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优分配原理》发表30周年纪念文稿选摘
今年是茅于轼教授的著作《择优分配原理》发表 30 周年,天则所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召开了“茅于轼教授《择优分配原理》发表 30 周年暨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有全国各地百余位著名学者和企业家参加,现将这次会议的论文和发言集成一集天则《内部文稿》出版,以飨读者。
茅于轼教授是著名经济学家,《择优分配原理》是一本中国版的微观经济学。虽然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前人早已建立,在发达国家也已经普及,但是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前 30 年的中国,由于思想控制和与世隔绝,独尊马列和没有学术自由,知道微观经济学的人不多,懂得它的人更少。茅教授是学工程的,搞经济学也是半路出家,然而,在一没有经济学训练,二没有文献参考借鉴的情况下,凭着工科的数理基础,悟出了微观经济学的道理,并将其写成《择优分配原理》,的确是难能可贵。该书也影响了改革开放初期学习经济学的一代青年学者,对在我国普及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纪念该书发表 30 周年,回顾和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茅于轼教授也是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实践家, 90 年代,他创办了山西小额贷款机构,从资助植树开始了他的扶贫金融活动,开创了我国小额贷款金融活动之先河。本世纪初,他又与汤敏一起创办了富平家政学校,通过培训农村妇女到城市家庭从事家务劳动和家政管理,不仅解决了一些农村家庭的贫困问题和城市家庭的实际困难,而且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茅先生的一系列社会评论文章,切中时弊,通俗易懂,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个别提法不大妥当,引起了一些批评意见,这也非常正常。然而却招来一些人在网络上的谩骂和攻击。这正好暴露了这些人的无知和无理。难道不能文明一点、理智一点吗?尽管网络自由,可以批评,可以反对,也需要批评,但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有逻辑。谩骂只能说明自己的粗俗和野蛮、胆怯和无能。
本文稿的出版既是对茅先生的一个认可和肯定,也是对后来者的一个鞭策和激励。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工作。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