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述:民族团结的助推器?

2014-06-20 作者: 刘岩川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自我表述:民族团结的助推器?

minzu.

当汉族大众随着影视与文学作品畅想本民族的辉煌历史之时,可曾想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其它民族,也有自己的故事、成就和英雄?香港科技大学的西藏问题专家 沙伯力(Barry Sautman) 近期撰文表示,提升少数民族的自我表述对于减少民族隔膜有直观的作用。

Sautmen笔下的“自我表述”不同于民族自决。它指的是通过少数民族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反抗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强化少数民族的尊严,以缩小经济上的不平等。自我表述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加拿大的民族节以及当地华裔和墨西哥裔居民的博物馆。

当然,政府的政策也影响着自我表述的尺度。在美国,黑人博物馆的访客可以对奴隶制和屠杀畅所欲言。法国则正相反:所有的博物馆都是法兰西民族表达自我的平台,移民进行自我表述的空间极其有限。在中国,Sautman坚持自我表述不能和中国的统一发生冲突,而国际人权理论中也并未给少数民族自决提供足够的法理支撑,除非该群体受到严酷迫害、被军事占领或者被殖民。

自我表述是构建自我认同的一种途径,也往往是针对外界歧视的回应。例如,穆斯林游戏开发者发明以伊斯兰英雄为主角的游戏,回应西方游戏将中东人与恐怖分子划等号的设计。当下的中国以汉族文化为主流,而少数民族文化在日常的话语中只占据次要地位。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相对落后,更加深了汉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如一位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所言,“经济落后”与“懒惰”已经成了少数民族的标签,而少有汉族敞开心扉去了解少数民族对此的感受。提起少数民族文化,依然有不少人会认为是“传统的”和“原始的”,而汉族好像已经卸下包袱追求科学与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1950年代的中国领导人曾明确向“文化沙文主义”说不。Sautman引用的史料表明,毛泽东就曾批判“大汉民族主义“,并举例说明了其表现形式:歪曲少数民族形象,不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有优越感或者在经济上轻视少数民族等。但是,因为随后的中国越来越以阶级划分群众,加之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针对文化沙文主义的论述销声匿迹了。

今天的中国对于民族歧视抱着怎样的态度呢?2008年,马里兰大学对16个国家对民族平等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民众几乎是最拥护民族平等的。绝大多数中国受访者支持政府消灭以民族为分野的歧视,强调各民族受平等对待的重要性,反对雇主针对少数民族的用人歧视,而且相信消灭职场歧视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中国政府也参与了反对民族歧视的若干国际法。这些迹象表明,不但中国的民众普遍拒绝民族歧视,其法律体系亦对歧视持否定态度。

Sautman发现,新疆和西藏的教育、学术和艺术领域已经出现了自发的自我表述行动,并因为不带有分裂倾向而得以持续进行。遗憾的是,由于集会权利的不完善,少数民族群体中尚未出现专注歧视和不平等的组织。Sautman认为集会权的失落与官方认为少数民族权益已经在人大中充分体现有关。比如,鄂伦春族在鄂伦春自治旗的人口比例只有1%,但占据了当地人大25%的位置。但是,这25%的席位不占多数,也就不能保证他们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同时,由于人大每年开会的时间很少、不能充分表达民意的代表也从未遭到解职,Sautman对自治地区人大的作用疑虑重重。

在人大之外,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协会:在国家层面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等,在地方有数量繁多的少数民族联谊会,在民间有“玉树州金巴慈善救助会”等草根组织。在浙江还出现了以促进商业利益为主旨的少数民族企业家协会。部分组织已经不完全受官方掌控并且有调节纠纷的功能。结合国外的经验,作者想象:未来的中国也许会出现一种代表所有少数民族利益的组织,它站在社会经济权益而非“公民社会-国家对立”的角度,致力于文化保育、民族平等和权益维护。

Sautman对自我表述问题的兴趣,来源于他对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现状的观察。理论上,“少数”与“多数”之间的利益分配一旦失衡,将在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方面引起连锁反应。中国的快速发展本身就孕育了巨大的不平等,而许多海外学者认为“多数”对“少数”的歧视导致了民族间的收入不公。虽然部分民族聚居于经济落后的西部农村是其看起来与汉族存在收入差距的原因,但是Sautman相信歧视行为是存在的,而且对民族间的收入差距以及民族隔阂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自我表述来伸张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理论上可以减轻其受汉族同化之忧,还可以让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存在受到民族大家庭的认可,从而实现民族间的和平共处。自我表述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却能提升少数民族的自尊、加强“多数”对“少数”的认识。它对于中国民族的团结,或有可观的裨益。

参考文献

  • Barry, S.(2014). Self-representation and ethnic minority rights in China. Asian Ethnicity, 15 (2), 174-196.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