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是巨型跨国企业:究竟谁在收购世界?
中国还是巨型跨国企业:究竟谁在收购世界?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否威胁国际秩序的稳定?这个问题常常引发激辩。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诺兰(Peter Nolan)教授在2012年的专著中,通过对巨型企业和重要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明确指出:“中国并未收购世界,并且鲜有迹象显示中国会在不远的将来收购世界。”
在诺兰看来,“西方”与“东方”、“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界限曾经泾渭分明;然而日益深化的全球化进程,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状况。汽车和饮料产业主要国际厂商的统计数据说明,根植于西方的巨型跨国企业,才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收购者。
具体来说,这些巨型企业利用许多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通过建立跨国组织或者高强度的兼并和收购行动,迅速实现了国际扩张。在此过程中,此类企业往往将总部保留于高收入国家,同时依据国际市场的结构变化,对资产进行了大规模重组。通过重组,巨型企业得以充分利用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便利以及自身在技术、资本、人力资源和市场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强化核心业务并剥离外围业务,对资产进行优化升级。
诺兰发现,上述产业整合进程不仅遍及主要发达国家,而且使发展中国家深受影响。通过这一进程,巨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集中掌控了财富、技术和商业权力,而它们实现增长的方式,则主要是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去进行商业扩张。这种商业扩张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指标,但最后的实际获益者却是巨型企业。
诺兰指出,庞大的人口规模、环境压力与治理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但巨型跨国企业却不必为这些隐性支出买单;相反,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的开放政策,最大限度地从中国的原材料、劳动力和消费品市场上获取利润,并不断扩大其影响这个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的能力。
巨型企业或许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但它们在中国获得成功的主要结果,却是强化了自身在技术、金融和市场等方面的强势地位。相反,由于一些国家对于中国企业存在误解和敌意,即便是那些从规模上看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中资企业,其核心业务对象和利润来源依然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
诺兰还发现,巨型企业不仅直接从中国市场上获取利润,它们还逐渐将影响力和控制力渗透到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处。许多被贴上中国标签并被作为“中国威胁”证据的新兴公司,实际上却与高收入国家的巨型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银行业与航空业为例,即便是一些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命脉的关键产业,也不乏巨型跨国企业的深入参与。
因此,在诺兰看来,中国虽然正在崛起,但由于在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受制于西方,中国企业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相反,巨型企业目前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而它们也常常利用这种优势,努力维系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紧密掌控。
同时,诺兰敏锐地观察到,较之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及这些国家中的大型基金公司,中国的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规模其实并不算庞大,但这些领域却常常成为一些人宣称中国具有经济野心的“证据”;而中国企业如果想在高收入国家中扩展组织或者业务,则不得不面对诸多制度屏障。
可见,如果深入探究数据背后的结构和机制,我们便不难发现:当今中国的经济规模虽然不断发展扩大,但中国远未具备收购世界的能力,也并未采取收购世界的行动。尽管一些观察家指责中国正在采用对外投资和企业并购等方式逐渐控制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但中国企业对于西方经济的影响,实际却远远称不上“威胁”。
参考文献
- Nolan, P. (2012). Is China Buying the World? Cambridge: Polit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