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争录|市场化改革让谁成为赢家?(3)
学术论争录|市场化改革让谁成为赢家?(3)
西方社会学界对中国市场改革和社会转型的争论:1989–2003
#学术论争录 #市场转型
(续 第二部分 )
三、基本假设站不住脚?
这场争论的高潮出现在1996年。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美国社会学杂志》在1996年专门辟出一期,供各方学者讨论经济转型国家的政治精英命运和社会结构变迁。在这波论证高潮中,学者们的争论焦点已经彻底超越了“实证证据能否支持理论”的问题,转而聚焦市场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
利用这一机会, 倪志伟 对质疑者们做了两点反击。
首先,倪志伟提出,市场转型理论并非不可证伪:中国各地区间市场化程度不同,因此可以用跨地区比较的方式验证市场转型理论。如果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政治精英的相对收入回报越低,那么则验证了市场转型理论,反之则证伪。
其次,他指出,市场转型理论关注的并非政治精英收入回报的绝对值变化,而是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在市场化进程中,政治精英的权力和经济收益在绝对数值上完全有可能上升,但只要其他阶层的权力和经济收益上升得更多,那么政治精英的经济地位相对于其他群体就是在下降的,这种情况与市场转型理论的刻画相符。他认为,之前的质疑者(如戴慕珍)错误地将关注重点完全放在政治精英身上,忽视了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比较,其实是犯了“国家中心主义”的错误。根据这样的方法和思路,倪志伟用1989-1990年在中国农村收集的一批数据证明,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农村地区,干部的相对经济地位越低。
但是,根据同样的方法和思路, 谢宇 和 韩怡梅(Emily Hannum) 分析1988年一次全国抽样调查中城市部分的数据,最终得到的结论与倪志伟分析农村地区数据的结论完全相反:在城镇地区,政府、国有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的收入优势不受市场化程度影响,而受教育程度的经济回报甚至与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负相关——也即,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有真才实干的人反而越不容易获得高回报。
他们进而指出,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城市地区当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劳动力供应市场。二人并没有纠缠于“这一研究发现是否能驳倒市场转型理论”,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市场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完全可能是靠不住的——市场转型理论背后的假设是,各国的经济转轨,无论其具体制度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如何,都是沿着从绝对的计划经济向全面的自由市场这一条预设好的既定道路前进的。但谢、韩指出,经济转型过程不是从A到B的单一线性过程,没有明确的路径,而是有许多可能的方向,各国经济转型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商品市场发达而劳动力市场缺失,有可能就是中国经济转轨的最终方向,而非中间形态。
谢宇和韩怡梅的观点获得了 白威廉(William Parish) 和 麦宜生(Ethan Michelson) 的支持。这两人将Rona-Tas的“权力兑现理论”发扬光大,更进一步地直接指出: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个政治过程,它不是由什么“看不见的手”自然而然推动的,而是各种政治精英形成的利益集团在特定的政治体制中不断政治斗争、讨价还价所决定的。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一个有利于政治精英阶层的市场结构,在这类市场结构中,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必然有利于政治精英(比如各类寻租机会使得官员可以将政治权力兑现为经济资本)。这样一来,旧体制下的政治精英不仅可以适应市场的出现,还可以在市场发展中扩大自身的特权。
同样通过跨地区比较的方法,在分析1988年那批全国抽样调查中农村部分的数据后,两位得出的结论与倪志伟截然相反:在农村,无论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如何,干部家庭的收入均显著高于其他家庭,其中的差距也不随着市场化程度增加而减小。更有甚者,干部家庭的成员更容易从事当地薪水最高的职业。两位总结道,经济转型的市场结构取决于该国的政治构造,而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市场结果明显有利于掌握政治权力的群体。
争论进行到这一地步,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市场转型理论的两大基本假设:“各国经济转型是沿着一条道路、通往一个确定的终点(市场经济)吗?”——“是的”;“无论具体的制度环境如何,市场本身在用同样的方式影响社会结构吗?”——“是的”。在学者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中,这两大假设都开始显得站不住脚。
正因为此, Ivan Szelenyi、Eric Kostello、魏昂德(Andrew Walder)、David Stark 等学者开始明确主张,针对经济转型国家的讨论,不应该再围绕任何所谓的“普适性理论”展开,而应该着眼于转型在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内进行。市场在发育过程中,会和包括国家和社会关系、政府政策、社会制度、经济增长速率、国际环境在内的各种环境因素互动,这种互动决定了最终发育出什么样的市场结构、市场游戏中的赢家和输家是谁。脱离具体的制度分析泛泛而论市场的作用,无异于白费唾沫。
“制度分析”视角的言外之意是:再继续讨论市场转型理论是对是错,只能把人带到沟里去,这理论所想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假问题。
(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 )
参考文献
- Nee, V. (1996).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 908–949.
- Nee, V., & Matthews, R. (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1 , 401–435.
- Parish, W. L., & Michelson, E. (1996). Politics and markets: Dual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 1042–1059.
- Szelenyi, I., & Kostello, E. (1996).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1), 1082–1096.
- Stark, D. (1996). 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 993–1027.
- Walder, A. G. (1996). 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Toward testable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 1060–1073.
- Xie, Y., & Hannum, E. (1996). Regional varia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 950–992.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