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改变了国民党么?
选举改变了国民党么?
#国民党 #政党 #选举
现代民主政治的运作无不以政党政治为基础,民主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政党政治。19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在政治自由化的趋势下解除了党禁,各政党相继成立和竞争,政党政治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台湾诸多政党中,中国国民党是最具有全国性选票和社会基础的政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政史上,国民党在绝大多数时期也是执政的政党。2000年以前,它几乎就是“执政党”的同义词。国民党在“以党领政”的党政关系架构下,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中都有凌驾其他政党的绝对优势,“党国体制”则是当时党政关系的准确描述。
2000年后,国民党一夕之间沦为在野党,不再掌握中央政府的主要执政权力,形成国民党党史上首度党政分离的状况。那么,2000年后国民党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转型?2008年重新执政后,国民党组织定位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民党与政府重新建构了什么样的关系?台湾中原大学副教授陈宏铭通过“政党组织”和“政党与政府”两个面向对2000至2012年间的国民党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在现有政党组织的研究中,对政党的区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干部型政党”与“群众型政党”分类中,研究者认为国民党偏向于“群众型政党”,甚至属于强调民主集中原则的列宁式“革命民主政党”。而在“大众官僚性型政党”与“选举—专业型政党”的分类中,在组织上更像是官僚系统而非选举专家的国民党更接近于前者。
2000年失去政权之后,国民党进行了对党组织的改造,目标是将党改造为“选举机器”,并且做出了如下的尝试:成立“国民党改造委员会”、精简裁撤中央地方党部、改变民选公职提名办法、将三四千人的党工裁撤至不足四百人等。对于国民党尝试向“选举机器”的转型,研究者认为国民党内部人士“有意”向选举机器的形态发展,历任党内领导也明确表示将国民党改造成“选举机器”,甚至提出“把党建在投票箱上”的口号,并且做出大量工作。
不过,国民党仍维持着相当规模的官僚行政组织,“大众官僚型政党”的属性依旧浓厚。此外,国民党中央制度化层级组织多年来并未实质改变,资源募集和分配仍由中央党部负责,政党的资源仍掌握在中央党部。
而在党政关系的建构层面,国民党失去政权后依旧利用立法院中的力量与民进党政府抗衡,民选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在党内的角色明显提升,党对立委的控制依旧体现出了大众官僚型政党的性格。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曾有一年时间不兼任党主席,使国民党党内最高权力机构中常会无法与总统府和行政院有效沟通。这样一来,国民党虽然占据执政优势和立院多数,但在重大法案和人事案中屡屡受挫。2009年7月26日,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利用“党政五人小组”、“中山会报”、“党政协调会议”“府院党三秘会议”等跨党政平台重新建立起党政关系,强化了总统对政党的控制(观察员注:2013年国民党全代会上,将总统兼任党主席写入党章)。
由此,陈宏铭得出结论:虽然国民党转型中,“选举机器”是一项核心的任务,在多数时期为国民党内部的主流意见,但未形成具体的内涵并加以实践,故2012年止,国民党仍未完成实质转型。国民党仍旧充满群众型政党及大众官僚型政党特色,并非选举专业型政党。在台湾“总统优势的半总统制”宪政制度下,政党很难仅仅是一部选举机器。
参考文献
- 陈宏铭(2013).“选举机器”政党转型路线与党政关系的建构:中国国民党的经验(2000—2012). 台湾政治学刊,17 (2).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