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对比:私企如何促进居民权利

2014-02-19 作者: 武卓韵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中印对比:私企如何促进居民权利

Credit: © Survival
Credit: © Survival
</img>

富士康在中国遭遇“N连跳”事件,跨国资源巨头韦丹塔(Vedanta Resources)在印度某矿山开发时陷入纠纷。通过分析这两个案例,宾州州立大学白柯(Larry Baker)教授指出:全球化和私有化的浪潮为促进人们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私有企业在不同国家扮演的角色和促进当地居民权利的方式上也有显著的区别。

在印度,韦丹塔公司在某地开发矿山过程中,与当地的部落居民产生冲突。居民们认为,即将被开发的矿山属于圣山,与部落的精神传统息息相关。此外,他们也担心开发会污染当地的自然环境。

白柯认为,印度解决此类纠纷的模式有如下特点:第一,国家在纠纷解决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而这种核心作用最直接的体现是纠纷最终通过法院的判决来解决——在这起纠纷中,法院的判决直接决定该公司是否可以获得采矿许可。

第二,各类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印度国内的法律,但是他们的非强制性决议、声明等都影响了印度政府的态度和法院的最终判决——例如,挪威政府、英国政府和大赦国际都曾针对此事发布过声明和决议,认为韦丹塔侵犯了当地居民的人权。

第三,在这种模式下,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是建立在其政治权利基础之上的,例如获得公正审判、司法救济以及申诉等权利,这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路径类似。

而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

作者以富士康为例,着重分析了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的处理模式。白柯认为,与印度的案例相反,富士康事件有如下特征:首先,政府——尤其是法院并未直接参与到事件的处理过程当中。在连续的跳楼事件中,没有任何一起进入到司法程序;其次,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事件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第三,市场在推动富士康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进一步解释说,在连环跳楼事件发生之初,富士康试图仅以自己履行了中国的法律义务为理由,否认需要为这些事件负责。但是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富士康在媒体中被形容为“血汗工厂”。这不仅影响到了富士康自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中,这种公众印象直接影响到了它最重要的客户——苹果公司。作者认为,苹果出于履行自身企业社会责任和对自身公众形象的考虑,在事件后续的处理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迫使富士康采取进一步措施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其中包括给工人们加薪20%。

由于私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来自所在地法律的约束,而且在全球化浪潮下也需要履行更多的来自外部的义务,因此,它们在改善当地居民权利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和印度的案例中都有体现。同时,韦丹塔和富士康的比较揭示了在全球化浪潮中,私有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所扮演角色并不相同,改善居民经济社会权利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他在文中并未进一步解释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印两国在改善公民经济社会权利的过程中有上述差异,也并未说明两种模式是否存在优劣之别。

政见团队将于近期采访白柯教授,欢迎各位针对白柯教授的观点提出问题,我们期待这些问题在采访中能够得到进一步解答。

参考文献

  • Backer, L. C., (2013). Privatization, the Rol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ights: A Comparison of Rights-Based and Administrative Approaches in India and China.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45 (4). Retrieved from http://ssrn.com/abstract=2195251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