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或彼 | 用经济学解释族群冲突:以印度为例

2014-04-11 作者: 陈硕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非此或彼 | 用经济学解释族群冲突:以印度为例

陈硕专栏·非此或彼
oaYG5fcaM-tBwqHi9UUlttXP9HzRgw1cW44tViyHPMk

Source:http://shariaunveiled.wordpress.com/

</img>

宗教冲突是现实世界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学者不断地从多种途径试图更加深入地理解该现象。经济学也相应的给出了自己的解释。NBER最新工作论文《Implications of an Economic Theory of Conflict: Hindu-Muslim Violence in India》体现了经济学者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作者Anirban Mitra及Debraj Ray分别是奥斯陆大学及纽约大学的经济系教授。本文以印度独立后的宗教冲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宗教冲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试图研究族群经济境况改善对族群冲突的影响。在一般理论中,从经济角度解释宗教冲突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方面,不同宗教群体间会由于资源争夺、就业排挤等而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群体间整体经济状态的差异变化也有可能加剧仇恨的炽焰。

该文选择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印度是全球范围内宗教冲突频发的典型国家之一。印度的宗教冲突主要发生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教徒之间,两者的矛盾不仅历时弥长,而且常常诉诸暴力,后果颇为惨重。且不论印度分裂时期,即使是在20世纪后半页,这两种宗教间的冲突仍是少有间断,累计造成了超过7000人的死亡。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和平的曙光仍旧十分渺茫。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建立了一个关于宗教冲突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主要关注经济变量与冲突后果之间的关联。模型包括两个宗教群体: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双方都既有可能成为施暴者,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作为施暴者,他们在考虑是否要把一般性的冲突上升为宗教间的冲突,而这取决于他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以及与之相关的仇恨与怨愤;作为受害者,他们要采取防卫措施,兼有人力与物力的投入。通过模型的求解,作者发现,在控制住群体间不平等的变化以后,初始状态下相对贫穷的群体在得到收入提升以后,所面对的冲突会增加、所发起的冲突会减少;反之亦然。

然后利用数据,作者开始实证检验了上述假设。实证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首先,Ashutosh、Varshney 和Steve Wilkinson的研究提供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数据,包括死亡人数、伤亡人数与冲突次数。这些信息来自于印度时报,起自1950年、讫于1995年,并由作者延伸到了2000年。其次,National Sample Surveys (NSS)提供了印度全国范围内的家庭调查数据。作者通过统计技术发现印度教徒人均支出每增长1%,伤亡数将会有3%-7%的下降;而穆斯林人均支出每增加1%,却将导致3%-5%的伤亡上升。

在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作者较好地阐述了宗教冲突的经济学解释。具体到印度的情况,对收入相对较高的印度教徒而言,其人均支出的增加将减少宗教冲突,而对收入较低的穆斯林而言,其人均支出的增加反而会增加宗教冲突。这一发现理性地诊断了印度独立后的宗教冲突,为更好地理解族群冲突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