教育推广上仍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在某些领域,它们又扮演着填补空白的角色。作者指出,这些空白领域分为两类:其一是公共系统由于资源缺乏而未能全面覆盖,例如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和学费补贴;其二是公共系统根本不存在相应的服务,例如对学生提供精神关怀等私人性质较强的项目。
其中,一旦公共系统扩展覆盖到第一类空白领域,非营利组织就可能遭遇竞争和排挤,例如自2005年政府开展“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以来,许多非营利组织就不再继续开展此类捐助项目了。
相较而言,第二类项目中的非营利组织较少受到来自公共系统的挑战。例如,在农民工比例较高的农村,非营利组织远比政府和市场更注重留守儿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其中,草根组织提供的家访和书信交流等项目更是独一无二的。此外,作者注意到许多乡村教师正面临严重的压力与精神困扰,并指出没有一家非营利组织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这也是一个可能开拓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Zhou, H. (2012) Promot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What are the NPOs Doing?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7(4): 576-607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